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战争,为何感觉只有中国讲究谋略,而外国大多数正面硬刚?

 鸢飞九天2018 2022-09-05 发布于河北

提起战争这个话题,东西方各国都有自己的理解,在中国人看来,战争是一种艺术,想要打赢战争靠的是策略和谋略。

战争

然而,对于西方国家的战争,无论是影视资料还是固有的认知,都认为外国人打仗全凭一腔热血正面硬刚,人数和士气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不过,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完全准确,至少不够全面。

中国的战争史,最关注的角度是带兵的将帅本身,绝大多数时候影视作品、历史文学作品都会将战争胜利的功劳,归结在将帅一个身上。这样一来,就忽略了将帅麾下的千万军队、国家后勤,乃至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与支持。

以《孙子兵法》为例,历史上除了作者本人,对于这本军事著作理解最深刻,使用最精到的人是孙子的后代孙膑。

孙膑

作为齐国军队事实上的统帅,孙膑的成名佳作是“围魏救赵”,史书的记载加上后世民间文学作品的演义,孙膑用兵几乎被神话。

然而事实上,桂陵之战以及后边的马陵之战,齐国军队赢得并不漂亮,围魏救赵齐国军队伤亡两万人,魏国军队则是一万多人,伤亡人数接近2比1 。

而让魏国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马陵之战,齐国军队损伤同样惨重,光是阵亡人数达到了八万以上。要知道,这还是在齐国军队士气高昂的背景下,孙膑才带队取得了艰难的胜利。

换句话说,《孙子兵法》的用兵策略对实际战场上两军交锋产生的帮助,其实比较有限。当然,《孙子兵法》作为兵家第一著作,流传数千年经久不衰,自然蕴藏着非常宝贵的价值。

那就是,对统帅乃至国家最高统治者,进行战略上的指导。比如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再或者“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奥匈帝国惨遭肢解,其最高统治者皇帝约瑟夫曾在战后阅读过《孙子兵法》这部兵家名著,他看完之后的观后感非常简单“假如战争之前让我看到这本书,战争的结局就全然不同”。

从侧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奥匈帝国当初以斐迪南大公遇刺为借口主动发起一战,其实是没有客观评估形势的鲁莽之举。按照《孙子兵法》的指导,己方没有绝对优势,就不宜发动战争,约瑟夫正是忽略这一点,才导致家国破碎。

由此也能总结出,在战略思维方面,中国人确实有着更多的历史积淀,也更加注重这一点,同样是面对战争,西方国家的一些政客包括国家领导者,都常常忽略战略上的长远规划,导致国家常常被拖入战争的泥潭。

要想弄清楚西方国家的统帅打仗的理论依据,必须关注的一本书——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这本书对于战争的实际操作和进行,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和描述。

总结起来就是,战争开始前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利用地形克敌制胜,如何确保后勤供应等等,堪称是一部军事工具书。

不过,《战争论》看似对将帅带兵非常有用,实际上如盲目依从这样的兵书,后果同样非常严重。在抗战时期,国军就曾让所有的军官熟读背诵《战争论》,结果就是国军在正面战场一败再败。

《战争论》在西方的地位,和《孙子兵法》在中国的地位相当。只不过两本军事名著,无论是思想还是境界水准,完全不是一回事。

《孙子兵法》更加注重谋略和战略层面的指导,而《战争论》则是注重实际操作,专业性更强。由此衍生而来,就会形成一种,中国人在战争过程中,更加注重谋略,而西方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正面硬刚。

当然,西方人在战争中也有谋略,古时的欧洲曾经有过一场经典战役,名叫特洛伊战争。交手双方分别是希腊联军和以普里阿摩斯为国王的特洛伊城。

这场战争持续十年,双方硬碰硬,谁都无法击败对方,最终在第十年的时候,希腊联军使出了一招“木马计”,将一个巨大的木马丢弃在阵地上,假装退军,信以为真的特洛伊守军将木马当成战利品带回城内,结果城堡从内部被攻破。

在很多国人的眼中,假如特洛伊战争木马计真的是史实,西方人未免过于天真,这种操作在西方人眼中是阴谋诡计。

而在孕育了《孙子兵法》的东方,简直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阳谋,几乎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历代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以如此幼稚和戏剧性的方式决出胜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代同样也有很多能够对标,或者是超过《战争论》的军事实操著作,包括孙膑著写的《孙膑兵法》以及十三经之一的《左传》,都是颇具代表性的重磅作品。

三国时期有“关公夜读春秋”的故事,作为将军的关云长秉烛夜读的春秋其实就是《左传》,这本书也叫做《春秋左氏传》。

这本书同样是详细记录战争的细节,相比西方的《战争论》,最大的不同就是,《左传》愿意站到对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一场战争往往会从敌我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诉述,这一点就是《战争论》不及《左传》的地方。

东西方两种全然不同的战争思想,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思想观、战争观。不过归根结底,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实力所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