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难忘的小站采访,听听职工心里话……

 WTB2255 2022-09-04 发布于湖北
图片

秋风裹挟着高温迟迟不肯走开,我从包头出发,向南前行200多公里,来到包头工务段管界最南边——新街西站,在这里,我与工友们促膝长谈,从他们口中了解到点点滴滴的身边事,见证了工区生活的小故事、大变化。这是我第一次“独挑大梁”深入沿线班组采访,所见所闻感触颇深,只因这里处处有动人场景和感人故事。  

 ——新街西站采访手记

图片

8月的一天,我和工长韦启蒙敲定行程后,便和同事从包头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包头工务段管内最南端的新街西站。

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新街西站了解并不多,艰苦、寂寥是我听到对这里描述最多的词汇。听人说,新街西站的职工并不多,工作生活平淡无奇,没有值得采访的“新闻点”,然而这些“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更增添了我的好奇心,想要一探新街西站的具体样貌。

  到达新街西站已是下午3点,一下车,几只散养鸡便急匆匆地从我脚边跑过。向前看去,映入眼帘的是几片低矮的菜地和一栋二层小楼。微风吹过,院内的树木发出窸窣的声音,一切显得空旷且静谧。

图片

“你们来了!快进屋。”一句嘹亮的问候打破了小站的宁静,一个中等身材的男人向我们走来:“我是这里的班长刘军,你要采访什么,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我们跟着刘班长来到办公室坐下,他便在铁柜子里翻找起来。我原以为他是在找采访资料,不一会儿,却见他拿出两只搪瓷碗,用开水沏了两碗清澈透亮的茶汤,递到我面前说:“咱们这里不常来人,没有一次性水杯,就用这碗喝茶吧,这是咱们工区特有的大碗茶。”

有一种“艰苦”叫思乡

“新街西站是陕蒙交界,这里的职工是不是陕西人居多?”趁着喝茶的空隙,我开始了采访。“咱们这里不光有陕西的,也有赤峰和包头的,我和宋又龙班长就是陕西的。”话音刚落,宋班长走了进来。

“你们多久没有回陕西了?”我接着问道。“去年5月到现在,一年多了吧!”“对,一年多了。”聊起家乡,宋班长显得格外激动。只见他向南望去,本就黝黑布满沟壑的脸上又增添了几分乡愁。随后他打趣说:“这应了那句老话,离家久的人,不知不觉,他乡当故乡。”听了宋班长的话,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往下问,办公室里随即安静下来。

  我心中一直理解的艰苦,无非是一些诸如环境条件或物质层面上的匮乏,当真正听到故乡与他乡的概念从一个刚强的陕北汉子口中说出时,心中极为触动。的确,线路工挥得起洋镐、扛得动机具、顶得住寒暑,唯有对故乡的思念最难割舍。

  “这儿一共17名职工,今天在岗的有十多个,我带你转一转,咱们工区可不是只有偏远和艰苦,还有很多好东西呢!”刘军的提议打破了现场的沉静。

把工作干好就心安

刘军带我来到他的宿舍,给我介绍了两个室友康鑫和柴畅,都是去年刚分配过来的大学毕业生,也是他和宋班长的徒弟。

图片

新入路职工康鑫

初见康鑫和柴畅,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脸上仍带着几分稚气。我问两人入路后是否适应、感觉如何时,他们异口同声说:“虽然刚来的时候不适应,但工友们都很关心我俩,我们也进步挺快的。”在其他人看来,这样的回答可能有些刻意,但当我之后真正了解了工区的做法后,才知道工友们的用心良苦和工区里蕴含的温情。

“这两个小伙子比较腼腆,刚来的时候不太说话。”刘军接着说,“为了让新职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我们想了好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现在跟我们处得相当不错。”

为了打开新职工的心扉,老职工们“投其所好”。工休时,看到两人拿着手机打游戏,休班的工友们便纷纷加入其中,不太会玩游戏的也要跟着“火拼”两把,只为和新职工多唠唠家常。用宋又龙的话讲,和新职工交流就是要和他们探讨“新世界”。

不仅需要和新职工打成一片,还要注重培养。由于新街西工区职工人数不多,每次出工前分工都要更加精确,才能保证作业高质高效完成,这就需要每名职工在理论学习和现场实作上全面发展,不能“偏科”。

刘军说:“我们这里的职工,个个都是能打仗的兵。工区将'一师一徒’真正落到实处,作业时尽量保证一对师徒在同一组作业,现场遇到不会的难题,就手把手地教。长此以往,每一位职工都能学得懂、学得精,这样工作才能干得好,每个人才能心安。这也是新街西工区成立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

“吃得好,就不想家了”

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饭点儿,一阵利落干脆的切菜声回荡在走廊中。“看来大师傅刀工不错啊!”我打趣地问刘军。“咱们工区可没有大师傅,这是老职工韦庆元,你一定要采访他,他做的饭比饭店都香,而且工区还有一大特色——病号饭。”

“病号饭?”“对,工区里要是有人头疼脑热,韦师傅就会单独为他做一顿病号饭。牙疼了就蒸个鸡蛋羹,中暑了就熬一碗绿豆汤,每个人都吃过他的'私人定制’。”

图片

来到食堂,我见到了韦庆元。他神情严肃,一手撑着灶台,一手熟练地翻炒着锅中的食材,一翻一炒间,香味瞬间在厨房中弥漫开来,俨然一副大厨模样。

图片

当我问到韦庆元关于做饭这件事时,他说:“工区都是小伙子,人家父母把孩子交到咱们手里,必须得负责,他们吃得好,就不想家了。”为了做出新颖的饭菜,韦庆元没事就在电视或网络上看美食节目,学习各种食材的制作方法。对于有忌口的职工,他会单独做一份符合他们口味的饭菜,保证人人吃得饱吃得好。

图片

育苗室内的辣椒苗

晚饭吃罢,刘军带我来到工区活动室兼育苗室。一进屋,我看到暖气旁整齐地摆放着两箱刚刚培育好的辣椒苗。当聊起工区的蔬菜种植时,职工们都流露出自豪的神情。“我们的菜园虽然不是最大的,但肯定是种类最多的。”宋又龙在一旁介绍。

穿过活动室,我们来到院外,几块4平方米左右的小菜地有序地排列在墙根处,茄子、黄瓜、土豆、番茄……十余种蔬菜在这里安家落户,长势喜人。

图片

小菜园里的蔬菜长势喜人

刘军说:“没事的时候,大家就一起收拾菜园,也算是业余生活最好的消遣,年轻人也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工区就是我们第二个家。”说着说着,刘军弯下腰开始摘除杂草。

在他的心中,家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夕阳的金色余晖映照在他的脸上,也照亮了我的心头。

傍晚7点,回到办公室,我开始收拾器材,看到那碗大碗茶不知何时又被人填满了热水,茶叶在水的沁润下竞相舒展,散发出淡淡茶香。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记者站(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宋佳琦 闫丰珺 刘涛 马威

编辑:孙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