分享

【短篇小说】山东烟台 / 吴艳芬 《​​​敬 畏》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吴艳芬,1947,1,30出生于烟台市,栖雫县,丰粟村。中专卫生学校毕业后,边工作边成人自学,山东中医学院毕业,分别在栖雫县医院,烟台通华医院工作,职称中医师,2003年退休。现住烟台市。

敬   畏

吴艳芬

1979年夏天,连续的阴雨,到处湿漉漉的。天气异常闷热、潮湿,溽热的空气,让人感觉身上都发霉了。可阴沉的天空仍乌云密布,似一口灰黑色的大铁锅、沉闷地扣下来,使人烦躁、压抑、喘不过气来。某日中午,乌云越积越厚,天空突然暗了下来:风不刮了,蝉不鸣了,树梢不动了,天昏地暗、白昼如同黑夜。咔嚓!一声巨雷震耳如聋,一道闪电似吐着火舌的巨龙、无情地撕裂灰色的天幕,银河倾泻、暴雨如注。天地之间似万马奔腾,满世界都是喧嚣的雨声,恣肆狂放、强暴而恐怖!这就是传说中的红点雨吗?人们心摇神荡、惶恐不安。 王桂兰收拾着碗筷,雷电交加,暴雨如注。看着屋檐下的雨水由水帘子变成水柱子,她突然想起放暑假在家的小儿子,叫了两声不应,知道孩子饭后到外边玩耍了,她丢下手中活计,冲出家门寻找。街上已水流滚滚,她刚喊两声,巨响的炸雷夹携着电光并射掩盖了一切,大雨倾盆,只见南山上道道水柱冲天而起,天崩地裂、山洪暴发,呼啸的洪水以雷霆之势、狂泻而下,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铺天盖地的洪水掀倒淹没。浊浪排山倒海、天翻地覆、房倒屋塌,建在旧河套上的10多户人家,眨眼被夷为平地!人们惊恐地尖叫,还能喘气的拼命往高处奔逃。

天气预报广播今天有暴雨。城关镇新调来的书记有点感冒,在家休息。镇长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工作认真、事无巨细,上午还召开过一个防汛会议,强调重点排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任落实到人。午后,闪电雷鸣、大雨滂沱,听着街上哗哗的流水声,他在办公室待不住了。此县是山城,城周大大小小的水库很多,尤其主格庄水库、地高势险、畜水量大,一旦出事,那将直接威胁县城几十万人的生命,工作只停留在布置上,他放心不下,唯恐哪里出现纰漏。他吩咐镇里秘书,听好电话(那时,只有单位有部电话)有事直接向书记汇报。他则与通信员小刘冲进雨幕,奔主格庄水库而去。

风狂雨骤、雷雨交加,世间万物皆被吞噬在茫茫雨幕里。尽管他们都穿着雨衣,雨水仍浇得人睁不开眼睛。道路已没了原模样,到处是混浊的急流,到处是深坑浅湾。通讯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青年,他们互相牵拉、互相扶持、一跐一滑、艰难攀上水库大坝,在雨幕的灰蒙中,看清大坝完好,镇干部老于正带领4个民兵在大坝上巡逻,镇长稍稍松了一口气。可随即映入眼帘的水库水位又钳住了他的心。昨天下午他还来过,仅仅几个小时的强降雨,来水量已近汛限水位。关键是,风在嘶吼、霹雳在炸响、雨柱如鞭、地面上的水泡随生随灭、大雨在肆虐、没有一点减轻的意思,形势极为严峻,险情让他心急如焚!事不宜迟,他果断吩咐小刘跑着回镇,请书记马上与县防洪办联系,要县防洪办,立即派技术人员来大坝指导防汛措施。

书记是去年年底才从县组织部调来的老干部,尽管镇长在城镇已干了5、6年,但让一位少自己10多岁的下属指挥,心中不免有点不爽,但实践才有话语权,主格庄水库是出了名的悬挂水珠,人命管天,这点水平他还是有的。可当小刘再说:镇长说,最好与城镇几个近的大队联系,组织民兵、收集袋子、以备抢险之用时,他还是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满,甩话道:“小题大做!”

