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raves眼病的管理,内分泌科医生大有作为

 jabaowang 2022-09-02 发布于北京

单忠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内分泌研究所、国家卫生健康委甲状腺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共建),沈阳110001

前言


Graves眼病(Graves′ ophthalmopathy或Graves′ orbitopathy,GO)又称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是眼眶炎症和眶后组织增生,导致眼球突出和视觉异常,严重时可危及视力。GO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因为容颜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不能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工作。以往预防GO的手段非常有限,不能有效阻止GO的发生和发展;当出现威胁视力的严重突眼,在完成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GC)冲击治疗后,如果无效或存在GC治疗的禁忌证,眶减压术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手段。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十年,不仅寻找到影响GO发生、发展的新的危险因素,有了预防GO的对策;更重要的是随着对GO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研发了数种针对GO病理机制不同环节的单克隆抗体,而且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甚至看到了药物治愈GO的希望。由此可见,GO预防和治疗的广阔天地,内分泌科医生大有作为。

01 GO发现及规范诊疗之旅

图片

临床常用GO,这主要和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密切相关。1835年,爱尔兰医生Robert James Graves在他的演讲中报告了4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病例,均以弥漫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为主要特征,其中1例伴有突眼。借助Graves在医学界的名望,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将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患者称之为GD,GO因GD而得名。但是,在欧洲许多非英语国家,同一种疾病却使用Basedow病这一病名。1840年,C.von Basedow报告了4例患者,其中3例为女性,伴有眼球突出、心动过速和甲状腺肿,其中2例患者出现了胫前黏液性水肿,1例患者还伴有双手指端粗厚。他所报告的唯一1例男性患者,在患病一段时间后双目失明,首次提示了男性患者如果出现突眼可能预后更差[1]。如果再追溯历史的话,实际上首次描述GD和GO的医生是罗马San Spirito医院的解剖学家兼外科医生G.Flajani。1802年,他发表的病例报告中描述了2例患有心动过速和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其中1例伴有眼球突出。G.Flajani无疑是第一位描述GO的医生[2]

尽管距今220年前报告了首例GO,直到1995 年,Bartley GB和 Gorman CA[3]制订出GO的诊断标准,即Bartley标准,GO才有了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免疫学和临床循证医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GO的发病机制、自然病程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临床研究的证据为GO诊治指南的制定奠定了基础。1999 年,欧洲 GO协作组(European Group on Graves′ Orbitopathy,EUGOGO)成立,这是一个由来自9个欧洲国家的13个研究中心构成的跨国多学科的团队。2008年,EUGOGO发表了第一个GO管理专家共识[4]。2016 年,EUGOGO公布了首部GO诊治指南[5]。基于GO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和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的累积,2021年 EUGOGO更新了2016版指南[6]。新指南不仅关注如何应用现代的诊治手段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而且更注重患者的合理需求和疗效的体验,追求科学和人文的有机结合。我国学者最近10余年在GO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多学科合作诊治方面不断耕耘,硕果累累。2022年,由眼科、内分泌科、外科、放射治疗科等多学科合作,制定了我国首部《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治指南(2022)》(待发表),国内外指南对指导和规范GO的临床诊治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02 影响GO发生、发展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图片

就内分泌科而言,GO是GD最常见的甲状腺之外的表现;就眼科而言,GO是最常见的眼眶疾病,是成人单侧和双侧眼球突出最常见的原因。如果应用眼眶成像评估,几乎所有的GD患者都能显示GO特点;但是在临床上,只有约1/3的GD患者存在GO症状[7]。所以,GO的患病率与GD密切相关,也与GO的诊断方法有关。英国一家三级转诊中心分别于1960年和1990年对前100例连续就诊的GD患者的临床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GO的患病率从57.1%降低到35%,并且伴有复视和视神经压迫的严重GO的比例也出现了平行下降(从30.4%降低到20.7%)[8- 9]

GO发生、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危险因素是不可控制的内源性因素,例如性别、年龄、种族和基因易感性等。GO常见于30~50岁人群,年龄越大,病情越严重。GO偏爱女性,男女比例1 ∶(2~4),但是男性更重,男女比随着GO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GO与种族的相关性结果不一,有研究发现亚洲人GO患病率为17.3%~74.2%,与高加索人相似;但另外的研究却发现白种人GO患病率比亚洲人高5.4倍,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和GO 诊断标准、研究方法和样本量不同有关[10]。 

