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代面孔|用宁董的话,读懂宁高宁

 ptzhangyh 2022-09-04 发布于福建
文章图片1

“我老了,退休了,有些话想说给你。”

宁高宁,宁董,退休了。

他写诗向众人告别,

“如果你老了,Congratulations!如果你还年轻,Enjoy!”

1958年11月9日,在山东惠民地区,也就是如今的滨州市,一户普通的医生家庭,宁高宁出生了。

他有个哥哥,叫宁守诚。

四年后,他的父母又给他要了个弟弟,叫宁光。

青年的宁高宁,和同龄人,没有太大的不同。

17岁,插队下乡,成为知青。

18岁,当兵入伍。

文章图片2

1977年,恢复高考。

他参加高考,励志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

那时候的“中文系”,是热门专业,“经济系”,冷门,很冷。

由于调剂的关系,他没能如愿学习中文。

这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插曲。

这个插曲,让中国少了一个“并不缺少”的作家,

却意外的造就了一个“杰出的国有企业家”。

一度为未能读上中文系而耿耿于怀的宁高宁,

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归来入职华润。

和那个改革开放时代的很多人一样,被开启“开挂”的人生。

文章图片3

他入职后的华润,参与了一个投资,投资对象,是“万科”。

当时的中国,恨不得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县城都有一个啤酒厂。

为此,他写了一个故事:

山里有一只饿狼遇到二十六只猫,面对数量众多的猫,狼一开始不免心存畏惧,但迫于饥饿,壮着胆子向一只猫下了手,其它猫没有给予帮助,结果猫全部被狼吃掉。在把猫全部吃完后,狼又饥肠辘辘。后来,狼遇到了一只老虎,误认为大猫,欲食之,反被虎食。

文章图片4

三十岁出头“挑头”华润创业,宁高宁,自此成为“宁董”。他说,“这二十六只猫就是我们今年的二十六家啤酒厂,那只大老虎是我们未来的啤酒集团。狼,可能有很多狼,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果我们不变成老虎,就会被狼吃掉。”

他还说,“大猫非猫,猫大成虎,一只虎的力量远超过二十六只猫。”

这第一只猫,是“沈阳雪花啤酒厂”。

而他说的那只“老虎”,叫“华润雪花”。

是的,就是如今全中国的烧烤摊和餐厅里,都有的那个“大绿棒子”——雪花啤酒。

1999年,成为华润掌舵人,“再造一个新华润”,成为他的目标:“公司并不是要去收购N只猫,而是希望在进入每一个行业后,把这些猫想办法变成老虎,让群狼望而却步。”

文章图片5

从2000年到2004年,四年间,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华润这艘大船驶向了地产、啤酒、零售、纺织、电厂、制药、建材等多个领域。

对此,宁董曾说,“如果华润今天进入这个行业,过了五年这个行业没有变化,那说明华润进错了”。

他还说,“一个整体的企业才是一个大企业。许多分割的小单元、小公司组成的企业,资产再大也称不上真正的大企业”。

宁董40岁出头时,已被海内外业界称之为中国的“红色摩根”。但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自己是职业经理人,是国有企业的“放牛娃”。

文章图片6

这不止是一句自谦的话。

在“空降”中粮后,宁董曾写过一篇文章《你行么?》。

文中,他向职业经理人发出了134个灵魂拷问,其中第一个是:“你精力充沛不知劳累吗?”

还追问到,“你有科学专业的原则和精神吗?你有科学方法吗?你真心虔诚地经历过科学系统的洗礼吗?你是最好的专家吗?……”

最终归问,“你行吗?”

关于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他说,“其实没什么,这并不是什么风格,而只是职业经理人的应有训练。职业经理人本来就应该做到专业化。”

文章图片7

宁董将中粮的内刊,改名为《企业忠良》。

——忠良,不止是“中粮”的谐音寓意,更是“职业经理人”、尤其是国企职业经理人的“本分”和“初心”。

他在《企业忠良》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分层次》。

他说,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要求,“不仅做好企业在业务上的战略和执行,更要把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精神根植于企业组织之中;不仅推动少数人的成长,还要推动整个组织的成长;不仅推动竞争压力,还要推动企业文化的创新。”

