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时良相高新郑:坏脾气的首辅,无人能超越的君臣情义

 猴格 2022-09-05 发布于河南

提到君臣情深,猴格首先想到的就是老乡高新郑,和他的学生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这一对君臣之间的情义,大概是有史以来没有其他君臣组合能够超越的。

01,救时良相高新郑

高新郑,就是高拱(1512-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东高庄人,是明朝隆万时期的名臣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死后谥号“文襄”,人称高新郑、中玄公、高新郑公文襄、高文襄、新郑公、玄老等等。

高拱出身官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五岁善对偶,八岁日诵数千言,十七岁乡试夺魁,嘉靖二十年(1541)中进士,入翰林院授庶吉士,次年(1542)授翰林院编修,嘉靖三十一年(1552)受命入裕王府,成为裕王朱载坖的侍讲,从此陪伴朱载坖一起走过潜邸那段艰难的岁月,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身处名相徐阶、张居正之间的高拱,经常被人拿着和张居正比较,就像周世宗郭荣和宋太祖赵匡胤经常被放一起比较谁比谁强一样,很多人都觉得高新郑不如张江陵。

其实,高拱和郭荣一样,因为在位短,经常被人忽略,就像赵匡胤是站在郭荣的肩膀上,张居正的万历改革也是在高拱隆庆新政的基础上走出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高拱和张居正也曾经志同道合,彼此欣赏成为良师益友,只不过后来随着张居正的雄心(野心)膨胀,二人之间出现裂痕,张江陵又内结妃宦,依附冯保驱逐高拱,使高拱凄凉的结束政治生涯,返回家乡新郑终老。

高拱的功绩并没有被忽略忘记,万历三十年朝廷追赠他的诰命有一句:“谋身近拙,实深许国之忠。遗俗似迂,雅抱殿帮之略。”就是对高拱最真实的评价。

被平反的高阁老都有什么显著政绩呢?

  • 其一,打破官员选拔与考核等方面的弊政,重新修订考核的法令;推行官员长久任职的法令,免除人走政息的局面。
  • 其二,建立边防人才储备制度,让人才直接应用到实际的边防军务中;还建立体恤边防官员的休假制度和内迁制度。
  • 其三,开海禁缓解南倭问题,废除嘉靖以来的海禁禁令,对恢复发展东南沿海的经济起到稳定作用。
  • 其四,也是最主要的,北虏问题,主持俺答封贡,开创明蒙友好的新局面,对稳定边疆局势起到良好的作用。

高拱的隆庆新政是建立在喜欢玩弄权术的嘉靖帝留下的烂摊子基础上,被吹嘘成聪明下大棋皇帝的嘉靖帝晚期,是经济萧条、国家凋敝、边疆危机频发、民间起义此起彼伏、社会矛盾冲突频临崩溃,就是高新郑的大刀阔斧,进行洗刷颓风、振兴朝廷的一系列改革,让明朝积弊丛生的内政外交都有所改观,出现一股清明刚健之新风。

就是这个迷信又薄情寡义、给儿子留下百业凋零烂摊子的嘉靖帝,成就了高拱和隆庆帝这对君臣师生之间的情义。

02,师生情谊深

明穆宗朱载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庶三子,生母是不得宠的杜康妃,朱载坖出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正月二十三,比老师高拱小24岁。

朱载坖兄弟八个,多半都早早夭折,只剩下老二朱载壡、老四朱载圳和老三朱载坖。朱载壡四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同时,朱载坖封裕王、朱载圳封景王。太子在14岁的时候早亡,嘉靖帝就只剩下朱载坖、朱载圳俩儿子,因为迷信于二龙不相见,嘉靖帝非常忌讳立太子,还对儿子很冷漠。

朱载坖虽然是皇帝事实上的长子,也是群臣心目中合法的继承人,但他爹不立太子,兄弟俩同时出阁后,嘉靖帝也不让景王之国,对俩儿子的待遇也没有差别,他的态度让中外臣民危疑,都猜测皇帝是否有废长立幼的打算,只比朱载坖小一个月的朱载圳也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很有拼一把的打算,可以想象裕王朱载坖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憋屈和无奈。

高拱就是这个时候进入裕王府成为一名侍讲的,面对内外无援、担惊受怕的裕王,耿直的高拱不禁对这个学生产生一种怜惜之情。

裕王府侍讲不止是高拱一人,还有陈以勤、殷士儋、张居正,都是后来响当当的阁臣,但被隆庆帝朱载坖无比信任的,却只有高拱一人,可见高拱付出的心血比张居正等人更多,人心换人心,所以朱载坖才对高拱那样依赖。