水位涨得太快了!”镇长的眼睛瞪得又大又圆,好像不相信它的功能似的。大伙见镇长严峻、焦灼的表情,再看看雨势,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不由自主地凑向他的身边。“看来水量”镇长眉头紧锁道“大雨在上游,水火无情,老于你带领两个民兵,跑步到下游主格庄、郝家庄、邢家庄、王家庄,与村干部联系,让他们马上组织民兵,将住在低洼处的老弱病残者,转移至安全处,以防不测!同时,让各村尽量组织民兵、收集袋子、来大堤以备抢险,”三人领命而去。剩下两人,分南北两端,继续关注水情和大堤的安全情况,不能有丝毫马虎。

一会,县城传来:“各单位请注意、各单位请注意,负责防汛的负责人马上到县防洪办开会!”的高音喇叭声。县防洪办的技术人员很快来到现场,面对如此的大雨和一片汪洋,大家无不被眼前的水情所震慑。雷声隆隆、电光闪闪,时而在头顶炸响,时而又隆隆滚至天边,灰黑色的天空似被戳了个大窟窿,大雨倾盆,形势万分危急!镇长建议,最好以县委名义,向县制袋厂调拨一批编制袋,以防大水漫堤时急需,县办马上落实。现在迫在眉睫的是如何泻洪。水库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所建,工程设计简陋,简单的泄洪装置,早已淤积、堵塞,失去功能。面对几十年未遇的特大暴雨,人们无不心弦紧绷、忧心如焚!库水仍在暴涨,水库之大、水库地势之高、蓄水量之多,无不揪痛每个人的神经!大堤一旦溃塌,那将是势不可挡的灭顶之灾,县城瞬间将成泽园,后果不堪设想!刻不容缓,水利技术人员与县、镇两级一线领导、紧急分析、磋商可行措施及随之出现的险情与补救办法。很快决定,在大堤的南边贴山处开一条渠道,因它的下边是硬底(山石),开渠的同时,在开渠北边的堤坡上,用编制袋装泥沙土石垒一道防护墙,最大限度地减小泄洪时对大地的损坏……合理的分析、谨慎的决策感动了老天,雨势小了,但水位暴涨不减,离满溢大堤只有咫尺之距,看来大雨在上游,形势严峻,大堤岌岌可危!不敢怠慢,争分夺秒、几项措施同时进行。人如蚁行、干群合力、个个挥汗如雨。“哎呀不好!”巡逻人员发出尖叫:“这里裂痕冒泡了!”在大堤中央,由于猛涨库水的撞击,薄弱的堤顶开始松动、冒泡,坍塌即在顷刻之间!现场领导马上指挥人们背运土石,首先将冒泡处压严堵死!人们在泥泞中穿行,上千人的大堤,只听见铲土声和泥泞打滑的脚步声,几乎无人讲话。堤顶增宽增高、泥沙墙自下而上垒成、渠道自外向内挖掘,男女老小、顶风冒雨、奋力鏖战!一声命令震天响:“坡下的同志,马上攀上大堤或爬上南山坡,要快、要马上!”

当最后一锨泥土掘开时,决堤的库水,似脱缰的野马、夹泥携沙、夺路而逃、奔腾咆哮、一泻千里、横冲直闯、浊浪滔天,似万马奔腾、似蛟龙翻滚!巨大的落差音,似虎啸龙吟,山鸣谷应、震耳欲聋、动人心魄、扣人心弦!大堤暂时保住,智慧的汗水初见成效,彻底根治隐患,同时被提上议事日程!

有人来报,水库上游的张家庄山洪暴发,建在村南旧河套上的10多户人家,全被洪水卷走,死亡人数不详。险情就是命令,镇长简单地向留下的同志交待了一下工作,便向县防洪办的同志辞行,与几位公社干部一起,向张家庄疾进。他一身湿透,一只鞋被烂泥拔掉、被洪水冲走,石扎木划、赤脚已伤痕累累,即将面对村民,他想到了自己的形象,想把另一只鞋也扔掉,可雨浇水浸,伤脚已使其行走减慢,生死攸关、何来尊严?他索性就这样,挽着湿漉漉的裤腿,穿一只鞋、赤一只脚,一瘸一拐、狼狈不堪、踩着泥泞、艰难前行。一片奔涌的水流挡住了去路,水头不知从哪儿钻出,无情地涌进庄稼地,道路已被冲毁、庄稼淹得一塌糊涂,到处洪水泥浆、到处湾满沟平。好在城关的山山水水,他没有没到过的地方。他们绕山过岗、爬山越岭、很快来到了张家庄。

村庄到处哭天嚎地,年近50的村支书满脸惊骇,眉头紧锁地解释:没完没了的连阴雨下了10多天,使绵延起伏的山岭地带、地下含水量已达饱和,群山环绕,山势在村南的山凹里形成一个小小的盆地,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来袭,四周高地的地下水向盆地涌来,山崩地裂、山洪暴发、建在旧河套上的10多户人家,瞬间没了踪影。远望南山,低垂的云雾将山峰隐去,云峰下,湍急的山洪似走错地方的瀑布,穿山夺谷、奔腾咆哮,混浊的洪流撞在凸起的山石上,浪花四溅,地动山摇,叫人敬畏。