这个“国企放牛娃”,曾经在给高管开培训课上,白板快被写满、要深度弯腰才能往下写时,竟直接跪在地上接着往下写讲义。

文章图片8

这是一个塑造“从田间到餐厅”的全产业链战略的讲义。

而这个战略,让中粮,成为如今这个超越“国际四大粮商”的“中粮集团”。

如果你非要说,中粮,是央企,是垄断。

那么,福临门油米面,可口可乐(是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可口可乐在中国)、长城葡萄酒、梅林罐头、蒙牛乳品、大悦城商场、金帝巧克力……还有,雅士利、妙可蓝多、悦活果汁、美滋滋糖果……中粮的业务和品牌,生存于彻头彻尾的国内外、外企+民资的“消费品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领域。

当然,更为人熟知的中粮,还有它的地产或者金融。

文章图片9

开挂的“国企放牛娃”“央企职业经理人”的生涯,没有随着临近“退休年龄”而结束在中粮。

当外界以为这位中粮掌舵人或将在该任上退休时,2016年,宁董再次“空降”,成为有着“第四桶油”之称的中化集团的“一把手”。

关于“空降”,宁董还专门写过一篇题为《空降兵》的文章。

他说,“企业的空降兵,无论是哪个层面上的,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就像是一场正在进行的激烈的足球赛中突然换上一名队员(可能还是队长),这名新队员对他的队友和球队的打法并不了解,他要在比赛中融入队伍中,很容易造成慌乱。”

他还说:“空降兵又好像一位陌生人闯进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家庭聚会,他不知道大家正在谈什么,也不清楚这个家庭里的很多故事,这时候他开口讲话,很容易唐突。”

又一次空降的宁董,谈中化的“愿景”时说,“中化要成为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企业,希望中化是盖高楼大厦的、盖教堂的,做的事情能在历史留下痕迹,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似的。”

文章图片10

2021年,中国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集团合并重组。这次重组,宁董不仅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造就了一个比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资产和营收规模更大的世界化工NO.1——中国中化。

有传闻说,对于这种“拉郎配”,巴斯夫的马丁·布鲁德米勒或许并不会放在心上。但看到重组后中国中化的董事长人选,仍然是宁董,他或许要深呼吸一口气。

文章图片11

让世界同行感到忌惮的,是将创新奉为圭臬的宁董和中国中化。

已近“耳顺之年”的“职业经理人”,对“创新”有更多的理解。

60岁的宁董,曾经在北京国贸附近的一间咖啡馆,用平板电脑写出一篇刷屏的万字长文,《科学至上》。

他写到,“我们常常羡慕百年老店,可百年老店的核心并不是'老’,而是不断进步。百年老店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进化和蜕变。”

2020年,疫情爆发,宁董撰文演讲,《相信商业的力量,相信中国的潜力》。

他说,“在一场危机来临之前,人类往往是容易忽视它,危机发生之后,又会过度的忧。”

他还说,“即便没有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产业链已经在以很快的速度开始重构和升级了,只是现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了……我们需要为了获取一定市场、技术、原材料而'走出去’。但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在自己国家内投资更应该被鼓励,特别是中国有着如此庞大的国内市场和消费潜力。”

文章图片12

2022年,超期“服役”的宁董,退休。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不再为“文学系”的遗憾而耿耿于怀。

年长的“文学”青年,在《老了的美好》中写到:

“我老了,退休了,有些话想说给你。

老了,是岁月的果实,是奖赏,是美好。

……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婴儿啼哭,都是美好。老了的迟钝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景。What a wonderful world!

……”

如果说,华润、中粮、中化,是“国企放牛娃”宁董作为一个“央企职业经理人”生涯的“三杰”;那么,《老了的美好》,是宁董的人生,不止“三杰”。

文章图片13

宁董的弟弟,宁光,最近撰写《儿时的美好》说,“虽年近六十,哥哥还是牵着我的手。哥哥退休了。牵着哥哥的手,再去一次外婆家,那该多好。”

宁光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院长,也是我国内分泌专业的权威专家。

他们还有一个哥哥,老大宁守诚。据说,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博士生,后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现在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后高级研究员。

宁高宁,不止“三杰”;三兄弟,却真的是“宁氏三杰”。

三兄弟的父亲宁云友曾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宁守诚读完硕士读博士,宁高宁读完大学直接出国留学。老大老二相互比拼,一起进步,老三也暗自发力,决心超过两位兄长。相互比拼、相互赶超,使他们共同进步,走到今天。”

有留言说,哥哥的《老了的美好》和弟弟的《儿时的美好》,“情真意切”“质朴有趣,令人感动”。也有网友赞叹,“宁氏三杰”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宁董退休了,Congratulations!

宁董,您还年轻,Enjoy!

撰文|老怪

编辑|波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