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嘉薇:漫谈这次苦修行——《扇底烟尘——孔尚任作品、生平及研究汇编》后记

 古代小说网 2022-09-04 发布于江苏


现在是2022年6月25日晚,我在图书馆怀着复杂的心情敲下这段后记。

作者设计的大作业封面

在写大作业的过程中,三月,我开始断断续续地阅读、挑选作品,做简单的摘抄,熟悉孔尚任的各个方面;四、五月,我一共做了7个pre写了六份三千字以上的作业,其中的零碎时间我都在做汇编,并不时对自己的进度感到担忧;六月以来,除了考试周复习的那几天,基本每天都在填补我选择的这个大窟窿,期末泡在院图半周,早餐午餐都用面包草草了事,但是最终,我还是不得不通过疯狂熬夜来完成这项作业,甚至这几天只睡了四个小时。

写下这些不是为了卖惨得高分,我只是想表达,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轻松。我像在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太多次对任务量的错估,在“没那么多”和 “要写不完了”的恶性循环中反复陷入焦虑。

我承认在写大作业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资源的利用,我也了解了很多的知识,我还能够锻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但我真的不想再来一次了,我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痛苦和煎熬完全盖过我收获的喜悦。

没有明确要求和界限的作业,甚至每个人物的素材量也不一样,没办法估计这份作业最后的体量;但是偏偏,我选的人物颇有名气,研究论文数百篇,我所做的一切努力可能因为体量小而被视作微不足道。

孔尚任邮票

我在这种焦虑下生活了几个月,我觉得在做研究这条路上,我还处在不断的输入阶段,为了量而写的大作业让我感到自己在被消耗、被榨干,我陷入一个内卷的怪圈,并不是因为内容多而写得多,而是为了不被看起来不努力而多写,这种倒逼让我感到自己脑袋空空,五六千字的引言插在大作业中杯水车薪。我不断地在输出,但是学术上的满足感远不如三月在院图翻孔尚任全集的时候多。

客观来说,经过这几个月,我确实学到了东西,我也更加了解孔尚任,但是我没有成为苗老师的特种兵,我只感到自己成为了大作业的奴仆。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没有选择这样一个看起来能写很多页的文人,我或许会释然地交上一个一两万字的作业,但现在,我多少有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老师之前说不会有人因为写大作业而要死要活,但是我觉得有人因为写大作业而成为一个卷怪。

昆曲《桃花扇》剧照

我一边自我否定,一边开始思考这种作业布置的意义。其实我觉得这种形式很好,用研究来替代考试,如果我没有其他的课程压力,我或许可以在整个四五月专注地研究;我觉得很遗憾,我与大作业相逢的时机不那么合适。换成大一,或者大三,我都会甘之如饴。

再往下说,我觉得其实老师可以对大作业的内容更加明确一点,比如,究竟是要按照什么格式来书写?在往每个部分加入引言的时候,我一边在想我确实应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综述,一边在想,加上这个部分,我的页数又可以再多一些。

我可以理解老师所希望的是我们有相应字数的思考,但是这种衡量方式不一定能保证思考量,反而在获得页数上的成就感的同时在学术上感到极大的失落。在完成大作业最终论述成果的过程中,我的思考量远不及我在三月初阅读时的多。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与孔尚任相遇的这个学期,我的精神世界非常充实。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阅读一位清代文人的作品、生平,穿越历史千年揣度他的心思,从浩如烟海的文献和众多分歧的观点中择取自己认为正确的,甚至依据自己的了解去创造新的观点,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还是很新鲜的。

总而言之,陪伴并困扰我几个月的大作业,至此顺利完结。

作者设计的大作业封面

附记   每一段路都不白走

近日在京游览,突然接到老师的消息要发表这篇后记,遂重新阅读。突然有些理解为什么古人的序文记言常有好多篇,原来人在每个阶段的心境真的会很不一样。

重新看后记,有点哭笑不得,当时洋洋洒洒痛陈千字的自己还不知道之后会被意外锁在图书馆内,会在室友都睡了之后努力降低用订书机装订的音量,当然也没想到会在打印机卡顿的时候收到朋友的帮助。当时情绪激动,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后来再看,其实我不是唯一一个努力的人,我也未必是最努力或完成得最好的那个。

