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怎么治疗“冠心病”?

  平凡的人 2022-09-04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图片

“冠心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病症范畴。

图片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这里的“阳微”就是指阳气虚少,“阴弦”是代表寒邪气盛(广义上还包括痰湿、瘀血等有形实邪),认为阳虚阴盛,寒凝经脉是胸痹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

《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厥论》把心痛严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称为“真心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里的“真心痛”可以视为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心肌梗死”等。

图片

胸痹心痛,一般分为心血瘀阻证、 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等证型。

胸痹心痛的治疗,一般发作期以治标为主,缓解期以治本为主,或者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标本同治。辩证论治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标本虚实



本病多本虚而标实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本虚指阴、阳、气、血亏虚,标实指气滞、痰浊、血瘀、寒凝。

图片

扶正与祛邪是治疗本病的两大法则。当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繁时,当“急则治其标”,多用通法,气滞当疏理气机、血瘀当活血化瘀、寒凝当辛温通阳、痰浊当泄浊豁痰。当冠心病处于稳定期时,则需“缓则治其本”,多用扶正培本的补法,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不足及脏腑亏虚,纠正阴阳气血、脏腑偏衰,多用益气、滋阴、温阳等法。



2.辨病情轻重



轻——疼痛持续时间短暂,偶发或遇劳而发 ,休息、服药可止。
重——疼痛持续不止,频发,休息、服药不止。
危——疼痛持续数小时,服药不止,甚至数日不休。



3.分清证型,选用不同的治法



一般根据疼痛性质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判断。

图片
气滞——闷重痛轻,伴胸胁胀满,善太息。
痰浊——窒闷而痛,伴唾吐痰涎,苔腻。
血瘀——刺痛不移,夜间多发,舌质紫暗,瘀斑。
寒凝——绞痛,遇冷而发,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细
心气不足——隐痛而闷,劳累而发,伴心慌、气短、乏力。舌淡胖嫩,边有齿痕。
心阳不振——绞痛,兼四肢厥冷,神倦自汗
心阴不足——隐痛时作时止,灼痛,兼心悸,眩晕,烦热,盗汗,口干,少苔。

下面重点介绍活血化瘀法

无论本虚或标实,均可影响气血的运行,产生血瘀引起心绞痛,故临床上会有气虚血瘀和气滞血瘀不同的证型。临床上可以看到,大多数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舌质暗紫或瘀血点、瘀斑等表现,所以,血瘀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之一

当患者症状不明显,瘀血较轻者,可以用养血化瘀法,如四物汤等。

若心绞痛发作频繁时,可以用力量更强的活血化瘀方药,如血府逐瘀汤

而当血瘀程度很重,上述方法基本无效时,可以试试破血逐瘀法,药物选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但是此类药物破血力量太强,用之需慎重。

图片

① 行气活血法 

气滞与血瘀常互为因果,同时并见。所以临床上常用行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如以胸闷憋气为主者,选用薤白、香橼等;以心痛为主者,可选檀香、降香;以两胁胀满、心烦、太息为主者,选用行肝胆之气的青皮、佛手;以脘腹胀满、纳呆为主者,选用行脾胃之气的砂仁、陈皮等

调达气血是治疗冠心病的宗旨,并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临床上常用的代表方剂有丹参饮。方中丹参入心经,活血止痛,有“一味丹参功兼四物之长”的说法。檀香、砂仁行气止痛,又有养胃气的功效。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行气药性多温燥,易耗气伤阴,一般瘦弱体虚者少用。

图片

② 益气活血法 

当气虚运血无力时也可形成血瘀。此种证型的心绞痛特点为隐隐作痛,时轻时重,多伴有心悸气短,倦息汗出,劳累及活动后加重,舌暗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宜益气活血,须在活血药中加入补气的药物。可以用人参养营汤(人参、当归、黄芪、白术、茯苓、肉桂、熟地、五味子、远志、陈皮、杭芍、甘草)

由于此证型病人多属气血虚的,用补益药多易阻碍气机,补后壅滞,可配以陈皮等行气健脾的药物,即防气滞又可加强活血之功效。

图片

③ 温阳活血法、活血化痰法

另有寒凝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等,但都离不开气血的辩证,在气血辩证的基础上加用温阳散寒、温通心阳的药物,或者是根据不同病人不同的体质,加用豁痰祛痰的药物,如中成药丹蒌片等,都对治疗冠心病大有裨益。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