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为什么总会带来伤害?

 送你一杯心晴茶 2022-09-05 发布于陕西

Mid-Autumn

Festival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平分秋色一轮满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仲秋初月

天涯海角共赏

桂花美酒一壶

幽幽的夜色是张幕

我的星愿不可数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愿你一念        念念温暖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

 // 

为什么总会带来伤害?

这个问题在我陪小姨去医院看眼睛的时候,在一对父母身上深刻地感受到了。

医院是很出名的眼科医院,每次赶早去医院报道的情景就像是去参加某个大型展会,医院门口人多得仿佛展会里有特别便宜的东西售卖,去晚了就会买不上。

从门口就一直拥挤、拥挤,等好不容易进了医院,排队缴费挂号几个窗口也都排满了人,整个医院给人的感觉就是嘤嘤嗡嗡响成一片,嘈杂的声音令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头痛。

这么大的人流量,可想而知医院的医生有多忙,而患者有多珍惜轮到自己检查的时间,想必你也会有所感受了。

看病排队做检查的人中间有个孩子,他是被父母带着做检查的。

那个男孩大概五岁左右的样子,生着一张白白净净的小脸,穿着一件鹅黄色的小T恤,光看脸倒是生的挺乖巧的样子。

在外面排队的时候一直一声不响,但不知道为何,轮到该他检查的时候,就说什么也不配合了。

妈妈问他:“为什么不配合医生检查?”

他说:“痛。”

妈妈说:“你胡说呢,就用仪器照一照,有什么痛的?”

那对父母都是人到中年的样子,在妈妈的嘴里听到家里还有一个姐姐,那个弟弟是姐姐已经长大后才生的小儿子。

都说老来得子是个宝,这从妈妈包里带了各种好吃的好喝的零食上就能看出来。

妈妈看孩子不愿意配合检查,就拿出好吃的,好喝的哄孩子,只不过一边给孩子吃,一边对孩子说:“等你吃饱了,如果配合检查,就给你玩手机。”

我和小姨听了那个妈妈哄孩子的话,都有点儿大跌眼镜,怪不得孩子眼睛不好,原来妈妈经常在拿手机哄孩子。

孩子坐在医院的走廊里又吃又喝,看起来好像是答应了妈妈的条件,但是只要一走进那个检查室的大门,就又开始各种不配合。

如此反复几个回合下来,父母逐渐失去耐心,妈妈威胁哄骗都不管用,就轮到爸爸上去。

爸爸显然没那么多耐心,几句话说完,看孩子还是不听话,左右开弓就是几个耳光。

小孩子被打得哇哇大哭,白脸蛋儿登时就变成了红脸蛋儿。

整个医院的走廊都充斥着孩子的哭声,孩子一边大哭着“不要打我”,一边重复着不愿做检查的行为。

后来,连爸爸也没招了,孩子就算很害怕被爸爸打,也依然怎么都不屈服。

最后肿着两个小脸蛋的孩子只能被无可奈何的父母带走了。

你有没有体会到那对父母的痛苦?

人到中年,已经有了养育过一个孩子的经验,为什么第二个孩子的教养之路还是如此的不顺利呢?

2

 // 

朝的大臣袁盎曾经对文帝进谏说:“诸侯过于骄横,必生祸患。”

诸侯为什么敢骄横,不就是仗着先皇或者是先皇后对自己的宠爱吗?

骄横的诸侯也曾经是皇帝父母的心头肉,掌中宝,所以才会有骄横的资本。

如果是在父母跟前失宠的儿女,你再借给他两个胆子,他也骄横不起来。

所以不管是当前的现实也好。还是历史的教训也好。都在告诉我们一个真相,就是爱泛滥的地方,所带来的一定是深重的伤害。

那对父母带着孩子离开后我就在想,如果一个孩子从四五岁开始,父母就已经没有办法管教了,那么未来的一二十年,在亲子必须相处的那么长的时间里,是不是经受痛苦的时间要远远大过于快乐的时间呢?

父母太过于宠溺孩子,不知道怎样对待孩子是正确的行为,那么势必会养出孩子很多恶习。

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都是一到两个孩子,太过宠溺孩子的事情几乎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所以现在看起来人们都享受着非常好的物质生活,但因为缺乏正确的生活观念,实际精神上非常痛苦、烦恼的应该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

但令人唏嘘的是父母无视孩子受宠溺后养成的很多恶习,只是一味的鸡娃,以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一切问题就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事实是这样吗?

没有好习惯的人,能真正经营出一个成功幸福的人生吗?

其实历史早就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太难了!

我儿子小时候,我给他教《弟子规》的时候,他马上就能依照书里讲的养成了很多的好习惯。

后来因为我学习的偏差,和外界环境对他的影响,让小时候养成的很多好习惯都随着成长不见了。

他现在是中学生,我再跟他讲很多好习惯的重要性的时候,他已经是爱答不理的状态。

作为孩子来讲,他觉得有没有好习惯不都是一样过日子吗?妈妈的话总是在危言耸听!

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任何一件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做起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如果一件事情从一开始做,就没有好的态度跟习惯,那事情还会有可能从小做到大吗?

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做成功最终考验的还是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

而性格和习惯要从哪里培养?

不就是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做出来的吗!

古人一向将人的道德品行都放在第一位去培养,是因为当一个人内心有了好的道德修养,外在的行为自然就会呈现出好的习惯。

而如果一个人内心自私狭隘,只想自己,自然会认为有没有好习惯无关紧要,他不会想到自己的坏习惯,会给亲近的人带来烦恼和痛苦。

所以道德修养不仅关系着自己人生的祸福,更关系着未来你会不会有一颗理智面对孩子的心。

爱如何才能不变成害?

除了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和认知,用一颗理智的心去爱护自己和别人,哪里还会有更好的方法呢!

那些祖上积了大福的,尤其是做了帮助别人明理的大善,子孙后代往往会出很多聪明灵秀的孩子,而那些做了其他善事积福的人,子孙后代可能会很有福报,但是不一定特别聪明!

积什么样的福就会带来什么样的福报!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聪明睿智,自己明理后也要经常帮助别人明理!

这是昨天写文章突然得到的感悟,供养给大家。

《弟子规》四十讲继续免费结缘,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本文后留言,我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感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