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以为家,缺失教养比缺失知识更可怕

 送你一杯心晴茶 2022-09-05 发布于陕西

心中有爱        未来可期

前几天看了一部关于黎巴嫩影片《何以为家》, 是一部关于叙利亚难民在黎巴嫩生活的影片。整部影片采用纪实的手法拍摄12岁的小男孩儿赞恩生活在一个孩子众多的庭,作为家里的男孩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家里挣钱。他每天都要去超市工作,用简易推车沉重得煤气,在空闲的时间,他还要带着妹妹们一起去卖自己做的甜菜汁。

影片中的孩子,大的带着小的,个个长着像洋娃娃一样可爱的大眼睛。但个个也都衣着破,满脸脏污。父母常常因为照看不过来这么多的孩子就把年纪小的孩子用铁链像小狗一样,锁到房间的一角。

赞恩因为生活的艰辛,眼睛里总是充满了不符合年龄的冷漠和沧桑。赞恩眼睛里唯一希望的光芒是看到那些坐在校车上学的孩子虽然校车也同样看起来脏乱不堪,但是能坐进这辆校车就代表着拥有未来无尽的希望。所以有一次在全家一起吃饭的空隙,赞恩向父母诉说了自己想去上学的愿望。妈妈说上学不是一件坏事情,多识一些字没有什么坏处。态度上还是很支持赞恩的。但是父亲却说如果去上学,要少给家里挣多少钱啊?父亲认为上学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在父亲的强烈的反对下,赞恩上学的梦想也就不了了之。

 赞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在穷困中,过着毫无希望的生活。后来某一天为了抗议父母为了补贴家用,就将11岁的妹妹嫁人的事情,终于选择了离家出走。

在外面流浪的日子他结识了同样没有身份的黑人单亲妈妈。这位年轻的单身妈妈,虽然自己生活的非常艰辛,但是依然收留了无家可归的赞恩。在白天的时候,黑人妈妈要出去打工,赞恩就承担起照顾黑人小孩儿的责任。

这个家庭依然非常的贫穷,但是这个黑人妈妈却尽量努力给她的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有爱的环境。赞恩在这个家庭里也得到了短暂的温暖。但是好景不长,因为没有身份,这个年轻的单身妈妈因为证件到期,没有钱为自己办新的假证,没有办法,只好选择出去卖身。没想到运气很不好,很快就被警察抓住。赞恩又一次失去了庇护,只好带着黑人小孩儿流浪街头。

一开始赞恩想尽各种办法去抚养这个黑小孩儿,但是最终不堪生活的压力,将黑小孩卖给了别人,并想用得到的钱获得偷渡的资格。

在他回家拿证件的时候,他才发现妹妹已经因难产死亡了。怒不可遏得赞恩拿起刀冲出家门,捅伤了那个害死妹妹的男人……

赞恩因故意伤害他人罪被逮捕了,在监狱里他起诉了自己的父母。在法庭上,法官问他为什么要起诉自己的父母?赞恩说,每个人都希望能做一个好人,他也以为未来会越来越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自己在生活中能得到的除了侮辱和打骂。这里面有父母无休止的侮辱,也有来自陌生人的,他从来没有在生活中感到被尊重。他说,如果父母没有能力养好孩子,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孩子呢?他觉得法庭应该剥夺他父母的生育权利。

赞恩父母在法庭上听着赞恩对他们的控告,忍不住流下了痛苦地眼泪。妈妈在法庭上很激动的说,没有和她受过一样苦的人是没有资格审判她的。爸爸也很难过地说,他也想竭尽全力的让家里的生活变好,但是他实在无能为力啊!

在这部影片中,每个人都是无奈的,也是无辜的。面对生活的贫困,难民的身份。这些种种硬性条件上的限制好像真的很难有办法去突破。

《大学》上说,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家仁,一国兴仁。

从赞恩的一家的生活状态,我们就应该大概能了解叙利亚为何会发生战乱?毫无教养和远见的父母,面对生活的不幸,让赞恩撒谎去骗药店人员,买来违禁药,再自己私下加工成毒品,去卖给监狱里的犯人。这样的父母从来没想过眼下的苟且会给孩子未来带来怎样的命运?

中国曾经的乡村俚语里有句教育孩子的话,“饿死不偷针。”稍微有点文化的会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比一下现在中国为何这么强大?虽然很多国人走出国门,种种行为被痛批素质太差,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还有相当多一部分国人的教养是深深根植在骨子里的,这些人不在于出身是山野乡村,还是书香门第,关于教养的观念都是一致的。是这些人真正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他们默默在各行各业所作出的成绩,让这个国家渐渐强大。

孟子说,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一个人没有教养,就不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所以就做出种种侮辱自己的事情。就比如说小偷总是愿意跟小偷做朋友,而骗子也愿意跟骗子在一起玩。这样的人在一起肯定也经常是互偷,互骗。教养好的人也自然愿意跟教养好的人在一起做朋友,这样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指导对方变得更好。现在有个词,把这种现象叫“同频共振”。《易经》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人以群分”。

所以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地方,这种伟大不在于你有钱没钱,也不在乎你读过多少书,识多少字,而是只在乎你会不会去做?行而知之是中国人最注重的一个行为。告诉你,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只要能做到,就是值得被人尊敬的。

为什么曾经几千年,中国人都把农民的地位看的很高呢?就是因为农民这个群体代表的是勤劳质朴的形象,就是勤勤恳恳付出,本本分分等待田地自然的收成,这里面不会有偷奸耍滑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就算穷,也穷的体面,穷也穷的有骨气,有气节。

这是一块庞大而良性的土壤,中国的文化也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壤里面,所以历经几千年,中国文化还可以生机勃勃地一次又一次兴旺发达。

中国人骨子里崇尚积德行善,相信积福会改变命运。与人为善是许多父母会给孩子教导的思想。电影里的小男孩因为爱自己的妹妹,也愿意为了陌生人真心的付出而在现实中改变了命运。虽然他的父母并没有告诉他要与人为善,但他的行为用圣人的话来评价,就是“暗合道妙”。很多人评论小男孩充满了生命力,但实际上他的这股生命力不正是因为源于爱吗?如果他是一个彻头彻尾自私自利的孩子,他还会有机会拍这么一部电影吗?正是因为他在那么艰苦得环境下都没有让自己的良知丧失,所以才更值得人去同情和帮助!

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去帮助自私自利的人吗?这个答案你来告诉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