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危害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10至14岁为发病高峰期,各位家长请务必重视↓↓↓

 今夜星光灿烂 2022-09-03 发布于河南
河北衡水一名13岁女孩
严重脊柱侧弯被送医就诊。
医生诊断后表示,
这是长期不良坐姿导致的
如不及时干预将会造成
高低肩、长短腿、身体畸形等严重后果。

每年6月是

国际脊柱侧弯学会设立的

“脊柱侧弯唤醒月”,

倡议人们关注脊柱侧弯,

更好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

预计超过500万,

并且还在以每年3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

脊柱侧弯已经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

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如何及时发现孩子是否脊柱侧弯?

如何避免孩子脊柱侧弯?

@家长

这几点请务必重视起来↓↓↓



什么是脊柱侧弯?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偏离正中位置,身体向一侧弯曲的骨骼畸形,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型脊柱侧弯等。

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总数的75%-80%,指原因不明的脊柱侧弯。根据其发病年龄又分为婴儿型(0-3岁)、幼儿型(3-10岁)及青少年型(10岁后)。

如果把人比作一个大房子的话,脊柱就相当于是房子的大梁!一旦“大梁”发生弯曲变形,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附着的肌肉和韧带,会形成肌肉及韧带的慢性损伤,接着可能会影响胸廓、腹腔等这样的“小房间”。


随着病情的加重,脊柱变得越来越弯曲,肌肉和损伤被越拉越长,变得松弛,“小房间”也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10-14岁是发病高峰期



脊柱侧弯是一类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称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是严重危及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起病隐匿等特点,发病高峰集中在10-14岁。但患者在10岁之前是完全正常的,而一旦进入青少年期,就会发病并且迅速进展,待到症状明显时已经是严重阶段。

去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骨伤医院对全区五年级学生和八年级学生进行筛查。筛查结果显示,可疑阳性和确诊脊柱侧弯比例达9.2%,女生跟男生的比例约为4∶1。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骨伤医院医生何晓丹指出,一般的话考虑是姿势性原因。就是说现在的小朋友课业的压力或者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姿势又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会造成局部的一些肌肉的不平衡,然后会造成脊柱的侧弯。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筛查数据显示,初中女生脊柱侧弯比例相对较高,除了坐姿、睡姿不正确外,80%以上学过舞蹈。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何晓丹指出,从专业角度讲,我们着重考虑的是一个肌肉源性的。可能是用力不平衡,或者是说老师在教小朋友动作的时候,可能发力的问题。有些肌肉发力不是很标准,可能会慢慢造成渐行性的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有什么危害



脊柱侧弯是典型的无声病魔,初期无疼痛感、脊柱变形不严重,但由于很多人对脊柱侧弯缺乏基本的认知,缺乏防治措施,进而容易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期。随着脊柱侧弯的不断加重,会引起较大危害。

1、影响体形外貌:脊柱侧弯多发生在青春发育期生长的高峰期,在早期很难发现,很多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双肩不等高等情况,但家属可能误以为是因为坐姿不当引起, 直到病情继续发展,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脊柱弯曲、背部不对称等情况才被发现,这时青少年的体形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2、影响心肺发育:脊柱侧弯发生在胸段的时候,会影响胸廓这个“小房子”的发育,造成胸廓畸形、体积缩小,进而会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3、 影响生活质量:脊柱侧弯发生以后,脊柱附着的肌肉和韧带会出现慢性反复的劳损,容易引起腰背部酸痛,到了成年以后,容易出现神经受压、椎管狭窄等情况,引起腰腿疼痛,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脊柱侧弯具有很多特征性的改变,如双肩不等高;上肢不等长;两侧肩胛骨一高一低,脊柱偏离正中位置,一侧腰部皱褶皮纹;前弯时两侧背部不对称。只要出现上述典型的表现,就要高度怀疑脊柱侧弯发生的可能。



如何发现孩子脊柱有没有侧弯?



针对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问题,国家卫健委去年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防控技术指南》,要求将筛查项目纳入学生体检内容、筛查结果记入健康档案。脊柱侧弯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痛不痒,也看不出明显的躯体畸形,因此常常被忽略。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孩子脊柱有没有侧弯呢?

简单方法,快来自测↓↓↓




非结构性脊柱侧弯可通过调整体态矫正




脊柱侧弯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进而影响身体平衡,严重者影响呼吸、心脏功能,甚至瘫痪。
那发现青少年脊柱侧弯后该怎么办?再来听听医生怎么说。
脊柱侧弯分非结构性脊柱侧弯结构性脊柱侧弯两大类。结构性侧弯是因为脊柱本身出了问题,不能通过调整体态达到矫正的目的;非结构性脊柱侧弯可以简单理解为“假侧弯”,是行为习惯导致的体态问题。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斌指出,不正确的坐姿,跷二郎腿,然后写作业的时候这样左右趴着写,都有可能会造成脊柱弯曲的异常。但是这些姿势往往通过我们主动或者被动的调整,脊柱是能回到中线的。

