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训宝典之一百九十:张履祥家训《训子语》之四

 ptzhangyh 2022-09-03 发布于福建
文章图片1

张履祥家训《训子语》之四:

古者父母在,不有私财。盖私财有无,所系孝弟之道不小。无则不欺于亲,不欺于兄弟,大段已是和顺。若是好货财,私妻子,便将不顾父母,而况兄弟。不孝不弟每从此始。近世人子,多有父母在而蓄私财,及父母在而结私债,均是不肖所为,甚或父母以偏私之心,阴厚以财与不恤其苦,启其手足之衅,为害尤大。

骨肉构难,同室操戈,天必两弃,从无独全之理。盖天之生物,使之一本,本立则道生,根伤则枝槁。未有根本既伤,而枝叶如故者。其有或全,必其弱弗克竞,而深受侮虐者也。

女子既嫁,若是夫家贫乏,父母兄弟,当量力周恤,不可坐视。其有贤行,当令子女媳妇敬事之。其或不幸夫死无依,归养于家可也。俗于亲戚富盛则加亲,衰落遂疏远,斯风最薄,所宜切戒。

古者男子三十而娶,而女子二十而嫁。其婚姻之订,多在临时。近世嫁娶已早,不能不通变从时。男女订婚,大约十岁上下,便须留意,不得过迟,过迟,则难选择。选择当始自旧亲,以及通家故旧,与里中名德古旧之门,切不可有所贪慕,攀附非偶。

古人有言,妇者,家之所由废兴也。今人订婚既早,妇之性行未可预知,世教久衰,闺门气习复杂,深查娶妇贤孝,固为幸事,若其失教,在为夫者諨教导之,舅姑者详言正色以训诫之,妯娌先至者亦款曲开谕,使其知所趋向,久而服习,与之俱化矣。不可遽尔弃疾,坐成其失也。教妇初来,今日新妇,他日母姑,如何忽诸。

妇之于夫,终身攸讬,甘苦同之,安危与共,故曰“得意一人失意一人”。舍父母兄弟而讬终身于我,斯情亦可念也。事父母,奉祭祀,继后世,更其大者矣。有过失,宜含容,不宜辄怒,又不知,宜教导,不宜薄待。《诗》曰:“如宾如友”,宾则有相敬之道,友则有滋益之义,狎侮可乎?惟夫骄恣妒悍,不顺义理,欲专家政,祸败门风者,为不可容恕尔。

贞良之妇固是不易,其为顽钝无耻,必不可化诲者,要亦无几。乃至专肆不肯顺承,多因丈夫先有失德,为其所轻,甚或短长反为所持,故敢放恣耳。所以古人于家室之际,致美肃雝,盖肃敬则无媟慢之端,雝和又无寡恩之节,家室宁有不宜乎?然则修身何可不急?

古人有言“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妇人专家政,鲜不骨肉乖离,六亲疏弃。是以主权不可旁挠,内命不得擅出。木有蠹则枝瘁,心失职则体乱,始于微成于著,往昔覆辙足为鉴戒也。

女子小人之言不可听,非必其人处心积虑欲为人患也,由其所见浅小,或其性习偏乖,虽欲效忠,适足偾事。若更主人偏听,不免曲意逢迎,为害遂大。所以家庭造次之言,最当慎听。

家之兴替,只宗族缉睦,尊长成其尊长,能教率卑幼;卑幼安其卑幼,能听顺尊长。虽目前衰落,已有勃兴之势,若其反此,目前虽隆,替可待也。然欲使卑幼听从,先须尊长正身以率其下,宽以教之,严以督之,一以祖宗爱子孙之心为心,而毫无偏私。虽幼辈无知,鲜有顽不率从者矣。