高拱对朱载坖不仅仅教授学问,还教导安身立命的东西,“益敦孝谨,敷陈剀切”,你爹对你越冷漠,你越要敦厚孝顺谨慎,高拱把这个道理掰开揉碎的详细讲述给朱载坖,希望他能够理解并做到,朱载坖也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

朱载坖的皇子生涯也的确凄凉,父亲冷漠,生母早亡,随即又遭遇嫡长子夭折,原配爱妻李氏伤心死,打击接憧而来,让软弱的朱载坖几乎不堪重负,幸而有老师的陪伴和教导,才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

嘉靖三十九年(1560),高拱升太常寺卿兼国子监祭酒,离开王府,朱载坖却依旧深深依赖老师,遇到事情,不管大小都派人去询问老师,还手书 “怀贤忠贞”字赐给老师。

景王之国后薨逝,裕王朱载坖就是唯一的皇子,储君地位趋向明朗,处境不那么尴尬,做为未来皇帝最亲近信任的老师高拱,异日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阁臣徐阶为了示好这对师生,举荐高拱进入内阁。

高拱性格高傲,对徐阶并不感冒,在朱载坖继位后,徐高两人的矛盾就爆发,双方互相攻讦,高拱以病辞官,直到隆庆三年(1569),朱载坖召复老师,委以重任,高拱才开始施展他的政治才能。

朱载坖对老师做到了始终依赖信任,放手让高拱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凡是老师所奏请,没有不听从的,高拱也忠心为国,“辅政忠勤,掌铨公正”,让国府风气明显好转;“遍识人才,仓卒举用,皆得其人。”为隆万改革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03,病榻遗言里的君臣情义

成为万历帝清算张居正一案催化剂的《病榻遗言》,据说是倒张派人士假托高拱所做。在《病榻遗言》中,有很多隆庆帝对高拱信任依恋的记叙。

隆庆帝生病了,看到高拱,就拉着先生衣服不放,放下衣服又去牵手,牵着先生手入宫,到乾清宫升御座时还不放手,“盖自御路前至此,皆执手未释,而颜色相顾,眷恋之情蔼然,言之流涕,不忍言也。

张居正等臣在榻前叩头,隆庆帝还拉着高拱的手不放,交代老师在乾清宫门外宿,高拱以祖宗规矩外臣不能夜宿大内为由,改宿于西阙内臣房,皇帝要是见他,举足就到。高拱守着生病的学生,是披衣而坐,夜不能寐,就怕学生夜里传召,一连守护几天,直到隆庆帝觉得身体好转,才让老师回家。

隆庆帝驾崩前,召见阁臣高拱、张居正、高仪,看着垂死的学生,高拱伤心到不能自已,且奏且哭,最后悲痛到不顾形象,“已大恸长号不能止。两宫亦皆失声哭。于是二内臣扶拱起,遂长号以出。

不管《病榻遗言》的真伪,高拱和隆庆帝的师生情谊是有目共睹不会伪造的,如果隆庆帝没有对高拱如此信赖,高拱自己给自己贴金不怕活着的知情人李太后、万历帝母子收拾他?伪作者更不敢也没必要如此无中生有,由此可见,隆万时期的人们都知道隆庆帝对自家先生的感情。

历史上有太多君臣不协的例子,高拱和隆庆帝,简直是史上最温暖有爱的君臣组合了,堪称君臣际遇的清流。

04,猴格说

高拱是猴格老乡,但并不是因为高阁老是我老乡,我就一边倒没原则的夸他,高拱有他的优点,神童、有才,又懂经济又懂军事的全能型人才,还忠心为国。但也有很多缺点,刚愎固执,性格急躁,脾气不好,人又专横,在团结同僚方面有所欠缺,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就算很多人不喜欢他,却不得不承认他的才干,时人王士性评价高拱:“此事非王少保崇古在外担之,新郑在内主之,中外安得享数十年太平?新郑良险诈恣横,然胆略当为盖世才子,而互市一断,实有功于国家。

万历元年(1573),冯保和张居正炮制王大臣案,企图把归乡的高拱牵连进去,张居正想得到吏部尚书杨博的支持,杨博断然拒绝说“高公虽粗暴,天日在上,万不为也!”还联合左御史葛守礼抓住张居正亲手篡改诬陷高拱的把柄,迫使张居正不得不停止对高拱的诬陷,亲自为高拱开脱,以免落下万世恶名。

据说张居正执政时,用人有一个捷径,就是往日被高拱赏识器重的人,他都不假思索的任用,比如吴兑,张居正要用他,亲信对吴兑不了解,张居正就说,以前高新郑在位时一直都很器重这个人,亲信听了都没有异议。

在这件事上,我们要服气高新郑的识人之明,也要服气张江陵的容人之量,所以说,新郑、江陵二公都是不世出的豪杰,各有各的人格魅力,各有各的性格缺陷,没必要一较长短。

就是这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