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 / 王均镇 【诗歌】/《​​​​崮乡往事(组诗)》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王均镇,笔名鲁燕。山东蒙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第八届全国作代会代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民族文化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197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诗集——《沂蒙新歌》发表处女作以来,在济南出版社出版个人诗集《山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诗集《漂泊岁月》,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诗集《穿越灵魂的眼睛》,影视文学剧本《沂蒙山的诉说》、《刘谦初》、《信仰》、《古庵奇缘》;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作家报》、《文学世界》、《当代社会》等十多家报刊发表诗歌、纪实文学、小说、散文、随笔、文学评论等数十余篇,累计发表了10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诗集《漂泊岁月》获第二届山东省青春诗会优秀作品一等奖,诗集《穿越灵魂的眼睛》获哈尔滨冰雪诗会优秀作品奖等。

在文学理论方面,写出了《新时期文学观念与人文精神探析》等理论文章,并获2001年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另外,还写作发表了《漂泊随想》、《穿越生命》等谈创作体会的理论文章。

崮乡往事(组诗)

崮乡村人王均镇拙笔原创

一,回忆崮乡往事,

就想起童年

太多太多的童年时光,

常常于梦境一次次浮现。

卧龙崮下石花园自然村,

那曾是我童年的乐园。

村前有条赶牛路,

直通到村下小河边。

每天傍晚我都跟爷爷

赶着那头老黄牛去河里饮水。

碧波的河水打着漩涡,

晚霞里织满归鸟的翅膀

特喜欢在那棵老柳树下戏水,

把脚浸在溪水里逗鱼儿,

听群鸟在林间歌唱。

我的童年时光不老,

常在老年的梦中徜徉。

二,野牛栏记忆

村前的山坡上有片

篮球场大小的空闲地。

村民用巨石围成一个圆圈。

各家的牛儿都在里面栏着,

这便是石花园村的野牛栏。

我和几个小伙伴

最爱趴在牛栏边上

看我家的老黄牛和

别家的黑牛牴角干仗!

经常拼的你死我活,

我们一起给老黄牛喊,加油!

它似乎是听懂了我们的语言。

弓起身子猛扑上去,

把黑牛干的四脚朝天!

真比看意大利的斗牛还过瘾,

我们就去棒子地里,

偷几个老玉米作为奖励。

喜得老牛直撒欢!

谁能说山里的孩子没趣事?

我们也有欢乐的童年。

三,羊群沃地的故事

看羊群卧地,

也是我童年的回忆趣事。

大概是每年晚秋季节,

收割后的田野上裸露出

一片一片空旷的土地。

大人说经过羊群

卧过的土地格外肥

来年定会有好的收成。

家后的五亩地里

常常会聚集着好多家羊群。

牧羊哥哥们住在用芦席

遮盖住的羊床子里。

我常去给他们送水送饭,

还特喜欢听他们讲述那些

山野樵夫和狐仙的故事。

有时也啦些带色的骚呱,

张家媳妇和老公爹偷情,

李家的嫂子勾引小叔子。

最感兴趣的还是听他们

哼唱五哥哥牧羊和姐儿,

有时也扯开嗓子

..唱那段小寡妇上坟。

高兴时他们还指导我看

公羊和母羊办事的细节。

那时还真被撩拨的

浑身难受,面红耳赤。

一个人的情欲成长,

确实从童年开始,

山里孩子对异性的渴望,

真的是被公羊和母羊唤起。

最美的故事在童年,

童年的回忆既淳朴又真实。

四,爷爷的养蜂园

爷爷的养蜂园里

留下我太多太多的

童年故事。

老宅家后有个大院子

一棵老柿子树下

长着几行海棠,苹果,山楂

石榴和山梨。

树下散落着一排排土胚

垒起的土蜂房。

犹如鄂温克族人

居住的撮罗子。

一个小屁孩静静地

趴在墙角托着腮帮。

瞅着成堆的蜜蜂进出巢穴,

腿上还带回五颜六色的花粉

真的感觉很好奇!

他老在琢磨如何把巢里的蜜

弄出点来解解馋!

有时候也发发坏,

搞出点恶作剧的小把戏。

五,母亲的针线簸箩

母亲的针线簸箩,

曾引起的好奇真多。

各种各样的鞋样,花样,

五颜六色的丝绸线脑,

夹在书里一罗罗。

常偷偷翻出针线藏起,

和小伙伴一起去玩

拴蚂蚱绑蝈蝈。

还喜欢看母亲绣花的姿势,

飞针走线一会儿

就绣出蜜蜂采花,

鸳鸯戏水的枕头

及五毒虫子的小兜肚。

还记得我上学的第一天,

背着母亲亲手做的新书包。

母亲给我绣上天安门城楼

和五星红旗。

背着母亲做的新书包,

感觉特别骄傲和自豪!

每当我听刘和刚唱那首

拉住妈妈的手,

又感觉回到了童年,

就止不住泪流满面!

涌出来阵阵心酸。

六,母亲的叮咛

母亲的叮咛仅有几句,

”一分才分一分福。”

才分是指发奋学习,

积累知识武装自己。

福报既是指一个成功人士

所获取的社会尊重和地位!

