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孔子和荀子“礼”的思想

 新用户4129qco2 2022-09-03 发布于四川

摘要:在儒家的思想中,“禮”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孔子和荀子都是“礼”治的推崇者,孔子的“礼”与“仁”紧密联系,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荀子的“隆礼”是建立于“人性恶”的假设上,是对孔子“礼”的继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二者的“礼”治的思想比较,探析其所可能赋予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仁;礼;孔子;荀子

一、孔子的“礼”与“仁”

孔子生于春秋,正逢天子衰微、诸侯争霸的时代。他渴望一个安稳的政治秩序,向往周朝,因此他所推崇的“礼”制大部分都是沿袭周代的礼制,即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他在《论语·八佾》篇中说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论语·为政》篇中指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因此,孔子的“礼”首先是在沿袭周朝“礼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认同“礼”在维护统治方面的作用。其次,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为了让人们更加理解“仁”的内涵,孔子通常借助“礼”的形式来表达,在他的思想中“仁”与“礼”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正所谓“克己复礼为仁”,合乎“礼”的规范就是“仁”。又比如《论语·八佾》篇中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因此没有“仁”就不会形成“礼”,“仁”是“礼”的核心,而“礼”和“乐”则是“仁”的两个方面的表现。因此,要让人们理解孔子的“仁”,便要和“礼”结合起来一起阐述,反之亦然。正如钱穆先生所指出的,“仁是内边的,礼是外边的;仁属于'心,礼属于'行。”因此,“仁”即是人心的本体,“礼”即是“仁”的践行。

故,何者谓“仁”?孔子的弟子曾不止一次向他请教与“仁”有关的问题。在《论语·颜渊》篇中颜渊问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而在孔子与其他弟子的问答中,他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他的口中,“仁”既能表示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审己度人,又能表达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乐观豁达,更是“爱人”的崇高境界。在他口中“仁”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它是抽象的,复杂的,代表着一种美好的道德追求,是做人最高的道德境界。

因此,在他的笔下的“礼”始终贯彻着对“仁”的践行。首先“礼”是立人之本,要成为一个“仁者”,运用和学习“礼”都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一个人除了需要广博的知识外,行为举止也需要受到“礼”的约束,“礼”是行为的根本,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更高层次“仁”的境界。其次,“礼”还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准则。比如,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孔子看来,“仁”的崇高理想有助于人们实现内在的精神稳定,而外在的“礼”的践行能够调整和规范人们在各种秩序中所产生的矛盾与分歧,最终达到整个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的理想。因此在政治上,孔子强调“礼治”的重要性。在一方面,他的礼治思想在西周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演化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等级秩序。在他看来,按照“礼”的规定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应该严格恪守自己的角色规范,以此来获取社会良好的秩序运转。另一方面,他认为用刑法等手段并来惩罚来人民并不能够使人民真心的悔过,只有运用“礼”的力量才能使人民从内心感到羞耻,而不再犯错。在《论语·为政》中他论述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基于此,孔子的“礼”的思想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个人的修身养性,大到国家的治理,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生活的准则与规范。因此,具体而言孔子在价值层面上赋予了“礼”两种主要的意义,一种是道德上的教化功能;二是维护秩序稳定的作用。

二、荀子隆“礼”的思想

作为孔子的后人,荀子继承儒家的“礼”的传统,并且认同“礼”对个人以及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礼者,人道之极也。”他将“礼”看作是做人生的头等大事,赋予其极高的价值意义。《荀子·礼论》篇中,“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在荀子笔下,“礼”上事奉天,下事奉地,涵盖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慢;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又,“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因此,相对于孔子,荀子进一步拓宽了“礼”的意涵,强调“饰”的作用。

此外,荀子对“礼”的探讨还是建立在“人性恶”的逻辑起点上。在荀子看来,《荀子·性恶》篇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的意思。他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在荀子看来人具有嫉妒、趋利、贪欲的本性,如果一出生就顺从这些人性的发展,就会导致礼义法度的消失,进而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礼起于何也?”荀子回答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所以,荀子认为古代的君王为了避免由人性恶引起的纷争,制定了“礼”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调节人们的欲望和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因为物质的问题而得不到满足,而物质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相互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因此荀子认可“礼”对人性的改造作用。《荀子·礼论》篇中,他讲道,“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在荀子看来,“礼”的意义在于“养”,即让人们的欲望有所节制,达到“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的目的。荀子以“礼”养之,以“礼”来调节人的欲望,体现出了他对人性的尊重以及儒家“爱人”传统。而另一方面,荀子则看到了“礼”对于政治秩序维护的重要性,并把“礼”上升到君主治世之道的高度,他认为不遵循礼义的君主会导致国家治理的混乱,即“隆礼贵义者其国之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以及“礼义只谓治,非礼义只谓乱也。”因此他主张“隆礼”,推崇“礼治”的重要性。在荀子眼中“礼”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强国之本。

因此,他以“禮”作为判断人们行为准则的标准,又在制度上以严格的“礼”来维持人们等级间的差别,保障君主统治的稳定性。即“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也。”他认为,如果人们的地位和权势相同,就容易因为喜好和厌恶相互之间发生争执,这样社会就容易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而古代的圣王就因为憎恨这种情况,而制定了礼义来对人们进行区分,使人民有贫富、高贵和卑贱的差别,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荀子赋予了“礼”在工具意义上的价值,看到了其在维持国家统治方面的作用,也因此人们斥荀子的“礼”治与法家的思想相近。但是诚如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认为:“韩非把一切都浸入冷冰冰的利害关系的计量中,把社会的一切秩序、价值、关系,人们的一切行为、思想、观念以至情感本身,都还原为归结为冷酷的个人利害。它成了衡量、考察、估计一切的尺度标准。”而显然这与荀子以“礼”养人之欲的观点还是有所区别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孔子的“礼”是在对周礼的继承过程中发展而来的,其核心是一个“仁”字,对“礼”的解释是离不开对“仁”的理解,“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的一部分。而荀子的“礼”则是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诠释,更进一步的拓展了“礼”的意涵。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指出,在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一部是《仪礼》是当时所行的各种典礼程序实录。另一部《礼记》是儒家对这些典礼所做的解释。其中,《礼记》各篇中大多数都是荀子门人所写的,这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荀子对“礼”所作出的贡献。

如今,孔荀二人的时代早已过去,但是其政治思想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通过对其二人“礼”的思想比较研究并非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批评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无论是在未来的政治文化建设中,还是在今后的社会道德的培育上,对于“礼”的继承与发展相信都会是有所获益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思想史六讲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林晨曦,出生年月:1994.0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福建福州,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