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百日谈》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徐子曰 2022-09-02 发布于上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公元754年,诗人岑参再次出塞,这一次,他是去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在唐朝,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以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这些人称为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等人的僚属。当时北庭节度使的驻地是在现在的新疆吉木萨尔县,这里地处天山以北,气候恶劣,但在充满豪情的诗人眼中,却并不是这样。来到这里的岑参,和自己的前任武判官交接了工作,在送他回京城的时候,提笔写下了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草是西域地区一种草的名字,它在秋天的时候会变成白色,所以叫白草。胡天指西域的天空。古人把北方的少数民族称为胡,胡人所在的天空自然就是胡天了。这句诗是说北风席卷着大地把白草都吹折了,胡地的天空八月份就飘起了漫天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好像一夜之间忽然有春风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绚丽地盛开。这句一定要注意,它是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大雪,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并非是描述春天的景色。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珠帘是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用来形容帘子的华美。罗幕是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狐裘是狐皮袍子。锦衾是锦缎做的被子。以后我们还会在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里见到“罗衾不耐五更寒”,罗衾和锦衾意思相近。这句诗是说雪花飘进珠帘打湿了罗幕,穿着裘皮大衣感觉不到温暖,盖着锦被也显得单薄。这是形容天气寒冷。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角弓是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控是拉开的意思。都护本是唐朝的官职名。当时曾在西北边疆地区设置了安西、北庭等六大都护府,每个府中都有大都护,负责管理各种事务。这里指镇守边镇的长官。铁衣是护身的铁甲。著,通“着”,穿。这句诗的意思是将军的手冻僵了角弓都不能拉开了,都护的铁甲也因为寒冷不能穿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里的瀚海一般都认为是指沙漠。可是沙漠中没有水,自然就不能形成百丈冰了。有说法为瀚海是维吾尔人习惯上把陡峭的山崖所形成的坡谷叫瀚海,这里指北庭都护府下的瀚海军,封常清曾经担任瀚海军使。阑干是纵横交错的样子。惨淡是阴暗、昏暗无光。这句诗的意思是陡峭的山谷到处都覆盖着百丈坚冰,惨淡的愁云凝聚在万里长空。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中军本来指主帅自己亲自率领的军队,这里指主帅的营帐。古代把军队分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归客指回去的人,就是题目中的武判官。胡琴、琵琶、羌笛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少数民族的乐器。羌笛是羌族的管乐器,在很多古诗中都会出现,比如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颀的“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这句诗是说中军大帐里设置酒宴为武判官饯行,席间弹奏着胡琴、琵琶和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古代军队安营扎寨的时候,用车环绕起来,出入的地方用两辆车的车辕相向竖立,形成半圆形的门,后来就把军营的大门称为辕门。《三国演义》中有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很多古代文章中也有推出辕门斩首的说法。掣是牵引、拉,扯的意思。这句诗是说傍晚时分辕门之外大雪纷飞,狂风劲吹,红旗被冻住了不能翻动。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轮台是地名,唐朝的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天山是位于新疆的重要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满,铺满,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的意思是山回路转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空留下马蹄经过的踪迹。这一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西北边疆奇寒而壮丽的雪天风光,充满着浓郁的边地军营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从军戍边的豪情和雪中送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是边塞诗中的杰作。

学习经典知识,成就大好人生!
二十年专注文言,读经典,学文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