“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

母亲这两句叮咛,

令我牢记了一辈子。

越是琢磨觉得越有道理!

她是我这辈子享用不尽的宝藏

为人处世的法典哲理。

七,奶奶和母亲的中医儿科

儿时的感冒发烧也常发生,

记忆中从没见过挂吊瓶。

本家或邻村的孩子发烧抽风!

赶紧抱到石花园王家去看病!

母亲总是仔细查看病情,

大多都是发烧抽风!

有的甚至昏迷不醒!

大都是先推拿按摩整一通,

再用缝衣针火中消毒刺血,

手足指关节寻找穴位点刺出血,

重者还针刺后背和前胸。

几分钟之内就好转缓解,

在场之人都看的震惊!

紧接着奶奶取出她藏在

里间帐子秫秸缝里,

自采集制作的中草药,

再给人家配上爷爷

的中蜂老蜜一小瓶,

再叮嘱人家如何煎药服用。

人家都千恩万谢回家转。

也从没记得收过谁家

治病的费用。

到见过常有人挎着笎子来走动。

现在回忆起那时的乡村光景,

虽然是家家都很穷

但是人与人之间很和谐

互帮互助不计名利。

很少有假医假药把人坑。

治病主要就是民间验方

和中医草药,外加上推拿按摩

针灸拔罐来解除病痛。

我们兄妹六人都已年过花甲

或七旬

至今都还没发现老年疾病,

这都得益于母亲的传统护理,

保护了我们良好的免疫功能!

八,二哥教我偷瓜

二哥是我的同村发小,

年长我三岁,

生一颗灵活头脑。

九岁刷牌九名镇赌场

十岁生意算账就展露头角。

长者们评价他的天赋

有句口头禅,

这孩子长大要么是个

祸害,要么是个人精?

生产队里的瓜田

在卧龙崮下刘家沟底

北坡紧靠一条赶牛道

二哥的姥爷李老汉和

五保户薛老

都是瓜田管理员。

他们种瓜技术很高。

甜瓜,面瓜,西瓜

翠绿一片长满地。

肥硕的瓜儿顺着瓜蔓

长出瓜田惹人笑。

二哥借着给姥爷送饭的机会,

制定出一套偷瓜的妙招!

他事先安排我潜伏在

瓜田李下的地边草丛里,

再借送饭之际麻痹拖住

两位看瓜老人瞎唠。

然后给我发送作案信号

.头一次实施偷瓜行动!

感觉亢奋胆怯又心跳!

胡乱摘了几个瓜,

气喘吁吁往回跑。

二哥主导分完赃,

合伙吃了一顿饱。

此案还是漏了风,

回家挨揍直告饶!

从此定下铁戒律,

再也不跟二哥跑!

九,童年时光的打麦场

童年时光的打麦场,

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

平坦温暖的场院里,

赤脚欢腾着我们的游戏

和用泥巴搞成的魔方。

玩着老鹰叼小鸡,

围转草垛捉迷藏。

萤火虫打着小灯笼来来往往,

黄昏里织满蝙蝠的翅膀。

大黄狗围着草垛转来转去,

里面住着一窝黄鼠狼。

奶奶说黄鼠狼会修炼成仙,

爱护它们会增福吉祥。

于是乎,我们逮住了大黄狗,

呼啦啦放走一群黄鼠狼。

从此后经常悄悄走近草垛,

偷偷看黄鼠狼如何修仙?

不知偷看了多少次?

却始终没有见过它成仙的模样。

【中篇小说连载(十)】天津 / 刘瑞成 《与老鼠决斗之--改行》

【散文】河南邓州 / 肖旺范《温情》

【中篇小说连载(七)】天津 / 刘瑞成 《与老鼠决斗之--水耗子》

【作文】宁夏中卫 / 何文硕 指导老师:张敏《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中篇小说连载(六)】天津 / 刘瑞成 《与老鼠决斗之--鼠中之王》

【中篇小说连载(五)】天津 / 刘瑞成 《与老鼠决斗之--老鼠来了》

【中篇小说连载(三)】天津 / 刘瑞成 《与老鼠决斗之--解馋》

【微小说】山东临沂 / 薛清文 《 赌》【散文】河南邓州 / 肖旺范《考试》

【中篇小说连载(二)】天津 / 刘瑞成 《与老鼠决斗之--过蔫》

【诗歌】山东菏泽 / 宝栋《访路遥故居》

【中篇小说连载(一)】天津 / 刘瑞成 《与老鼠决斗之--草虫》

【诗歌】山东聊城 / 端木召文 《随笔~大雾即景》《同题五首~大雾》

【史海钩沉】天津 / 刘瑞成 《契丹那些事--之十 罪在祖先》

【史海钩沉】天津 / 刘瑞成 《契丹那些事--之八 世事更迭有轮回》

【诗歌】甘肃敦煌 / 秦月双 《诗乡欢歌 _贺古郡敦煌获诗词之乡的称号》||主播 / 英建

【诗词】山东济宁 / 靳继书 《〈爱我中华〉词二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