人情乖异不在乎大,多因积小而成。如乾餱之愆,言语之伤,最足酿隙。若更以小人间之彼此谗构,遂至不解。故谨言语,接燕好,古人于此盖有深意也。

朋友之交,皆以义合,故曰友也者,其德也。有远者,百里一士,千里一贤是也;有近者,塾舍同学及师之子父执之子是也。至如《小雅伐木》之篇,燕朋友也而云,一速诸父速诸舅,可知宗族亲戚之中,志同道合则亦相与为友,总以道义为取舍,以久要为指归。然究竟远不如近,新不如故。语曰“朋友以世亲”,不易之论也。若夫酒食征逐,燕僻狎邪,为害匪细,则远之犹恐不及矣。

家之有故旧世好,犹国之有勋旧巨室也。典型于是乎示,休戚于是乎关,缓急于是乎赖藉,善败于是乎劝救,不可不笃。虽然言其常理则有之,若乃时移世异,己或富贵故人贫贱,遗忘薄也;己则贫贱故人富贵,趋附谄也。行己有耻者,能不守其介介乎?

宗族乡邻不和,不一必是在我处之不尽其道,但可责己,不可尤人。

鳏寡孤独废疾之人,穷而无告,他人遇此,犹将恻然矜恤,况在族人,而可漠不相关?若不幸有之,自应加意,捐衣衣之,捐食食之,衣食不足,曲为之所。凡有可为,勿惜余力,均为祖宗遗体,苦乐何忍绝异,养其肩背,而断其一指,能无痛乎?

御仆人之道,严其名分,而宽其衣食,警其惰游,而恤其劳苦,要以孝弟忠信为先。

贫家役使之人,第一是勤;贵家役使之人,第一是谨,要之不欺为本。有才智者,害多利少,且于义未当也,总不宜多畜,及轻于进退。

读圣贤之书,亲仁义之士,则德可以进,业可以修,其益无穷。若读非圣之书,最易坏心术,亲无良之人,必丧及身家,其害无穷。非圣之书非特不可读,亦当投之水火,不可使存于家,亦不可以授于人。无良之人非特不可以为师友,虽在亲旧,自当畏而防之若盗贼蛇蝎,切不可与之作缘。

立祠堂以合族属,置公田以赡同宗,敦本厚俗,必以是为先。心存孝悌者,力之所及,自当勉焉。吾贫且贱,空言似为可耻,但事无大小,成不成俱非人之所能,此心则何日可忘乎。

坟墓不宜侈大,侈大则害生谷之地,非可通行,宜仿族葬法。父子祖孙,生同居,死同域。子孙祭扫,毕萃于斯,仁义之道也。深埋实筑,不易之义也。惟夫地狭不足容棺,则更辟他所,然不可惑葬师邪说,以违前训,自蹈不孝。

书籍惟六经诸史、先儒理学,以及历代奏议、有关修己治人之书,不可不珍重护惜。下此,则医药卜筮种植之书,皆为有用。其诸子百家,近代文集,虽无可也。至于异端邪说、淫辞歌曲之类,害人心术,伤败风俗,严距痛绝,犹恐不及,而况可贮之门内乎?凡书籍,自己所有,不可散失。若他人简册,掩为己有,与穿窬何异?戒之戒之。若系先代所遗,及祖宗手泽,片楮只字皆当敬守,不可轻出,以致脱失。

译文:

古代时父母健在,自己不能有私财。有没有私财,和孝悌之道的关系很重要。没有私财就不会欺瞒双亲,不会欺瞒兄弟,大部分家庭都很和顺。如果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子女,就会不顾父母,何况是兄弟。不孝不悌就从这开始。现在人家的儿子,很多父母在却蓄积私财,以及父母在却私借外债,都是不肖之子的行为,甚至有些父母存有私心,暗地里给一个儿子钱财不顾另一个儿子受苦,引起兄弟之间的争斗,危害更大。

兄弟结怨,同室操戈,上天一定两边都抛弃不顾,从没有保全一个的道理。上天生出万物,都出于一个本源,本源树立才能创生大道,根须受伤枝叶会枯槁。没有根须受伤,枝叶没有变化的。也许有保全的,但一定会有弱小竞争不过,深深受到伤害的。

