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门电影《地雷区》,生命之轻让人性之善得以复苏

 一切由心而变 2022-09-04 发布于福建

推荐一部丹麦2015年的战争电影《地雷区》(文末有电影链接)。我几个月前看了这部电影,昨晚又认真看了一遍。再看的时候,不仅被它的情节所打动,还注意到这部影片的摄影也是相当不错,它在构图上一直在追求黄金分割比例。虽然画面很美,但整个片子都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可以说它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反战影片。

准确地说,这不是一部战争片,因为影片描述的是二战结束后发生在丹麦的一段真实历史,讲的是在二战中毫无起眼的国家丹麦战后的利用德国战俘清除地雷的事件。2015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这部电影可以看作丹麦对于那一个历史事件的一种反思。

丹麦在二战中的表现没有什么英勇色彩。1940年4月9日,德国进攻丹麦,丹麦仅用四小时就向德国投降了,成为了德国的保护国。德国败退时,为了防止盟军在丹麦沿海登陆(盟军最后选择了诺曼底),德军曾在丹麦的西海岸埋设了超过150万枚地雷。二战结束后,2000名德军战俘被留在丹麦,人工排除这些地雷,其中有一半人死伤。其中很多德军战俘都还是一些少年,因为战争到了后期,兵源缺少,德国的征兵年龄越来越低。

《地雷区》就是讲了一个丹麦的军士长指挥十几个德军少年战俘排雷的故事,我没有记住任何一个角色的名字,这些演员似乎也不怎么出名,但他们演得都很好。影片的主线是军士长的变化:看到德军少年们一个一个地死去,原本痛恨德国人的丹麦军士长终于一点点被自己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战胜,从而同情这些少年战俘。 

图片

影片最开始的镜头

沉重的呼吸声中出现了这个戴贝雷帽的军人

一个对德国深恶痛绝的丹麦军士长

图片

看到德军战俘队伍中有人拿着丹麦国旗

他跳下车来把那个德国战俘暴打一顿

这个情节已经把军士长的性格塑造完毕

我猜测,丹麦军人对于德军的愤怒应该是更多地源于耻辱感。弱小的丹麦军队在二战中几乎没有表现,总共才死了15个人。开战四小时后丹麦宣布投降,丹麦海军表现得稍好一点,它自沉和逃亡了一些军舰。德国对丹麦的五年统治也并不残暴,总体上维持了丹麦的原样。但对丹麦军人来说,无力保家卫国和选择投降总是一种巨大的耻辱。所以战后它对于德军的这种报复行为也很突出。

这只是我的推测。

但话说回来,德军埋下的这150万颗地雷难道不应该由德军来清除吗?

图片

这部电影很讲究构图

图片

电影中有许多这样的画面

图片

德军战俘们忍饥挨饿开始排雷

军士长承诺:排完雷可以回家

图片

这些德军战俘大部分还只是孩子

图片

其中还有两个是双胞胎

即使病了,也被军士长逼着干活

他们该为战败后的遭遇承担后果吗?

图片

他们对于回到德国后的生活都有自己的向往

图片

然而,他们终于在这死亡海滩上陷入绝望

这是第一个被炸伤后死的德军少年

之前的训练中已经死过一个了

图片

第二个是被连环雷炸死的

连他的尸骸都找不到了

图片

第三个是绝望之中走向地雷自杀

图片

第三个死时的构图

图片

看到少年战俘们的死去

军士长对德军的愤怒开始消退

他不仅为饥饿的少年们偷来一些食物

还给他们放了一天假,在海难上踢球

但是,此处峰回路转

图片

军士长的爱犬被漏排的地雷炸死

这引发了他的愤怒与报复

图片

他把其中一个战俘当狗一样对待

图片

还让他们排成人墙趟雷

确保已经完成的排雷区没有遗漏

然而更大的悲剧发生了

图片

装车运输这些排出的地雷时发生爆炸

图片

在场的所有人全部灰飞烟灭

图片

军士长的排雷小组只剩下了四个人

图片

军士长的小组完成了扫雷任务

但这剩下的四个战俘没能回家

他们被派到了另一个更恐怖的雷区

为了保护这四个德国战俘

军士长与上尉发生了争执

图片

意外的结局出现

军士长伪造了命令

从新的雷场接出了四个人

开车把他们带到了德国与丹麦的边境

图片

四个人逃往德国

图片

目送他们逃跑的军士长

不再是电影开头的那个凶神

而已经像一个慈祥的父亲了

我把这些电影截图贯穿起来就已经剧透得差不多了,电影的主线其实就是军士长的心路历程。当然还有很多情节和细节我都没有讲述,还是建议有兴趣的人认真看一下这部电影。

影片中除了军士长这个丹麦军人外,还有一个主管扫雷工作的丹麦上尉军官,他从头到尾对德军少年战俘没有一点点同情心:

图片

一开始,军士长与上尉(包括其他丹麦军人、百姓)在对待德国战俘的态度上没有区别。军士长对战俘比上尉更粗野,毕竟军官的受教育程度要远高于军士长。但是军士长后来与战俘们朝夕相处,他渐渐意识到这些战俘不再是过去的敌人和征服者,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且很多是无辜的少年,他们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军士长目睹着这些少年经历的死亡和痛苦,他的内心饱受煎熬,他人性的善的一面渐渐战胜了对敌人的恨和敌我之间的道德分界,同情心和对于战俘的责任感慢慢主导了他的情绪。

而对于高高在上、与战俘没有紧密接触的上尉来说,德军战俘的死亡不过是一些些冷冰冰的数字。德国战俘,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群体概念,并没有化作个体的”人“的概念。对他来说,完成排除地雷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战俘的生命不算什么。

在二战结束70周年的时候,丹麦人拍出了这样的一部电影来讲述它这一段并不光彩的历史,也算是一种反思。它并没有一句反战的口号,却是一部否定战争的佳作。战争总归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总归会有光荣与耻辱,总会积累仇恨与愤怒。但当我们放下群体概念,选择从个体出发去了解战争和敌人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才会变得复杂起来,因为我们的人性也是复杂的。

影片留给了我们一个疑问:到底谁该为这场该死的战争承担后果?

作为群体来说,迷信武力和征服的人,疯狂的元首肯定是罪魁祸首,但那些好战的爱国者和被愚弄的民众其实都有责任。但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这种责任太过沉重。

电影链接:《100%冷门佳片,几乎无人知道的历史!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