结构性脊柱侧弯包括先天性脊柱侧弯、后天性脊柱侧弯以及不明原因的特发性脊柱侧弯。青少年易患的往往是不明原因的结构性脊柱侧弯,需要及时治疗因为青春期病情会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体型,还可能导致心肺功能异常。
图片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肖斌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我们考虑侧弯的度数,在25度以上45度以下这个区间,并且是处于生长期的,是有生长潜力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建议做侧弯矫正支具的治疗。如果度数相对来说比较小,在20度以下,这些孩子我们建议定期观察,可以做一些康复性的训练。如果侧弯的度数大于45度了,我们看外观畸形明显,并且身体可能会有不平衡的表现,并且有的孩子还会有加重的趋势,这种情况我们就建议手术治疗。

脊柱侧弯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运动疗法缓解:

适当增加护脊运动


建议每天中高强度身体运动累计不少于60分钟,每周高强度身体活动或增强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运动不少于3天。

在日常锻炼中针对性增加一些对称性的背伸肌群的锻炼或牵拉,以及脊柱核心肌群的锻炼,如背肌练习、单杠、平板支撑等。

纠正不良坐姿


正确坐姿为:大小腿尽量成直角,大腿与躯干尽量成直角,肩膀自然下垂,肘部放松,上臂与前臂尽量成直角,眼睛与电脑屏幕保持平行。避免跷二郎腿、长时间盘腿坐等姿势。

此外,沙发和床垫都比较柔软,半躺半坐的姿势会让身体重量完全压在骨盆和臀肌上,加重脊椎关节间的压力。这种放松方式对脊椎的伤害很大。

调整睡姿和睡眠环境


建议入睡时应尽量遵循“仰睡为主,侧睡为辅”的原则,最好准备两个枕头,一个枕脖子,一个夹在膝盖处。

  • 中间薄、上下两边高(约10厘米高)的枕头,既能让头颈得到足够的支撑,又不会太高。
  • 仰卧时,腿伸直,在腿弯处垫个枕头,保持一定的曲度。
  • 侧卧时,最好使腿部略微弯曲,并在两腿间夹个小枕头,让脊柱和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无论用什么睡姿,都要记住经常切换一下姿势,尤其是习惯侧睡的人,可以试试左右轮流侧睡,维持双侧的“平衡”。

营养均衡


过胖或过瘦都不利于脊柱健康。过胖身体皮下脂肪多,睡眠时颈部、腰部增加了几个曲度,导致睡姿不良;过瘦则骨骼发育不良。

选对背包


建议使用双肩式背包,调整肩带至背包紧贴背部、扣上胸带和腰带,这样背双肩包时压力通过两条肩带平均传递至脊骨及背部肌肉,是对脊柱最友好的姿势。


我国已将脊柱侧弯筛查

纳入学生常规体检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将脊柱侧弯筛查项目纳入了每学年或新生入学的常规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是应对脊柱侧弯的最佳防治策略。专家同时提醒,预防脊柱侧弯,体育锻炼也很重要,特别是腰背部肌肉的锻炼,像吊单杠、打篮球、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认识,

您是否存在这些误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刘海鹰表示,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可以总结为9个方面:


图片
图片

第一,生活中有好多姿势站立不对、两侧椎旁肌发育不对称者,不能一看肌肉不对称就说是侧弯。

第二,弯曲程度和肌肉紧张度、姿势、习惯等都有关系,当Cobb角(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超过10°才定义为脊柱侧弯。不能一看X线弯了就说是脊柱侧弯,要进行综合判断。

第三,家长都认为脊柱侧弯患病率比较低,其实患病率整体来说远高于大家的认知。

第四,脊柱侧弯不是单纯往一边侧弯,实际上它是一种三维畸形,从矢状位也就是侧面看也有畸形,或者是椎体旋转。现在通过3D打印、CT三维重建模型可以更直观,严重的就跟拧麻花似的。

第五,脊柱侧弯不是单纯骨科病,有些情况下还合并脊髓空洞、神经纤维瘤病、马凡综合征以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第六,发生了脊柱侧弯不等于不要锻炼。实际上相对轻一点的侧弯,尤其是青少年,还是鼓励进行锻炼,特别是游泳这种整体肌肉平衡的锻炼非常有益。

第七,还有家长认为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实际上0-10岁之间和青春期是发育最快的时候,也是侧弯度数增长最快的时候,尤其是对女孩子,如果这个阶段不进行有效的干预、预防,就会错失良机,到最后如果出现重度畸形,做手术也会有更大风险,对孩子的影响也特别大。

第八,追求矫正得越直越好也不对,在安全的前提下,矫正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就可以了,矫正得直了反而可能刺激神经,孩子最后瘫了。

第九,还有的认为手术一次一劳永逸,实际上对一些重病人还要做术前牵引。关键是青少年还在发育,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发育和矫正的关系。

图片
图片
本文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央广网、科普中国、
图片来源|出标注外均来自pixabay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