写大作业是个自我锤炼自我探索的过程,我在痛苦焦虑的同时也在前行。当局者迷,跳出当时的状态,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从中成长和收获的是一种长期的语感和内涵,并不止于关于孔尚任的知识。

清刻本《桃花扇》

这种改变大概来源于假期的一段支教经历,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发现自己做的每一段研究都是一份很好的教案。当时写后记义愤填膺的原因大概是一句话,“进来的东西少了,抛出来的就越发贫瘠”,榨不出一个字的脑袋让我怀疑大作业的意义。但是换个角度,写完大作业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写论文时候的废话变少了,找文献的效率变高了,结构和思路也变得清晰起来,才发现原来每一段路都不会白走。

都说 “学海泛舟”,我想,写大作业,或者说进入大学以来的这两年,我确实像在划船,穿过文学的芦苇荡采撷硕果,真正让我有所收获的不是果实,而是芦花和船桨。

但不变的是,我依旧觉得这种作业形式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

跟苗老师沟通修改后记的时候,他跟我说要“保持锐气”,我某一瞬间感慨万千。去探索,去追求,不被动接受,文人风骨是我对文院老师的最大印象,也是我学到的重要一课。释然地和解与勇敢地表达是最好的指南。

编后语

 这是上个学期小妖们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大作业的前言或后记,布置作业的时候,对这些没做要求,等交上来之后,发现不少同学自行加戏,写了前言、后记,而且不少还写得相当精彩,因此临时起意做个专辑。

      话题还得从这门课程的大作业说起,具体要求如下:
     选择一位自己家乡的明清时期的作家(时间范围为1368年-1912年,地域范围越小越好)。
      1、手抄十首(篇、段)这位作家最优秀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诗词曲文辞赋小说戏曲各类文体)。
      2、编一份这位作家的生平年表。
      3、介绍这位作家作品的刊印、整理情况(包括全集、选集等),并做评述。
      4、编制一份2001年-2021年间这位作家研究论著、论文目录(包括港台、国外)。
      5、介绍2001年-2021年间这位作家的研究情况(包括港台、国外),并做评述。

 起初布置作业的时候,小妖们还没有感觉,觉得不过如此,等到他们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这份作业相当不好做,工作量巨大,需要用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做,而选修其他课程,不需要这样折腾,期末考试周临时熬夜突击一下就过关了。

 因此看到李嘉薇同学这篇怒气冲冲的后记时,我会心的笑了,这才是小妖们该有的反应,一个学期饱受我各类作业的折磨,这是他们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其他几位小妖在前言后记里没有写出他们的怨气,想必当时也有这样不愉快的体验。我很珍视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实表达,也感谢李嘉薇同学的信任,她知道我给成绩时不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吐槽归吐槽,李嘉薇同学的作业做得相当不错,我也不吝啬的给了她高分。

六位小妖中,梁罗茜、叶梓和张劲羽上个学期不仅选修了古代文学史课程,而且还都做过花式作业的推文,她们的心灵手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只是作业的前言后记,她们认真对待,刊发前都做了认真的修改。时过境迁,李嘉薇的心情已经平静,人在行旅中,除校对文稿,还专门写了附记;梁罗茜冒着酷暑,特意出去补拍了几张照片,马文静也找了几张精彩的插图。

编排这个专辑的时候,收到了步一凡同学发来的照片,那是她家乡的大海,实在是太美了,美得让人感动,忍不住选用一张作为她自序的插图。这是步一凡家乡的大海,是步一凡眼中的大海,相信也是每一位小妖心目中的大海,它可以心平气和的接受一切,不管是艰辛还是收获,不管是吐槽还是欣喜。

把一切都交给时光吧,若干年后,大家回首再来看看自己当年所写的前言、后记,相信那时的感觉一定会和现在不同,有些东西经过岁月的洗刷会更为清晰。

苗怀明

2022年9月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