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斧正”的来历

 独屋王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有一天,庄周领着学生为一个穷朋友送葬,路过已故相爷惠施之墓,见墓草枯败,一片凄凉,想起从前自己同墓中人的争论,不胜感慨,乃回头向学生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郢人是泥瓦匠,在刷墙时不小心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郢人自己不用手抹掉,而是要请一个朋友帮忙。他知道一个叫匠石的朋友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一个国家的国君(宋元君)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想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也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意谓宋元君不能像郢人那样立不失容的与其配合。”
    庄子讲完这个故事,遥向惠施之墓拱手行礼,说:“ 先生啊,自从你死后,我再也找不到够资格的对手了。我去找谁争论呀。寂寞啊寂寞!”
    成语“运斤成风”就是来源于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或是郢正、郢削、斧削等。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象匠石给郢人用大斧削去白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