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难得“学术”与有价值的“学术”

 蓝鹰书院 2022-09-03 发布于北京
图文/卢士杰
我爱好书画,凭的是遗传和兴趣,多年来心里没有“学术”探讨的概念,对很多的“学术”研讨会视而不见。
第一次受到“撞击”是十年前的一次四人展,我准备的作品较多,但布展的时候大部分撤了下来,同伴说:学术的大家喜欢,像摆地摊一样的展览不好。同伴是省美协驻会秘书长,布展专家,我认为他是对的。这一次“学术”才第一次走进我的心里。

第二次“学术”概念是在一个拍卖平台,有一位中美协会员,画得确实有个性品味,但市场及藏家就是不认可。于是主播极力推介:这是“学术”的作品啊……
后来,听到“学术”次数越来越多,于是,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学术”?什么是真正的“学术”?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学术”“方向前沿的学术”?毕加索人物画五官错位变形,他成功了,是学术的;我们教材中的插图人物画也有变形,不按五官比例画,是出于什么心态去创作的,也是学术的吗?

追求文化个性的创作研究是学术,对事物现象内在规律的总结提炼概括是学术,脱离大众审美,一味的追求所谓个性品味,能美其言是“学术”?就像书法的“丑书现象”,看到线条功力,结体也很有趣,但造作之势,令人生厌。这样的学术也值得提倡吗?把书法引向何处?

何家英的人物画总是让人百看不厌,看他的画,总有一种超然物外的高洁和涉世未深的真纯。从人物形象中看出画家内心的审美追求和理想,这种风格的追求算不算学术?

齐白石作为人民艺术家,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的文人画风相融合。他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把花、鸟、虫、鱼的神韵写出来,达到了中国现代花鸟画最高峰。

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他晚年画风的最大特色就是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具生活气息,画风热烈,积极,向上,这也是时代的需求,让普通民众能看得懂,积极做人民的艺术家。这种探索,不奇,不怪,难道不算学术研究?

面对冷军的油画,就算你对油画一无所知,也能感觉到一种神魂震惊的力量。冷军借用手中的画笔,将油彩与思想完美结合,将画笔赋予灵魂,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有风骨的完美作品。
人们无不被画面那细而不腻、惟妙惟肖的形象与技巧所折服。油画画面给人以非常冷静、冷峻的感觉,他并没有哗众取宠,弄一些“非主流”吸引眼球。

他的油画作品以一种稳定的“静态”呈现出来,这是冷军的艺术倾向和内在修养,因而总能让人感受一种古典美。冷军作品的观念指向吻合社会文化现象深层结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冷军的写实主义人物肖像油画重新肯定了传统的写实艺术价值与西方绘画中的客观性精神。

他用来自西方的绘画技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出来自东方古国的审美趣味与精神,是当代艺术家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上班近四十年来,研究了二十多年书法,又十几年花鸟画,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路子怎么走?不敢妄谈“风格”,但长时间呈现给大家的画面感,让人一看便知“这是某某某的作品”,画面感怎样才能让藏家喜欢,大众也喜欢?

我十年如一日,画到深夜十二点,思考创作思考,偶尔写生。写生是到大自然找灵感,让画面层次丰富。老师教我的是满构图,把书法的线条功力画进去,每一种物象的神韵都写出来,表达人们喜欢的题材,暗合大众审美取向,我就是想从“最俗”的题材中寻找“大雅”。
但这种研究探索,好像不被认为是“学术”,也可能是最难的“学术”。
画家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