雨停了,村里一片狼藉,到处是积水、淤泥,到处可见坍塌的土墙老屋,到处漂浮着家具衣被,到处是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房梁大树及淹死的禽畜猫狗,失踪人员还未落实。人命关天,镇长、村支书急切商定:马上组织人员,一面落实失踪人员名单,一面顺流而下,全方位寻找。

面对眼前的惨景,稍有空隙,支书便感觉胸口在隐隐作疼,70年代,上级号召农业学大寨,战天斗地、创建大寨田。当时,老支书在秋末带领全村百姓围河造田时,他还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小队长,尽管决策不是他制定的,可他是积极参与者。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肩挑人抬、车推人拉,将河道改在南山跟下,经严寒、披风雪,轰轰烈烈奋斗一个冬闲,造出50多亩大寨田。转年,又压土、又施肥,但自古就是河套的新田,水土保持非常不易,年年收成极差,逢上旱年,常常颗粒不收,既费工夫、又赔种子。他干支书后,物尽其用,将这不毛之地批成宅基地,先后盖起了10多栋新房,没想到,大雨来袭,转瞬便将其吞没,屋里人,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洪水来得太快,人们大多始料不及、猝不及防,考虑不是被倒塌的房屋砸死、就是被洪水冲走,总之,凶多吉少!它们多是一些成家不久的青壮年,同父辈省吃俭用,奋斗半辈子盖栋新房,却无缘无故遭此不测,唉——河流走势,原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只能疏导、不能违背,违背了就会遭到报应,就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报应自己。群众是无辜的,责任在领导,决策者的愚昧、无知是多么可怕啊!他觉得,无颜面对哭爹喊娘的乡亲,无颜面对那无故消失的生命!

学校放暑假了,王桂兰的丈夫仍留校辅导毕业班。他从县委的高音喇叭里知道张家庄山洪暴发,心中不由得咚咚直跳。他向学校请了假,推出自行车、急忙往家奔,无奈,积水淤泥拦住了去路,他只好弃车步行。浊流滚滚、庄稼尽淹,出城向东,道路多数已被冲毁,泥泞打滑、坑坑洼洼,一路上,经常是“咕咚”一声踏进深坑,洪水泛滥,他分不清哪是深坑、哪是水洼。鞋拔掉了,腿磕破了,他全然不顾,牵挂使他跌跌撞撞奔回家。离村老远,就听到凄惨的哭嚎声,进村一看,他傻眼了:他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建在旧河套上的10多栋房屋踪影全无,包括他的四间大瓦房,现在连片瓦砾都不见了。在消失的房屋遗址上,一条波涛汹涌、轮廓清晰、从容自然的大河呈现眼前,裹挟着树木杂物,时而掀起滔天巨浪、时而打着神秘的漩涡、一泻千里、浪涌波叠、滔滔东去。山洪暴发,泥石俱下,人造河道已被淤泥沙砾堵死,河道完全恢复了围河造田以前的模样,人们似乎从未在此留下过什么痕迹。唉!大自然沉默不语,但人类绝不是它的主导者,可以头脑发热,随心所欲地对它进行野蛮地开发、肆意地改造、一旦超出它的容忍度,它的淫威是无法想象的,它对人类的惩罚也是无法抗拒的!人们高喊着:改天换地,可人类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脆弱、何等的渺小啊!他一下坐在地上,悲痛欲绝!

奶奶领着孙子找了过来,8岁的儿子告诉他,昨天,姐姐去了姥姥家,午饭后他在街上玩耍,突然大水来袭,他刚要回家,大水拦住了去路,转眼漫膝,站立不稳、惶恐哭喊间、被一位村民工救往高处。问起妈妈,他摇头不知。

王桂兰被洪水掀倒后,翻滚起伏、天昏地暗,呛了几口浊水,以不可阻挡之势向下游冲去。突然撞上一棵大树,她本能地抱紧大树,横冲直撞,在大水中沉浮。咔嚓,大树被什么卡住了,她揪着树枝,使出浑身解数,拼命爬出了洪流,连滚带爬、攀至高处,摇了摇那发懵的脑袋,恢复了意识。她这才发现,浑身是泥,泥水顺着发梢淌进嘴里。衣服被撕破了,鞋子被冲走了,身上划擦得体无完肤。她心中惦记着儿子,顾不得这些,定了定神,确定了自己的方位,喘着粗气,扒拉开倒地树木,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往回奔,七绕八拐,碰上了来寻找的村民…..像她这样,被救出的还有数人。