目前发现与GD相关的易感基因包括编码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复合体基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基因、蛋白酪氨酸磷酸激酶-22(PTPN22)基因、CD40基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等[11]。这些基因通过改变抗原递呈模式或改变T、B淋巴细胞活化等发挥致病作用。这些GD易感基因具有种族特异性,例如高加索人中GD最主要的易感性HLA等位基因DRB1*03:01在亚洲人中出现频率较低[12] ,亚洲人主要为HLA-B*46[13]。但是GD相关易感基因没有一个对GO至关重要,或明确为GO单独的易感基因。一项对CTLA-4基因荟萃分析显示,欧洲人CTLA-4基因A49G多态性与GO易感性相关联,亚洲人与其无关[14]

03 影响GO发生、发展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图片

内分泌科医生在管理影响GO发生、发展可控制的外源性因素中应该能够做得更好。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甲状腺功能状态不稳定、甲亢治疗方法选择不当、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高滴度(>4倍)、高胆固醇血症、微量元素缺乏、氧化应激等[5-6]

吸烟对GO的影响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吸烟影响GO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环节,促进GO的发生,恶化已有的GO,减弱GO的治疗效果,促进放射性碘(131I)治疗后GO进展。上述风险与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均有关,并与每天吸烟的数量成正比。所以,国内外指南均强调GD伴或不伴GO均应戒烟[5-6]

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和平稳是GO治疗的基础。甲亢本身会对GO 病程产生负面影响,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往往与GO的稳定和改善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也会对GO的发生和进展产生负面影响。需要我们思考的是甲状腺功能影响了GO还是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如果应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诊断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IT),AIT的患病率为14.19%,而表现为促甲状腺激素(TSH)升高的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病率高达13.95%[15],但是只有2%的AIT或少数甲减的患者发生GO[16]。GD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体内产生了针对TSHR的抗体[TRAb或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刺激性抗体(TSAb)],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合成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而TSH水平受到明显抑制,所以,相比评估甲状腺功能最敏感的指标TSH,TRAb/TSAb与GO的关系更为密切[17]。一项研究选择700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6%HT合并GO,将患者分为单纯HT组和HT+GO组,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没有差异,TSH均在正常范围,但是HT+GO组TSAb滴度明显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和年龄后,TSAb每升高10倍,GO发生风险升高55倍[OR: 55.9, 95% CI: 24.6~127][18]

当GO伴有甲亢时,除了治疗甲亢,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还应该考虑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否会影响GO的发生和发展,目前认为这与是否影响TRAb/TSAb水平密切相关。

血清刺激性TRAb/TSAb水平反映了GD的严重程度,是疾病持续活动的标志。TRAb/TSAb在GD或GD+GO患者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中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起关键作用。一项研究纳入100例GD患者,应用甲巯咪唑(MMI)治疗2年。治疗后有反应定义为第24周甲状腺功能正常;无反应为第24周持续性甲亢;复发为第36、48和96周仍为甲亢。结果显示治疗期间,有反应组血清TSAb水平显著下降,无反应组升高。72周随访期间所有无反应者和(或)复发者在第24周时TSAb均为阳性。GD+GO治疗反应差与TSAb和吸烟有关。血清中TRAb总体水平,尤其TSAb是严重GO可靠和高度敏感的生物标志物[19]

手术治疗甲亢对GO没有影响。一项荟萃分析在694篇文章中筛选出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886例参与者,其中17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692例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随访时间6个月到6年。结果提示预防甲亢复发方面甲状腺全切除术优于次全切除术;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发生上两组没有差异;两组均没有导致GO恶化。甲状腺全切除术后9个月,TSAb降低,3年阳性率降到18%[20]

131I治疗与GO恶化之间的相关性报道最早见于1967年,之后大量研究显示与ATD相比,131I增加发生和加重GO风险(RR 4.1, 95% CI: 1.7~8.2, P=0.002);131I治疗后6个月GO发生率最高[21-22]。一项研究纳入初诊GD患者179 例,分别选择ATD治疗、手术治疗和131I治疗,随访5年以上。131I治疗后的6个月内TRAb滴度升高,1年后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其后5年内TRAb维持在较高水平[23]。这是拟妊娠妇女不采取131I治疗的原因,也是GO患者慎重选择131I治疗的原因之一。

