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苯乙烯行业竞争力分析——基于波特五力模型

 Bond72 2022-09-02 发布于四川

波特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五种力量包括:1.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包括现有行业内部企业的数量多少,企业的实力情况,用户市场的细分程度等;2.潜在进入者的竞争。这主要取决于潜在进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想分享市场份额,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与现有企业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背后足够的资本作支撑等;3.替代品的竞争。替代品的价格,政府对它们的扶持力度,企业的研发投入等;4.购买者的谈判能力。购买的数量,产品是否作为购买者的主要生产资料来源等;5.供应者的谈判能力。购买产品的数量以及可供选择的供应商的数目多少等。这五个方面,分别代表着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市场情况。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打开新浪新闻

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截至2021年目前,中国苯乙烯企业有53家,总产能1449.5万吨,其中产能在100万吨及以上的企业仅有2家,占总产能的18%;中国苯乙烯行业的集中度不高,CR4占比28%,小于30%,也表明中国苯乙烯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不具备垄断特性,各企业对于价格没有绝对的控制权。从所有制形式来看,中国苯乙烯企业国有与民营比例基本持平,各具优势,但有些民营企业产能小,无成本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整体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从工艺上看,PO/SM工艺虽投资高,流程长,相对复杂,但装置效益好,且更加环保;而目前中国苯乙烯行业工艺以乙苯脱氢为主,仅17%的产能是PO/SM工艺。另外成本对比中,还要从一体化程度来看,向上完全配套原料的产能占比只有32%,其他产能需要部分外采或者全部外采原料,而对于原料纯苯来讲,尚处于供不应求的格局中,苯乙烯企业在把握成本控制中有一定难度。苯乙烯行业虽有不同的生产工艺,但对苯乙烯品质上差别不大,产品同质化明显。总的来看,苯乙烯现有企业之间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分析

苯乙烯行业投入中等、无强势的技术、政策壁垒、销售渠道易掌握,对于新进入者而言,相对容易进入,虽竞争激烈,但也能寻找到自身的生存之路。但对于现有的企业来讲,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压力不容小觑。从规模上讲,新进入的苯乙烯企业规模大,基本在50万吨以上;从一体化程度来看,新进入的苯乙烯不同程度的向上/向下配套;另外新进入者有一定地理位置优势。其实对现有企业及新进入企业来讲,资金、人才也是在竞争中较为重要的两点。一方面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资金优势能成为企业存活的重要条件,且在市场交易模式不断丰富、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专业的人才也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替代品竞争分析

替代品是指那些与客户产品具有相同功能的或类似功能的产品。目前市场不存在苯乙烯的替代品。

供应商议价能力

苯乙烯的原料有纯苯、乙烯、丙烯,其中纯苯是最主要的原料,乙烯多为自用,外采部分以长约为主,丙烯以PO/SM工艺的企业使用,全部自用。纯苯分为石油苯与加氢苯,目前来看,两种原料均可使用,且对苯乙烯的质量上无差别,但也会有苯乙烯企业不使用加氢苯生产,且加氢苯行业在售原料粗苯的限制下,新增产能有限。苯乙烯对纯苯的采购以长约和现货为主,且苯乙烯是纯苯最大的下游,占比45%。纯苯目前还处在供不应求的格局下,且未来两三年内,苯乙烯的投产能力仍大于纯苯,苯乙烯的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弱,但随着苯乙烯企业向上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供应商议价能力或有所改善。

客户的议价能力

2020年开始,苯乙烯正式步入高速扩能阶段,但2021年供需尚处在紧平衡阶段,且对于苯乙烯下游来讲,苯乙烯需求行业广泛,且不同行业占比分散,难形成规模性需求。苯乙烯企业面对客户签长约时也是基于多行业多客户的情况,一方面便于了解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规避一家独大的风险,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客户的议价能力。未来五年,苯乙烯的产能将翻倍,产能增速较快。对于下游来讲,PS、ABS行业2021年及未来两三年产能也进入扩张期,但对比苯乙烯还有一定距离,苯乙烯未来供应将逐步宽松,客户选择权增加,苯乙烯企业对客户的议价能力也会有所减弱,但苯乙烯企业也有开始向下延游伸,单企业外售量减少,苯乙烯下游多行业的消费占比仍处于分散,苯乙烯企业仍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总的来看,苯乙烯行业最大的竞争来自于新进入者带来的竞争,其次是由进入者带来的对上下游议价能力的变化。未来苯乙烯行业将进入寻求平衡的一个过程,过程中势必有优胜劣汰,激烈的竞争也将引发企业的深入思考,是顺流而下还是逆流而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