女子出嫁后,如果丈夫家贫困,父母兄弟应该量力周济,不能坐视不管。有了贤德的行为,要让子女媳妇尊敬对待。平常的风俗是亲戚富贵就更加亲热,衰落了于是就疏远,这个风气很薄情,千万不能这样。

古代男子三十岁娶妻,女子二十岁嫁人。订立婚姻,大多都是临时决定。现在嫁娶已经很早,不能不变通跟上时代。男女订婚,大约十岁上下,就要留意,不能太晚,太晚,就难以选择。选择要从旧亲戚家开始,包括老朋友旧交情,和乡里有德行的家庭,千万不能有所贪图,攀附上不合适的人家。

古人说,主妇,是家庭兴旺失败的缘由。现在订婚很早,女子的个性品行都不能预知,传统礼教衰落很久,有些家庭的习气很复杂,能了解到媳妇贤德孝顺,固然很好,如果她没有教养,就要靠丈夫全面教导,公婆仔细严肃的训诲她,妯娌这些先来的也要委婉的告诉她,让她知道怎么做,时间长了能够熟练习惯了,就能改变过来。不能突然让她改变,导致犯错。新媳妇刚来,今天是新媳妇,以后就是母亲婆婆,不能忽视这方面。

主妇对于丈夫,托付了终身,甘苦与共,安危与共,所以说“得意因为一个人,失意也是因为一个人”。舍弃父母兄弟把终身托付给自己,这种感情要记住。事奉父母,奉行祭祀,延续后代,还有更重要的。有过失,要温和对待,不宜马上动怒,不懂的地方,要教导会,不宜冷淡对待。有一句诗说“好像客人好像朋友”,客人就应该相互尊敬,朋友就有帮助进步的义务,欺负慢待怎么可以呢?只有那些骄横妒悍,不顺应道义伦理,想要专擅家事,败坏门风的,才不能容纳宽恕。

贞洁善良的女子固然不容易找到,但顽劣愚钝无耻,不能教化训诲好的,也没有多少。那些专权任性不肯顺从的,大多因为丈夫先有了失德之处,被她们看轻,或者有短处被抓住,所以干放肆无忌。所以古人对于家庭关系,最好能达到庄严整齐,庄严恭敬就没有轻慢无礼,整齐和谐又不会刻薄没有恩情,这样的家庭能不好吗?那修身怎么能不着急呢?

古人说“母鸡打鸣,家庭就要衰败。”女人专权于家事,很少有不导致骨肉离别,亲人疏远背弃的。所以家长的权力不能交给旁人,家里的命令不能擅自发布。树木有蠹虫枝叶就憔悴,心里失职身体就紊乱,开始很微小发展成很明显,过去的覆辙足以为戒。

女人和小人的话不能听,并不是他们处心积虑要害人,是因为他们见识短浅,或者性格偏颇,虽然想要办好事,却总是坏事。再加上家长偏听,他们就不免曲意逢迎,危害就更大。所以家庭里粗率的话,最应该注意。

家庭兴旺代代交替,只要做到宗族和睦,尊长当好尊长,能够教导表率晚辈孩子;晚辈孩子能安于其身份,顺从尊长的话。虽然目前家道衰落,但已经有了勃勃兴起的势头,如果反着去做,现在虽然很兴旺,但马上就会衰亡。想要让晚辈听从,首先尊长自己要行为端正给大家做好表率,宽仁教导,严格监督,以祖宗爱子孙的心意,没有偏私。虽然孩子晚辈无知,但很少会有顽劣到不跟随的。

不近人情的事不在大小,大多因为小事积累多了导致。比如对朋友招待不周,言语的伤害,最能酿成嫌隙。如果加上小人在彼此之间挑拨陷害,就导致没办法化解。所以谨慎说话,交往亲密,古人对这方面都有很深的意味。

