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记》在儒家经典文献体系中的地位

 花间一酒壶 2022-09-01 发布于浙江

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礼记》一书虽然成书较晚,但却占有无与伦比的、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我们这样说,或许会有人不以为然。理由是经孔子整理并传承下来的儒家经典是“六经”(或“五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儒家文化元典。六经中的《礼》是《仪礼》十七篇,而不是《礼记》。

实际上,认真考察一下我国古代经学史就会发现,在儒家经典文献体系中,就思想价值来说,不仅可以说《礼记》的地位超越了“五经”,而且也可以说《礼记》的地位也超越了“十三经”(《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中的其他十二经。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如下三方面的理由或根据。

一、在儒家十三经中,《礼记》一书最全面、最系统地记述、阐释了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天道人伦观念、心性教养的途径和原则等等都在本书中得到全面的阐述和揭示

我们知道,“礼”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所传授的儒家六经,无不渗透着浓重的“礼”学内容,正如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皮锡瑞在《经学通论·三礼》中说:“六经之文,皆有礼在其中。六经之义,亦以礼为尤重。“

清末著名古文经学家曹元弼《礼经学》卷四《会通》中也说:“六经同归,其指(旨)在礼。《易》之象,《书》之政,皆礼也。”

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也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由此可见,儒家经典文献中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就是“礼”。儒家礼学思想的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三《礼》”,就是《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经典。在“三《礼》”当中,就思想学术价值而言,《礼记》最为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如下:

儒家的礼学历来讲究要“陈其数”“知其义”。“数”即是指各种礼节和仪式的具体规定,“义”则是指各种礼节和仪式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在“三《礼》”中,《仪礼》十七篇所讲述的冠、婚、乡、射、朝、聘、丧、祭等八类礼节,基本上都属于“数”的范畴,主要讲述各类礼节的具体的行为规范。《周礼》,原名《周官》,是一部记述王室职官制度的著作,按照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个序列,记述了三百多种官职的设置及其职掌。基本上也是属于“陈其数”的范畴。

而《礼记》一书则不仅陈述各种礼的“数”,而且阐释、揭示了各种礼的“义”。《礼记》四十九篇,内容非常繁富,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上至治国方略、社会发展规律,下至家庭伦理规则,在《礼记》中都有专章论述。它集中阐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因此,就思想学术价值而言,可以说《礼记》在三《礼》之中最为重要。正如清代著名学者焦循《礼记补疏·序》所说:“以余论之,《周官》《仪礼》,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必先明乎《礼记》,而后可学《周官》《仪礼》。《记》之言曰:'礼以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万世制礼之法可矣。”

二、《礼记》在曹魏时期升格为“经”,并在唐代进一步升格为'五经'之一,取代了《仪礼》的地位

“三《礼》”当中《仪礼》十七篇出现最早,相传是由孔子整理和传承下来的。汉代所谓“五经”之一的“《礼》”就是指《仪礼》而言。

而《礼记》四十九篇是西汉中期礼学博士戴圣搜集编纂的一部礼学资料汇编,当时还不算“经”,故称为“记”。到东汉末期,经著名经学大师为其作注,《礼记》的思想学术价值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到三国曹魏时,《礼记》便升格为“经”,并设立了博士,取得了与《仪礼》《周礼》并列的地位。北朝时,“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礼)》《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这说明当时的学者重视并热衷于《礼记》之学,《礼记》成为当时士人的必读书;而《仪礼》《周礼》二经则很受冷落,较少有人问津。

唐王朝一统天下后,唐太宗有鉴于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而形成的经学混乱的局面,诏令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组织学者撰写《五经正义》,用以统一全国经学。孔颖达等人可能有鉴于《礼记》一书的思想价值高于《仪礼》,因而便将《礼记》升格为“五经”之一,并为其作“正义”(疏)。实际上就是把《仪礼》排挤出五经之列。从此之后,《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实际上正式超越了《仪礼》,完成了由《仪礼》附庸而蔚成大国的升迁之路。于是在唐代便出现了这样的学术局面:人们普遍重视《礼记》一书、“人皆竞读”;而《仪礼》一书,则较少研习者,“殆将废绝“”,以至于开元年间的国子祭酒杨场“常叹《仪礼》废绝”。

三、《礼记》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列,被尊为“四书”之一

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所创立的“四书”学是我国古代经学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朱熹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与《论语》《孟子》两书并列,合称为“四书”。在儒家经典中,朱熹对“四书”给予特别的重视。他集四十年功夫,为这四部经书分别作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并将其结集合刻为《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从而创建起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影响甚大的“四书学”。“四书学”的提出和确立,是朱熹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经学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朱熹的“四书学”思想主要是为建构和完善儒家道统思想进行论证,就是以“四书”发明儒家道统,以“四书”阐发儒家义理-—包括儒家的天理论、心性论、认识论等等。朱熹“四书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四书”重于“五经”。他说:“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功夫密,规模大。读书,且从易晓易解处去读。如《大学》《中庸》《语》《孟》四书,道理粲然。人只是不去看。若理会得此四书,何书不可读!何理不可究!何事不可处!”朱熹还说:“《语》《孟》《中庸》《大学》是熟饭,看其它经,是打禾为饭。”朱熹这里是以“饭”与“禾”作比,说明“四书”与“五经”及其他经书的关系。

朱熹这里是以“熟饭”与“禾”来比喻“四书”与其他经典。他认为“四书”能够直接体现孔孟之道,相当于“熟饭”,而“四书”之外的其他经典则与孔孟之道有所间隔,相当于“禾”,阅读“四书”之外的其他经典则相当于“打禾为饭”。也就是说,“四书”比“五经”及其他经典更重要。

朱熹的“四书学”革新并改变了我国古代儒家经学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之后,“四书”的地位逐步提高,而孔子所传承的“五经”(“六经”)虽然作为社会统治思想,仍被人们顶礼膜拜,但其优先尊宠的地位却被“四书”所取代。换言之,也就是作为《大学》《中庸》所自出的《礼记》的重要性当然高于传统的“五经”。

图片

作者:丁鼎,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济宁市尼山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