第二天,老天爷总算睁开了眼睛。灾劫之后的太阳努力地工作着,企图晒干街道上的污泥浊水。洪水慢慢消退,人们这才发现、被洪水冲起的枯枝败叶都挂在树梢上,可见洪水之大。寻找失踪人员的工作仍在进行,最后集中于主格庄水库的老洋里。人们划着门板、竹筏在老洋里呼喊寻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老洋里一片混乱景象,一堆墩的麦秸垛,似一座座冰山浮在水面上,连根拔起的大树、门板、家具板、房梁等应有尽有,太阳光火辣辣地倾泻下来,颤抖着照在水面上,水面闪闪烁烁地泛着磷光,似一具阴瘆森的兽面在淫笑。一天毫无收获,在一块门板上,一头半大黑色壳郎猪,带着些许的惊吓,不断地哼叫着找吃的。有人说,它也是一条命,便划着门板将它送上了岸。

几天后,在无望中寻找工作结束。据统计,这百年不遇的发大水,失踪人员28人,包括一名在村中教草编的外籍教师。据分析,失踪人员最大的可能是葬身于主格庄水库,生存希望渺茫。为了寻人,排水渠道在可控情况下不断加深,直至夏末秋初,因为水位的下跌,才在水库里显出了一具具的尸体。尸体已经腐烂,那真叫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多数姿势是两手上举,下半身栽在褐色的淤泥里。人类的求生欲是何等的强烈啊,他们在10多米深的水下,仍不忘两手上举求救,天知道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是何等的不忍、何等的无奈!20多人、20多人啊!就如一粒粒的泥沙、瞬间葬身于库底,大自然的报复,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无情啊!不尊重自然规律、不按科学办事,换来的只能是万物罹难、生灵遭殃!

尘埃落定,生活仍在继续。活着的人们,饭后茶余凑在一起,像讲故事一样,谈论着那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有一现象,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王桂兰家尽管房屋、财产全没了,但凡能喘气的皆活着——丈夫在学校辅导毕业班,女儿去了姥姥家,桂兰与小儿子皆有惊无险,大难不死,最后,连在水库里救出的那头半大壳郎猪,经辨认也是她家的,能是巧合吗?随形势的好转,人们说什么的都有。有一种说法却是众口一致、活灵活现:凡上了岁数的人都记得,前些年围河造田时,桂兰还是一位刚嫁过来不久的少妇,人长得俊俏,丈夫又是县城某中学教师,夫贵妻荣嘛,人们都很尊重她。整大寨田时,要把河北岸堆砌的拦河石堆拆掉搬走。在拆一堆最大最久的石堆时,突然一条碗口粗的大蛇窜了出来。“长虫!”人们惊叫着,本能地举起锨镐就砸。蛇拼命地奔逃,人们紧追不放,参与打蛇的人越来越多,喊叫着、锨镐上下乱飞。眼见大蛇生命难保,桂兰窜了出来,伸着两臂阻拦道:“让它跑、让它跑!”几个青年窜过防线,继续追打。桂兰追上去,揪住他们的衣服怒斥道:“我们已经占了它的家,为什么还要害它的命!”那俊俏的脸蛋都涨得通红。撕扯中,大蛇窜得无影无踪。有人说,桂兰多管闲事,这么大的蛇,让它跑了,早晚要出来伤人,后患无穷!也有人说,桂兰做得对,,它也是一条命,为什么要无缘无故伤害它呢?星转斗移、一年年过去了,蛇再也没有出现,人们也就将此事渐渐地淡忘了。可此次灾劫,桂兰家遇险化夷、不幸当中万幸。不知是谁又想起了此事,并说:万物皆有灵,人有多大慈悲,就有多大果报,那条大蛇肯定是条小龙,腾云驾雾,暗中护佑了桂兰一家人的生命,东西是人挣的,失去了可以重新赚回来,可生命只有一次,人没了,就真的没了。生命是无价的,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一种恩惠!此说法像长了翅膀,在村中老老小小、男男女女中口耳相传,连村支书都有所耳闻。能是巧合吗?还是人们对神佑的企盼?哎!这世上说不清的事情太多了。我宁愿相信,是桂兰对自然万物的体恤和友善成全了自己,因为每种生命都是地球上的房客,我们应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和谐相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