目前令人高兴的是,GC干预能有效预防131I导致的GO加重,131I治疗同时接受GC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GO病情恶化[22]。一项荟萃分析提示为了预防131I加重GO,GC口服优于静脉用药。伴GO的患者口服GC治疗有预防作用,不伴GO的患者口服GC无效[24]。GC的作用与降低TRAb有关,131I治疗后45 d接受口服或静脉GC干预的患者,TRAb水平明显低于未用药预防者。在131I治疗后90 d内,口服或静脉GC组TRAb水平没有差异,但是,治疗后180 d,TRAb水平口服组明显低于静脉组[25]。因此,目前指南推荐,预防131I治疗后GO的发生和发展,选择口服GC而不是静脉应用[6]

新近发现GO及其活动与胆固醇水平相关,165例甲亢病程在44个月内的GD患者,GO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TC和LDL-C升高组,GO患病率升高[26]。另一项研究发现用临床活动性评分(CAS)评估静脉GC治疗反应,GO患者基线LDL-C是对GC治疗反应的独立预测因素,如果LDL-C水平>190 mg/dL(4.93 mmol/L)会明显降低第12周临床治疗的反应性[27]。在新诊断的GD患者中,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防止GO的发展[28]。他汀类药物作为预防GO的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29]。也有研究提示维生素D3水平和血清硒与GO相关。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GO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GD患者[30]。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补硒治疗能够改善GO患者CAS评分和生活质量[31]

04 靶向治疗药物为治愈GO带来希望

图片

GO免疫学发病机制的进展令人瞩目。GO患者眼眶后有特异性的B细胞、T细胞和骨髓来源的CD34+纤维细胞浸润。一方面,眼眶后骨髓来源的纤维细胞能够分化成CD34+成纤维细胞,在局部免疫微环境的条件下,进一步分化成肌成纤维细胞或脂肪细胞;同时眶成纤维细胞合成透明质酸,共同导致眶后组织体积增加、眼球突出和视神经受压。另一方面眶后浸润的这些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2、IL-16和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RANTES、CD40配体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眼眶后炎性反应并放大炎症级联反应[32]。正因为如此,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的抗炎药物如GC和霉酚酸酯在治疗GO方面取得了成功,成为指南推荐的中、重度活动性GO一线治疗药物[6, 33]。遗憾的是,这些非特异性的抗炎药物能有效改善局部炎症,降低CAS评分,却在改善眼球突出和斜视方面疗效不佳。

托珠单抗(Tocilizumab,TCZ)是针对IL-6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炎性因子IL-6作用。目前的研究显示对GC不敏感的GO患者应用TCZ有明显的临床疗效,CAS显著减少,突眼回缩,视力改善。指南仅推荐TCZ作为GC无反应的中、重度伴活动性GO的二线治疗药物[6],需要在病程短初治的GO患者中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

GO时,眼眶后成纤维细胞过表达TS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1R)和其他蛋白如CD40,这些受体被抗体激活(如TSAb)或阻断(如IGF-1R阻断性抗体),会影响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和靶基因的表达。这可以解释TSAb在GO中的致病作用以及IGF-1R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对GO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应用针对IGF-1R的阻断性单克隆抗体(替妥木单抗,teprotumumab,IGF-1R-B-mAb)治疗GO,不仅降低了TRAb,减轻了GO活动性评分,而且减少了突眼度,纠正了斜视,通过内科药物干预达到了眼科手术的治疗效果[34-37]

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TSH和IGF-1对眼眶后成纤维细胞的作用是叠加的,这种协同作用是由于TSHR和IGF-1R之间直接的交互作用。TSAb不仅刺激TSHR,也能产生IGF-1R的信号传递,此外,还能刺激多种受体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子(SRC)受体。GO可能是由于TSHR/IGF-1R下游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增强了眶内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以及糖胺聚糖的产生,导致脂肪堆积和肌细胞功能障碍[38]。相反,人IGF-1受体阻断性单克隆抗体既能够抑制主要的IGF-1R信号级联,也降低了TSHR信号,抑制了抗体诱导的自噬,并通过凋亡途径导致眶后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死亡,这很可能是抑制IGF-1R治疗GO,能够明显减轻突眼的主要机制[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