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龙虎啸汤

 金匮易先生 2022-09-04 发布于安徽

《周忠海临床验⽅公布》青龙虎啸汤


青龙虎啸汤


青龙虎啸汤是周忠海临床验⽅,验⽅基础来⾃于《伤寒论》中的⼩青龙汤。


⼩青龙汤是《伤寒论》中的名⽅,因为⽅中多是⾟升耗散之品,故⽓虚阳亏者严禁单服,防⽌耗⽓拔少阴之本,⼀般只宜在风寒引起的哮喘急性发作时使⽤。待症状缓解之后,即改⽤其他⽅剂善后。⽐如⽤桂枝加厚朴杏⼦汤,或者苓桂术⽢汤等等。


同时⼩青龙汤多温燥之品,过服本⽅,容易伤阴,因此,阴虚⼲咳⽆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


周忠海经过20多年的临床经验将⼩青龙汤进⾏了优化,增加了⼤补元阳的芪附,补脾温胃的化饮的参术苓姜枣,化饮利⽔的葶泽,⽌咳理⽓的杏朴,镇逆防⽌耗散的龙牡,清热防燥的⽣⽯膏,形成了攻补兼施,应⽤⼴泛的新验⽅。


⽆论感冒的新咳,还是虚证的久喘,诸如:⽓虚,阳虚,痰饮,寒咳,冷喘,秋燥,郁⽕,甚⾄阴虚证只要没有达到“燥热”的程度,皆可以放⼼服⽤,从⽽达到⽌咳平喘的效果。


此⽅⼗⽅好掌握,如果不会加减,按原⽅服⽤,同样可以取效。下⾯就将青龙虎啸汤和⼀些医案公布出来,供有⼼者参悟和借鉴。


咳喘速效验⽅-----青龙虎啸汤


青龙虎啸汤是周忠海临床验⽅,验⽅原形来⾃于《伤寒论》中的⼩青龙汤。为扶正⽌咳剂,具有⼤补元⽓,温阳化饮,升清提⽓,降浊化痰之功效。


青龙虎啸汤治疗⽓虚阳亏,外感风寒,寒饮喘咳的常⽤⽅。临床应⽤以体弱⽓短,遇冷喘咳,⼿⾜冰冷。痰多⽽稀,⾆苔⽩滑,脉或沉或浮⽽⽆⼒为辨证要点。


分类:扶正化饮,⽌咳平喘剂


功⽤:⼤补元⽓,温阳化饮,升清提⽓,降逆化痰。


主治:⽓虚阳弱,外寒⾥饮证。体弱⽓虚,阳亏畏冷,痰饮喘咳,痰涎清稀⽽量多,胸痞,不得平卧,头⾝疼痛,⽆汗,或⾝体疼重,头⾯四肢浮肿,⾆苔⽩滑,脉或沉或浮⽽⽆⼒。


西医的所谓:慢性阻塞性肺⽓肿、⽀⽓管哮喘、过敏性哮喘,急性⽀⽓管炎、肺炎、百⽇咳、过敏性⿐炎、肺癌等属于⽓虚阳弱,外寒⾥饮者的咳喘。


青龙虎啸汤


歌诀:


青龙升清虎降逆黄芪扶⽓附温阳


⿇桂芍⼲⾟乌草半杏龙牡枳厚葶


术苓泽泻膏姜枣扶正祛邪两不误


⽅药参考剂量:


⽣黄芪100克蒸附⼦30克⿇黄20克桂枝20克炒⽩芍20克⼲姜20克细⾟20克炒乌梅20克炙⽢草20克姜半夏20克杏仁20克葶苈⼦(布包)15克⽣⽯膏80克泽泻36克枳实15克炒⽩术20克茯苓20克⽣龙⾻30克⽣牡蛎30克厚朴10克⽣姜丝60克⼤枣掰开12枚


⼀天⼀副,连服三副,⽩天不⽤喝,晚上喝,发作时加服1---2次。


加减:⼩孩⽤1/4---1/2的量,扶正祛邪的药量对⽐,随证观体⽽加减。孕妇⼀般情况下禁服,特殊情况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灵活应⽤。


辨证施治: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症状:咽痒咳嗽声重,⽓急,咯痰稀薄⾊⽩,常伴⿐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汗等表证,⾆苔薄⽩,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咳。


⽅药:青龙虎啸汤照⽅服⽤即可。


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频剧,⽓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流黄涕,⼝渴,头痛,肢楚,恶风,⾝热等表证,⾆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咳。


⽅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肺热内盛加黄芩、知母清肺泄热,或⽣⽯膏加量或加连翘、芦根清热⽣津。


3.风燥伤肺


症状:喉痒⼲咳,连声作呛,咽喉⼲痛,后⿐⼲燥,⽆痰或痰少⽽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丝,⼝⼲,初起或伴⿐塞、头痛、微寒、⾝热等表证,⾆质红⼲⽽少津,苔薄⽩或薄黄,脉浮数或⼩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咳。


⽅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若津伤较甚者加麦冬、⽟⽵滋养肺阴;热重者前加⽣⽯膏、知母清肺泄热;痰中夹⾎加⽣地、⽩茅根清热凉⾎⽌⾎。


4凉燥伤肺证:


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咳少痰或⽆痰,咽⼲⿐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汗,⾆⾸薄⽩⽽⼲等症。⽤药当以温⽽不燥,润⽽不凉为原则,青龙虎啸汤照⽅服⽤即可以。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或带灰⾊,痰出则憋减咳轻。常伴脘闷,⾷少,腹胀,⼤便时溏,⾆苔⽩腻,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咳。


⽅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姜半夏可以加到30克,陈⽪,⽩芥⼦,紫苏⼦,莱菔⼦可以酌情加⼊。


2.痰热郁肺


症状:咳嗽⽓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或有⾝热,⼝⼲⽽粘,欲饮⽔,⾆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咳。


⽅药:青龙虎啸汤基础上,⾝热,⾯⾚,⽣⽯膏可加量到180克,黄芩、⼭栀、知母、桑⽩⽪清泄肺热,可以酌情加⼊。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荞麦根、象贝母、冬⽠仁等清化痰热;胸满咳逆,痰涌,便秘配葶苈⼦、⼤黄泻肺通腑以逐痰;痰热伤津,⼝⼲,⾆红少津配北沙参、天冬、麦冬、天花粉养阴⽣津。


3.肝⽕犯肺


症状:上⽓咳逆阵作,咳时⾯⾚,咽⼲⼝苦,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加剧。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