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运之战!曾被李鸿章的北洋水师追着砍,日本人是怎么站起来的?

 思明居士 2022-09-01 发布于河北

李鸿章将北洋军舰送到长崎,深深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而保守让清朝丧失了把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中”的机会。全日本咬牙切齿,上至天皇,下至普通百姓全力准备复仇北洋海军。

文章图片1

长崎事件 打上家门

公元1886年8月1日,也是清光绪十二年,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总教习琅威理率镇远、定远、威远、济远四艘军舰浩浩荡荡开进日本长崎港口。

由于铁甲舰长途航行后,船底会有海洋生物附着,影响航行速度,损坏船底。而清廷的旅顺港还没有完工,因此李鸿章让丁汝昌带着四艘军舰去日本长崎的三菱造船所维护上油,并对日本进行“亲善访问”。

第一次看到中国铁甲巨舰的长崎市民挤满码头,望着巨舰上龙旗飘扬,日本人心中既惊叹、羡慕,又充满愤慨。

船员们就这样被没见过市面的长崎市民围观了12天,8月13日,日方看着这些天朝上国来客总在船上憋着不行啊,这些军爷有钱,让他们下来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于是主动邀请舰艇官兵上岸。

文章图片2

丁汝昌看着船员们在海上憋了那么久,来到码头又被他关了12天,属实不人道了,于是顺着日本人的台阶,允许士兵上岸。

军舰上没有女人,身心俱疲的水师官兵上岸后就扑向长崎的红灯区,来到一家妓院后,老板说生意太好了,你们得排队。

但是北洋水兵却见到日本人不用排队可以直接进去,就上前找老板理论,但因为语言不通,这边干嘛干嘛,那边呀灭蝶呀灭蝶,欲火焚身的北洋水兵本身文化修养就不高,想来不是很文明,很快双方从亲人问候发展成聚众斗殴,

日本警察赶紧过来维持秩序,结果一名警察被水兵KO致死。

日本人在自己的地盘吃了亏,肯定不会甘心。而且你清朝水师说是“亲善访问”,其实是来耀武扬威的,现在还弄死我们的人,必须报复。

8月15日,日本警察配合日本浪人和市民将再次上岸的北洋水兵包围,水兵上岸并没有带武器,所以是赤手空拳面对全副武装的日本人。

但最终日本警察被水师反杀5人,30多人受伤,清朝水兵死亡10人、44人受伤。

文章图片3

手无寸铁的北洋水师,面对突然袭击、全副武装的日本警察和日本浪人,而且还有客场作战的劣势,这个战绩也算可以接受。

回到军舰上之后,全体水兵怒火中烧,将12门巨炮对准长崎市,其中总教习、脾气暴躁的英国人琅威理最为愤怒,他下令炮轰长崎,干死日本海军。

“即日行动,置日本海军于不振之地”

但清军大佬丁汝昌阻止了琅威理的命令,他急忙请示李鸿章,问他如何处理。

琅威理也急匆匆发电报给李鸿章,要求对日开战。

文章图片4

中间的大胡子就是英国人琅威理

李鸿章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召见了日本驻天津领事波多野说:“开启战端,并非难事。我兵船泊于贵国,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这句充满威胁意味的话就是在说:你看看我这把刀快不快?你看,快不快?

此时的日本海军才刚刚起步,还没有一支正儿八经的海军舰队,也没有自己的海军造船厂。

而北洋水师这四艘停在家门口的军舰对日本人来说就是巨无霸,其中的镇远、定远是由德国造船厂花费三年建造的,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军舰。

这时的日本海军在北洋水师面前不堪一击,如果按照琅威理的想法开战,至少打的日本海军几十年缓不过神来。

但丁汝昌的保守让清朝丧失了把日本海军“扼杀在摇篮中”的机会。

文章图片5

最终,日本人屈服了。

1887年2月,中日双方签订协议,日本赔偿清政府52500元,清政府赔偿日本15500元,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

双方一致认定是语言不通导致了误会的发生,所以肇事者交由本国政府自行处置。

视为耻辱 誓要复仇

这件事被日本人视为奇耻大辱,你外国人来我们地盘搞事情,最后竟然要本国赔款道歉,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国威胁论”成了日本主流民意。

“大力发展海军”也成了日本国内的共识。

“一定要打败定远”,更作为日本海军的目标和口号。

从1890年开始,日本将全国财政的60%投入到陆军、海军的建设中,1891年,明治天皇更是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五万元,再从官员薪酬中抽出十分之一,倾举国之力追赶北洋水师。

文章图片6

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受到天皇感召,在各地发表演说,要求“爱国志士”以天皇为榜样 ,为海军开启众筹捐款。

半年内,筹集捐款达200万元之巨,不仅弥补了政府财务紧缺,更是在全国掀起强军 热潮。

就连日本小孩最流行的游戏,也是分成两组,一组扮成北洋舰队,另一组扮成日本舰队,游戏主旨就是围攻定远、镇远。

此消彼长

长崎事件被有些人认为是清廷在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一次外交胜利,但在日本人眼里不亚于一场外交侵略。

日本在当时无法战胜亚洲同为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一强国”,这让日本朝野对殖民扩张的军国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间接使日本加强军备扩军,深受刺激的日本海军更是发狠:一定要战胜定远!

