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们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江南木客fh3om0 2022-09-03 发布于浙江

常听到有人说:

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女人都爱慕虚荣。

老师都偏心眼。

父母总是对小的好一些。

……

逻辑上讲,这些都是全称判断。
全称判断,断定一类事物全部都具有或都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断。其形式是:“所有S是(不是)P”。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一切客观规律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这是把握事物规律特征的一种判断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认知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节省判断时间和成本。
使用全称判断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和“所有女人都爱慕虚荣”这是两个不同的判断,前者是可以验证的科学判断,而后者是主观臆断,以偏概全:1、只要在女人中找出一个不爱慕虚荣的例子,这个判断就推翻了。2、爱慕虚荣标准含糊,难以鉴别和裁定。
那么,当我们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的时候”,意味着什么?
1、意味着这个人不太讲逻辑和事理。这是思维和认知的双重缺陷。学业的失败大部分和思维缺陷有关,生活的不幸大部分和认知缺陷有关。

类似的刻板认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父母都是偏心的。

后妈不可能对你好,她肯定会对自己亲生的更好。

孩子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就是多。

男老师对女生就是特别好。

更年期的妇女都喜怒无常。

哪个中年男人不油腻。

当G的个个贪。

老板只知道压榨员工。

培训班只知道捞钱。

有钱人家的孩子都爱炫富。

读书好有什么用,不是照样给人家打工吗?

……

生活的不幸遭遇往往加深我们的刻板认知,而刻板认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不如意。固守这一类刻板认知的人,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问题充满鄙视、敌意和对抗,傲慢的偏见和“拒绝被说服”的固执,束缚一生。

2、意味着这个人思维上有很强的惰性,常常依照一种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只注意到某类事物的“普遍特征”,而不去关注事物的个体差异,无视甚至否定事物的个体差异。

学生们在答题上的很多所谓的粗心,其根源也在此。他们没有注意到问题之间的个体的细微差异,以为此类问题都是如此,按“普遍特征”去答题,结果错了。以下淡体字为举例说明,可以掠过。
所以平时的训练中这种个体差异的精微敏锐的辨别就是重点。比如: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同写客愁,哪一首更为高妙?张继的诗作流传度远高于张祜。不过,就算我们知道《枫桥夜泊》更好,也没有解答问题的关键——你真的能读出为什么后者比前者高妙吗?

两首诗的主题相近,写法也相近。为方便对照,可以把张继的名作按照张祜诗的内在逻辑顺序作个调整,变成这样:

姑苏城外寒山寺,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满天,

夜半钟声到客船。

改换的理由是,这样两首诗在结构上就完全一一对应了:首句点明地点;第二句点明事件,两个诗人经历的事件很相似,说穿了就是失眠,第三句写景;末句是事件的延伸,什么延伸呢?就是诗人思前想后,更加睡不着了。
我们姑且先把调整过顺序的《枫桥夜泊》拿来和《题金陵渡》作个比较,假想这是一场作诗大赛,每一句就是一个回合,我们就是评审,看看这两位诗人各赢几个回合。
首句似乎差异最小,都是点明地点,只是“寒山寺”这个地名显然有点讨巧,因为有“寒”字在,似乎暗示夜里失眠后寒意袭人,对不对?“小山楼”就没有这层感官的体验了。不过考虑到这个地名多少有点赖皮的意思,暂且不算。这一句,两位诗人打平。
第二句的意思都是夜不成寐,我们看看谁的表达更好。张祜的“一宿行人自可愁”翻译成大白话,大概就是:一晚上,这个旅客呀,自己因为哀愁,睡不着觉。这并没有落入俗套,因为至少给读者留了个悬念,我们不知道诗人为何愁,只知道他因为愁而睡不着,想来这愁思必是深重的。再来看同样表达辗转反侧意味的张继的诗句——“江枫渔火对愁眠”。
不用我说,大家都能感觉到高下立判。因为张继不仅表达了“我是因为绵延的愁思而睡不着”,而且还把这个诗人“我”暗藏起来。藏在哪里?藏在“我”晚上睡不着,眼睁睁看到的江枫渔火之中。文学的发生往往在于委婉、含蓄,用文学的术语说,是对直接经验的“陌生化”处理。
实际上,这里的“江枫渔火”就是唐诗中非常重视的“象外之意”。比如在这里,有限的形象是江枫、是渔火,拓展的诗人姿态是,这个人夜不能寐,正在百无聊赖地看着那江枫、那渔火。所谓“象外之意”,指的是在诗歌有限的形象外通过联想得到拓展的诗人的姿态和情感。
第三句,第四句,我们都可以这样一一分析下去。但我们平时会做这样的细致分析吗?我们看到很多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诗、怀古诗、送别诗……一看,题材、主题、写法不都差不多吗?我们很容易就非常主观地下一个结论:边塞诗都是豪迈苍凉的,送别诗都是痛苦哀伤的……
以偏概全了吧?没有注意到个体差异了吧?

3、意味着这个人大概率遭遇人生的不幸,她没有遇到一个“好东西”的男人,她的生活曾经或者正在被坏男人伤害。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是个体现象,像许多文艺作品所呈现的这样。更大可能是她在某种情况下形成了“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的固化认知之后,对男人充满了敌意、戒备和对抗,而她的这种行为往往会伤害、疏远男人,影响男人对她的好,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意味着这个人在开玩笑或者打趣男人,但玩笑背后往往是真实认知,是更真实的真实。

当我们说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的时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思维和认知的双重缺陷,意味着某种思维惰性,对个体差异的忽视和漠视,意味着她的人生大概率遭遇不幸。

因此,如果我们孩子的日常表达中常常流露出上述那些充满着偏见和固化认知的语言,我们很有必要引导他们。语言的背后是思维,语言表达的是认知、思考和三观。

分析日常话语中的思维缺陷,认知改变生活。

学习,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