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正非,再次做出“寒气”喊话:《华为工作法》给出提升自我之道

 职路施语 2022-09-01 发布于辽宁

前几天,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进行了一次“寒气”十足的讲话。主旨意思就是,当下要把“活下去”当作公司发展的主要纲领。公司运营的目标侧重集中在利润与现金流方面。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对员工提出的要求则是,个人价值的高低与奖金的多少直接挂钩,也就是说,不能创造价值的业务就要给予很低的奖金,甚至没有,逼这个业务自杀,把寒气传递下去。

这份带有寒意的讲话,可以说不止出现一次。早在2000年底,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一文中开头就满怀忧虑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破产,我们怎么办?

而后,分别在2004年,2008年,任正非又先后两次提到华为要注意“冬天”。可以说,华为自从诞生的那刻起,就保持着焦虑和不安的“体质。

从任正非的讲话中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无论华为步入低谷,还是处于高歌猛进,任正非始终都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甚至带有悲观的色彩,来看待公司发展前进的每一步。

同样,他也将这种“悲观”与“寒气”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公司所属的每一名员工,在强化他们居安思危意识的同时,也对他们如何更好地做好自我提升,给出了方向性指引。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那么,作为华为人,在应对危机及日常工作中,是如何做好自我提升的呢?资深高管培训师黄继伟在所著《华为工作法》的“自我提升的华为人”章节中做出了系统详实的总结归纳,具体而言:

精益求精才能够不断进步

华为人有一个目标,就是向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靠拢。他们看到可口可乐一百多年来都只在做饮料,苹果公司只做电子产品,这让他们知道“一事精致,足以动人”,产品能经得起考验的背后,就在于做到了极致。

正是源于此,华为公司内部始终提倡一种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平时敢于质疑现状,主动发现问题,出现问题只想办法寻求解决方案等等。公司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至少提供7种方案,从中优中选优,找到最为正确与合理的方法。

由此,在长期这种文化的“浸染”之下,许多员工均养成了精益求精的习惯和工作态度,从而在面对国外同类产品打压时,才能占得一席之地。

永远不要忘了多问几个为什么

华为公司内部有一条重要的生存法则,那就是“多问为什么”。由于华为公司每年都要新进一大批新员工,由于自身工作经历,缺乏实践锻炼,再加上培训时间相对较短,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在所难免。

为了能尽快适应接下来的工作,所采取的实在而又管用的方法便是“多问、勤问”。在华为人看来,倘若对于出现的问题,不能主动提问,搞懂内在的之乎所以,或者碍于面子而不好意思向对方发问,从而,使得不懂不会的问题始终在自己那里积压,那么,最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常言道,谦虚使人进步。通常情况下,越是喜欢请教问题的人,学习的主动意识就越强,犯错就会更少,工作效率也会更高,他们的进步自然也更快。

在创新中走出自己的道路

任正非说:“一个人在最佳角色、最佳贡献时段,要给他最合理的报酬。”在华为,员工的创新能力与个人的工资水平相挂钩的,创新能力越强,得到的奖励也越高。由此,创新慢慢成为华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华为人工作的主要标签。

需在具体创新过程中,华为主要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注重转化应用。尽管一些员工对于某项产口会提出一些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但若放在实践活动中,并不能在生产和发展中发挥作用,那么,便不具有任何价值,而要被放弃。

另一方面,创新重在改善而非改革。所进行的创新不是要颠覆传统,完全打破现有的东西,而是一种改进,不是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东西。正如任正非所讲,“十次小改进就是小创新,一百次小改进就是大创新。”

挫折中更需要坚守


任正非曾讲过这样一句话:烧不死的鸟就是火凤凰。1996年,华为公司曾出现某部员工大规模辞职的罕见情况,原因就在于跳出原有的“舒适区”,重新回到“拉伸区”。上至副总裁下到办事处主任以上干部,一律践行“先辞职,再重新竞业”,并且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

当时,许多人感到任正非这样做很无情,并且怀疑华为公司是一家很冷血的单位,有些干部甚至借此“遭遇”而离开华为。

而事实证明,只有那些不怕挫折能在挫折中坚持奋进的人才是真正的能人。诸如,公司的当年市场部代总裁毛某,虽遭遇降职,但经过努力工作与打拼,4年过后,再次升职为公司的执行副总裁。

正如书中所说,“唯有痛苦能够带来教益”,失败的反向激励有时候比正面的奖励更加有效,受更多困难的洗礼,才有机会真正变强,也才能在工作中重新赢得尊重和信任。

20多年,华为公司能从一家名不见经传小企业,一度跃升为世界知名企业,背后靠的是一系列成熟管用的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及独道且有效工作方法做支撑。

或许,你会看到为何华为发展韧性很强,工作效率很高,员工执行力很好,甚至以加班加点为乐。相比之下,个人努力工作却收效甚微,若遇挫折更是痛苦不迭,乃至想到一走了之。读完这本书,您将豁然开朗。

@职路施语,20年职场人,20年真心话,为你解析职场真相。

END

作者:爱尚君,80后职场人士,坐标大连。一个致力于将内心想法诉诸笔端的文科男,理性,善思考,喜读书,爱运动,总认为写有价值的文章,如同烹制一份精神美食,唯愿你能亲自品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