1875年,光绪皇帝特命李鸿章创办了北洋水师,通过赫德在英国订购了320吨的“蚊船”四只。

从1876年开始,北洋舰队的军费为300万两白银,一直持续了十年,到1886年北洋舰队军费降到不足200万两白银。

文章图片7

日本军费则一直在迅速增长,1886年到1890年日本的海军投入只有75万日元,约合50万两白银(当时1两白银折合约1.5日元)。

1891年,在明治天皇的号召下,海军军费达到250万日元,约合170万两白银。

1893年,甲午战争开始前一年,日本军费更是达到惊人的2300万日元之巨,其中陆军开支1500万日元,约合1000万两白银,海军开支800万日元,约合530万两白银,不包含天皇宫廷经费和10%的官员薪酬。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在10年之内完成了海军军备计划,建成了一支拥有35艘军舰、20艘鱼雷艇的近代海军。

而北洋海军自1888年之后,再没有增加过一艘军舰。

日本这支由天皇节衣缩食、百官捐献工资、“爱国志士”捐款,倾全国之力打造的海军,不仅在总吨位上略胜北洋舰队,在舰队的整体配置上、机动性能以及攻击力上都优于北洋舰队。

北洋舰队停止更新后,日本跟着欧洲海军的步伐,不断革新,新买来的战舰在北洋水师面前优势巨大。

李鸿章将北洋军舰送到长崎,深深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全日本咬牙切齿,准备复仇北洋海军。

职业经理人琅威理

琅威理1843年生于英国。

14岁进入皇家海军学校,16岁入大英帝国海军实习,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历任准尉、少校。

1877年,清政府向英国购买舰艇,琅威理以舰长身份率舰队来到中国交货,完事后没有返回英国,在香港浪了两年。

1878年,琅威理再次来送货,顺便以外籍顾问身份帮忙操练了几天水师,这期间李鸿章见到了这个勤干明练的英国军人。

文章图片8

此时,李鸿章刚建立北洋水师不久,战舰都是国外买来的,海军更是缺乏人才,因此急需请一个外国军事顾问,正巧来天津送货的琅威理进入了他的视野,于是准备给他安排个面试。

经过面试,李鸿章发现这个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可堪大任,决定高薪挖英国海军的墙角,开出600两白银的天价月薪。

换到如今,相当于18万元人民币左右。

整个北洋水师的薪资都是如此的“豪”无人性,提督丁汝昌年薪8400两白银(250万人民币),总兵刘步蟾年薪3900两白银(120万人民币),副将年薪3200两白银(100万人民币),电工年薪360两白银(11万人民币),一等炮兵年薪240两白银(7.2万人民币)。

和前两年的中超外援一样,琅威理心动了,在欧洲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来大清朝兼个职就拿到了,搁谁谁不心动。

但他开了三个条件:

1.须有调派弁勇之权。意思是得有实权,不能忽悠他这个老外。

2.须向英国海军部请假并获允准。我只是请假来兼职,不是给你老李头打一辈子工。

3.中国方面须与英国海军部商妥,将他在华服务年限作为海上服役年资,不能影响他在英国海军中的升迁。

三个条件都挺苛刻的,特别是第三个条件,但李鸿章求贤若渴,随即向英国海军部洽商,但海军部不愿意现役军官为北洋水师训练军队,另一个是做了兼职还想吃两头。

此事陷入僵局。

直到三年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及海关官员赫德、金登干等人出面活动,才使事情有了转机。

1882年秋天,琅威理兼职上任,任副提督衔,北洋海军总查,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练、教育和训练。

他的到来,简直如同C罗踢中超,技战术水平高出亚洲海军几个档次,他治军严明,办事勤勉,在舰队官兵中灌输英国海军的条令,风纪严肃。

琅威理对北洋海军的操练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现出很强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

