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6黄河(国画)自古黄河治理重“防洪”

 朝花夕拾的书 2016-08-14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养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但黄河也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害河”,过去经常泛滥成灾,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历朝历代,都比较重视黄河的防洪工作。

  

    黄河防洪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远古时期。《国语.周语》上有共工“壅防百川,堕高堙库”的记载;《淮南子.原道训》上也说“鲧作三仞之城”。这都说明,我们的先祖早就懂得营造简单的堤防来阻挡黄河的洪水。到了周朝,在黄河边筑堤防洪更为普遍。《国语.周语》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这里防洪的作用被引以为喻,可知当时的人们以深知洪水之害,沿河筑堤已成为尽人皆知的事实。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耕的不断发展,黄河堤防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战国时期,已有了专管治水的“水官”。《管子.度地》中具体论述了黄河筑堤的最佳季节为“春三月”,筑堤的方法是“大其下,小其上,随水而行”;固堤的方法是“树之以荆棘,以固其堤;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护堤措施是“岁卑增之,令下贫守之”。可知当时防洪已经有了比较周密的措施和严密的组织。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决通川防,夷去险阴”,使黄河有了统一的堤防。过去民间广泛流传着《秦始皇打马修大堤》的传说,说是秦始皇骑着快马沿黄河一直跑到东海边,所过之处,令人立刻修起大堤。从那时起,沿着黄河大堤自西向东可以一直走到海边。这故事虽有些夸大,但却基本上反映了秦时注意河防的历史。

  

    至汉代,黄河的水患更加严重。西汉平帝时,黄河决口,河水流入汴梁,泛滥六十余年。为治理水患,朝廷专门设置了“河堤督尉”“河堤谒者”等专职官员和专职修堤人员,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修筑了更大规模的防洪工程。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朝廷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派水利专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王景带领民工花费一年的时间,系统地修建了从郑州荥阳到山东黄河入海口长达千余里的黄河大堤,这就是著名的“金堤”。这一工程稳定了公元11年决口后的黄河河床,并使黄河、汴水分流,河不浸汴,汴水也得以安流,不再泛滥。从此一直到唐朝末年的800多年间,黄河出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黄河下游的泛滥地区又变成了良田。

  

    唐代的黄河水患相对较少一些,但唐王朝不但没有放松堤防的维修,还规定了沿河地方官对堤防修守管理的职责:“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若须修理,每秋讫,量功多少,差人夫修理。着暴水泛滥,损坏堤防,交为人患者,先即修营,不拘时限。”(《营缮令》)

  

    北宋建都开封,就在黄河边上。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非常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沿河地方官员也都重视河事。与此同时,北宋也很重视堤防的维修,制订了黄河堤防岁修的法规。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重视,积极探讨治河方法,因而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了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至明末,治河事业已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治理黄河的方略。但由于受社会制度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他们始终难有建树。

  

    至清代,黄河水患依旧比较严重,防洪的任务也更为艰巨。组织和带领群众防洪,便成为黄河下游一些地方官员的重要任务。如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耀出任山东巡抚。在他任职期间,正逢山东遭受严重水灾,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防洪上。他能带领百姓,疏浚河道,挑淤培,增筑堤坝,作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每逢黄河决口,他都亲临现场,指挥抢修堤防,一年有近三百天他都是在河工上度过的。光绪十七年(1891年),他正在黄河上监工的时候,忽然“疽发于背”,不久就不治身亡。山东人民深感其恩,在济南大明湖畔为他立有专祠,把他尊为“大王”(即黄河神)供奉。这“大王”的化身即黄河中上半截为黄色、背部有瘤状的小水蛇(这是因为张曜生前,皇帝曾赏他穿黄马褂,他背上又生过疮的缘故)。过去每到汛期,黄河出现险情时,人们就将河中“大王”请进大王庙里,供奉在香案中间,给它烧香磕头,祈求免除水灾。

  

    解放以后,在政府的领导下,黄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治理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全面加高培厚黄河大堤,并对黄河大堤险工段进行多次加固处理,使其抗洪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同时还利用黄河水含沙量大的特点,引黄放淤固堤,在大堤背后30~100米范围内共沉积泥沙3.4亿立方来,使600多公里大堤得到加固;对用秸料和土筑成的险工坝岸,全部改建为石坝;临河堤脚和堤身都植树种草,进行全面绿化,进一步加固了河堤。二是对河道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初步建成了河道整治工程体系,有力地控导了黄河下游河道的摆动,保护了下游滩堤。三是为防御超标准洪水和解决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矛盾,在干流上修建了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在支流上修建了伊河陆浑水库和洛河故县水库,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修建了东平湖滞洪水库,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并加强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和人防体系的建设。

  

    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治黄工作的不断深入,“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治黄专家进一步认识到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重要影响,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调水调沙”的治黄思想。其具体设想就是在黄河上修建一系列大型水库,实行统一调度,对水沙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变水沙不平衡为水沙相适应,更好地排洪、排沙入海,减轻下游河道的淤积,甚至达到不淤。

  

    1997年小浪底工程截流蓄水后,治黄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物理模型试验,找到了理论上的实现黄河下游不淤积的临界流量和临界时间。2001年,随着黄河小浪底工程全面竣工,调水调沙又具备了试验所要求的足够库容的枢纽工程条件。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作为一项崭新的措施登上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舞台。从2002年到2006年,经过5次调水调沙,黄河下游主河道过流能力从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到3500立方米每秒以上,有效改变了黄河下游“悬河”越长越高、人类被动防御黄河洪水的险恶局面,调活了黄河防洪减淤这盘大棋,为实现“河床不抬高”的目标做了实践上的奠基。一条濒危的大河逐渐又恢复了昔日雄浑的气势与活力,保证了黄河滩区人民在小洪水发生时能够安居乐业。

  

    经过解放后多年的治理,进入黄河下游的洪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下游防洪能力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们已取得了黄河连续60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伟大胜利,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从而保障了黄河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套黄河国画选就是展现了共和国解放以来这一利国利民的新成就,同时也是纪念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题词“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发表二十周年!由山东济南市美术创作学习班画,并由山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1973年1印刷。


 

 
 
 
 
 开赴治黄工地
 规划
 勘测
 三门峡水库大坝
 高峡平湖
 水力发电站
 工地一角
 峡谷巨变
 甘肃永靖风光
 引黄闸
 分洪闸
 花园口电灌站
 东平湖泄洪区
 虹吸管
 提水站
 待运
 支援农业
 洛口码头
 造船厂
开往新工地 
 铁路桥
 沿黄稻改
 插秧时节
 捕鱼
 高原春色
封山造林 
 栽树
 黄河农场一角
荒滩变良田 
 丰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