朋友交往,都要义气相投,所以友的意思,就是和德行交朋友。远处的,百里能有一位士子,千里能有一位贤人可以来往;近处的,学塾的同学和老师、父亲朋友的儿子都是交往的对象。就像《诗经·小雅·伐木》篇,宴饮朋友,就邀请伯父舅父,所以宗族亲戚之中,志同道合也能交往成为朋友,都要以道义为标准来选择,以成为老朋友为目标。但终究还是远处的朋友不如近处的,新朋友不如老朋友。有人说:朋友中世代交往的最亲密,这个说法很正确。如果天天沉湎酒场,和邪僻人交往行为放荡,为害不小,远远离开都还来不及。

家里有老友世交,犹如国家有功勋大族。昭示了典型,关系到安危,紧急情况依赖于他们,好坏事情要他们劝导救济,不能不重视。虽然按正常道理是这样,但时间推移世道变化,自己富贵了故交贫贱了,就会淡忘对方;自己贫贱了故友富贵了,就会凑到他跟前献媚。做事懂得羞耻的人,能不坚守自己的节操吗?

和宗族乡邻关系不好,不一定都是自己做的不好,但也要找自己的问题,不能都怪怨别人。

鳏夫寡妇孤儿残疾这些人,穷苦没地方说,旁人遇到了,尚且能怜悯帮助,何况是族人,怎么能漠不关心。如果有这样不幸的人,就要关心,捐衣服给他穿,捐吃的给他吃,衣食不够,凡能做到的,要尽力想办法,不惜余力,都是祖宗的后代,苦乐怎么忍心差别这么大,养好了躯体,却斩断一指,能不疼吗?

管理仆人的办法,要严格规定名分,对衣食要宽待,警戒不让他们懒惰闲游,抚恤他们的辛劳,关键要以孝悌忠信为重。

穷人家使用的佣人,首先要勤快;富人家使用的佣人,首先要谨慎,能不欺瞒最关键。有才智的佣人,坏处多好处少,并且不合道义,总之佣人不能多使用,无论进退都很轻松。

读圣贤书,亲近仁人义士,品德可以增长,职业可以进步,好处很多。如果读不是圣贤的书,最容易败坏心思,亲近坏人,祸患波及到家庭,危害无穷。不但非圣贤的书不能读,更要销毁,不能放在家里,也不能送人。坏人不但不能成为老师朋友,哪怕是亲戚故交,也要像害怕盗贼蛇蝎那样去防范,千万不能和他们有缘分。

建立祠堂凝聚族人,设立公田赡养宗族,想要牢固根基淳厚风俗,一定先做这些事。心里有孝悌之道的,力所能及一定会努力。自己身处贫贱,空口说似乎很可耻,但事情无论大小,能不能成功并不全都是人力能做到的,心里的愿望要牢牢记住。

坟墓不能奢侈贪大,奢侈贪大就占用了种粮食的土地,不能成为通行的办法,应该仿照宗族的葬法。父子祖孙,活着一起生活,去世了埋葬一处。子孙祭扫,全家聚集一处,符合仁义之道。埋葬深修筑好,是不再更换地方的意思。如果地方狭窄不能容纳棺木,就另外选择地方,但不能被风水师的邪说迷惑,违背前人训诲,导致自己不孝。

书籍里那些六经、历史、儒家理学,以及历代奏议、关于自我修养管理人的书,不能不珍惜爱护。除此以外,医药卜筮种植的书,也都有用。那些诸子百家,近代的文集,没有也可以。至于异端邪说、色情词曲之类,损害人心,伤风败俗,严格断绝还害怕来不及,怎么可以保存在家里?凡是书籍,自己所有的,不能流失。别人的书籍,偷着据为己有,和偷窃有什么区别?不能这样做。如果是前辈人遗留,以及祖宗的手迹,哪怕是片言只字都要恭敬的保存,不能轻易的流出,导致丢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