提督丁汝昌是名义上的大统领,但他没玩过现代海军,只是给老李头看场子的,一切操练、管理都是琅威理。

他本人也认为:“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

文章图片9

1884年8月中法战争爆发,琅威理因英国政府宣布中立而回避,请假回国。

1886年1月重返中国,李鸿章给其涨薪到月薪700两白银。

8月,上述的长崎冲突爆发。

琅威理虽然是外国人在北洋水师兼职,但这支部队怎么说都是自己操练出来的,现在欺负到自己人头上,必须干他们。

他极力主张宣战,按他的想法,直接打得正在准备建造造船厂的日本海军几十年缓不过神来。

但看场子的丁汝昌本着宁可无功不可有错的想法,拒绝了琅威理的建议,而李鸿章也没理会琅威理的宣战请求,因此琅威理倍感失望。

虽然身居要职,但毕竟是打工仔,老板的决定左右不了。

大清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而日本海军即将崛起。

改变国运的机会给你了,你不中用啊。

琅威理一看这样,干脆干好本职工作就好了,免得说我来骗钱的。

又过了四年,拿着高薪的琅威理把北洋海军打理得井井有序。

文章图片10

勾心斗角 甲午惨败

1887年琅威理受李鸿章派遣去德国、英国接收“致远”、“经远”、“靖远”、“来远”四艘快船。他以“靖远”为旗舰,升提督旗指挥,直至抵达厦门与丁汝昌会合。

1888年12月,迎来四艘新舰的北洋水师正式完成了北洋舰队的组建,此期间琅威理一直希望全面控制舰队,但清政府并不信任他这个外国职业经理人,虽然舰队一直都是他打理,但看场子的丁汝昌才是实际控制人,而士兵对琅威理的严格管理也颇有怨言,琅威理几度打算辞职,觉得太特么欺负外国人了。

1890年3月,矛盾终于激化。

2月24日丁汝昌率领部分海军出巡海南。3月6日旗舰“定远”突然降下提督旗,刘步蟾升起总兵旗。

文章图片11

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舰队只设一个提督,两个总兵。

并没有副提督,琅威理被李鸿章董事长的职场小手段蒙了好多年。

琅威理认为虽然丁提督离开,但身为副提督的他在舰队中,理应继续升提督旗。

但刘步蟾不认他的副提督职位。

于是给李董事长发电报,李鸿章选择了支持刘步蟾。

这时候琅威理哪能不明白,北洋舰队组建成型,训练体系也已经成熟,李董开始心疼每月700两的银子了。

47岁的职业经理人琅威理回头看了一眼他一手操练出来,付出无数心血的北洋舰队,长叹一声返回英国。

在过往的历史中,这一段很少被提及。

琅威理走后,北洋舰队军备、军纪废弛,训练体系开始崩坏,给四年后的全军覆没埋下伏笔。

琅威理返回英国后,越想越气,面对这番羞辱他不能忍气吞声,开始在英国宣传他在华受辱的经历,引发轩然大波。

11月4日,英国政府拒绝了李鸿章另聘英国人担任海军顾问的请求并撤回部分在华雇员,同时宣布不再接纳中国海军留学生。

失去了琅威理的严格管理和系统性训练,北洋舰队在陆军出身的丁汝昌的带领下迎来中日甲午战争。

文章图片12

1894年8月,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丁汝昌、刘步蟾吞鸦片自杀。

日本完成对北洋海军的复仇。

同年11月13日,清政府终于想起了琅威理,向远在英国的琅威理求救,请求他速速来华。

但琅威理要求清朝必须让他担任海军最高将领才答应支援,要面子的清廷怎么会把一国海军交到外国人手里,于是拒绝了。

1904年2月,琅威理获皇家海军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1906年12月15日,琅威理在英国逝世。

站上强国之列

甲午战争日本可以说是赌上了整个国家的命运。

资源匮乏的日本对甲午战争的预算达到2.8亿日元,一旦战败整个国家就会破产,因此日本可谓举全国之力挑战清王朝。

反观大清朝,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慈禧和李鸿章虽然有权谋,但并没有阅读当时世界局势的大局观。

此外,还涉及到清朝末年“塞防”和“海防”之争,腐朽的大清朝在这个问题上可谓摇摆不定,争论双方的出发点也并不是从国防利益的角度考虑,更多的掺杂了派系斗争以及各种形式的贪腐,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国防观念。海权固然重要,但是塞防才是根本。

我们现在回顾历史,是开了上帝视角,在当年的清廷高层中,受传统、眼界、长期闭关锁国等等因素的影响,确实没人能够读得懂世界大局。

日本深知日本人要站起来,国力要发展,就必须往死里锤清朝,能锤多死锤多死。

甲午战争胜利后,清政府向日本支付白银2亿两,3000万两赎辽费用,日军占领威海卫由清政府每年支付50万两占领费,白银共计2.32亿两。

此外,掠夺煤炭12亿吨、铁矿约2亿吨、铜约200万吨、铝约20万吨,另有其他矿产。

从货币到物资,甲午一战日本获利5亿日元左右,成为亚洲最大的暴发户。

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他们扩大侵略领土的欲望。

当琅威理到北洋海军兼职时,英国还对满清抱有一丝幻想,扶持满清作为对抗俄国的棋子,但看到琅威理受到的屈辱,以及甲午海战中的惨败,腐朽不前的满清被英国丢进了垃圾桶,看着冉冉升起的日本,英国找到了对抗俄国的新棋子。

在英国爸爸的支持和照料下,日本在此后经过惨重代价战胜了俄国。

自此日本被欧美列强拉进群。

哪怕是当儿子,日本也终于站在了强国的行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