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为什么叫内家拳?来听听他怎么说!

 tjboyue 2022-09-06 发布于江苏

中华武术流派众多,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内家拳,一是外家拳。许多人都知道太极拳是内家拳。太极拳为何是“内家拳”?内家拳和外家拳有何不同?以下是对其的说明:

PART01
(一)为什么太极拳是内家拳?

拳术的内外之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要知道,不管是内家还是外家,都各有所长,并不是说哪一种更好,而是取决于修炼者的喜好,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领悟。

图片
方宁老师剑照

通常来说,外家拳的发力和日常生活中的发力习惯是一样的,所以最先出现的是外家拳。就像是一个人在握紧拳头的时候,会觉得很有力量。平心而论,这样的发力方式更容易让人理解。因此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说“斯技旁门甚多, 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这里对王宗岳这段话加以解释:

1)王宗岳所说的斯技,技是指武术,斯技就是说,武术这种技术。

2)旁门并不是“左道旁门”的旁门,而是指除了太极拳以外,还有许多别的流派。

3)通常都是壮的胜过弱的,手慢的敌不过手快的,力气小的输给力气大的。这样的发力方式更好理解,所以王宗岳说不是和学力有关。王宗岳在这里所指的学力,是指学习太极拳这种内家拳,需要理解和学习的完全是另外一种用意不用力的方法。

在此,王宗岳讲的是一种方式与习惯。这倒不是说,外家拳不需要学习。外家拳当然也要学习。但是王宗岳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是,外家拳的发力方式与普通人的习惯性和认识是相符合的。大家在知道这种发力方式的基础上加强力的训练,加强体力,耐力,攻击力,闪避力,以及使用这些力量而需要的技巧和身体适应变动的能力。  

而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一开始就强调不用力,以柔为主,这和普通人的力量习惯是截然不同的。普通人很难想象,这样的缓慢轻柔的动作,怎么可能是武术?这就是一个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如何改变用力习惯。至于进一步如何积柔成刚,如何四两拨千斤等等,这和外家拳的习惯发力,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王宗岳说“斯技(武术这个东西)旁门(各种别的门派)甚多,概不外乎……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也就是说,不必要改变用力的习惯和理解而另外学习一套完全不同的习惯与方法,完全另外去理解。

图片
方宁老师照

太极拳这种用'意不用力’的方法与外家拳用力的方法显然有原则上的区别,因此习惯上称为用意不用力,所锻练的功夫称为内劲。因此强调'用力’还是强调'用意不用力’就成为理解外家拳和内家拳的重要区别和分水岭。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有个人从外家拳改到学习太极拳,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他始终无法理解太极拳的真谛,所以他问:“不用劲怎么练拳?”回答还是老话:“用意不用力。”进一步又问“太极拳应该在那一个部位用力?”回答是:“太极拳是绵藏针,丝绵裹铁掸的技术,事实上周身无论那个部位都不能特别用力,而周身哪里都在锻炼中增加内劲。”

当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得到真传。准确的说是周身有内劲,所以当修炼到一定境界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就可以做到以静制动,身体外表不动,对方碰到就被弹走,或者以手发分劲时,从表面看似没有任何动作,但却能将对手逼得连连后退。因为这些内劲在运用时外面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所以被称之为内家拳。

PART02
(二)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1)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不同,并不在于是否修炼了内功。

不管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任何一种正式的独立拳种,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功和外功修炼方式。其实外家拳中的少林拳有少林的内功,内家拳中的武当派有武当内功,均有名于世。许多外家拳都是内外兼修,不能说外家拳只练外功不练内功。所以,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修炼内功。修炼内功和锻炼内劲,完全是两回事。

图片
方宁老师照

2)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主要在于运气与用劲方法上存在着方向性和根本性的区别。

外家拳法,要想增强手上的力量,就必须提气向上将劲力由腰胯运向两肩,然后从肩膀到手臂,再到手指。有的时候,他甚至能看到自己的力量末端在微微的震颤。所以,很多外家拳手都会用腰带来拉扯自己的腰,方便自己的运气。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

其次,为了上身有力,就必须马步扎稳,以胯为根基。如此,提气向上,上身两手出力显得有劲, 其运臂挥拳运手与指刚劲有力,甚者快疾如风,易形于外

而内家拳却是截然相反,讲究气沉丹田。所以张三丰在太极拳理论中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所谓的“气”,就是在不经意之间,气沉丹田,并在全身游走。所以说并非是身体哪一部位特别用力,感觉特别有劲。但是功夫高深时意到那里内劲就到那里。

外家拳和内家拳,一个运气向上、一个气沉丹田,外家拳是是以腰胯坐实上身两手出力,内家拳则是全身完整一气,上下相随。这是内外两家的区别。总之,外家拳能感觉到自己的双手越来越有劲,且容易向外表露。而内家气在体内游走的时候,没有感觉到身体某个部位特有有力,功夫渐由大圈、小圈乃至于无圈。武当正宗的太极拳,武功越是高深,就越是看不见内劲的运用,这就是所谓的内家拳。因为内家拳的修炼方式,与普通人习惯的用力方法完全不同,很难领悟,所以,传统的太极拳中,都有一句话,叫做“用意不用力”。

图片
方宁老师照

3)前面说过内家拳与外家拳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力量显露于外,一个则不易显露于外。

这是由于内家拳运劲于内不易露形于外,尤其是功夫由大圈到小圈进而达到无圈,由寸劲进入分劲高级阶段时,在推手运用中,从外表上几乎看不见用力,而对方已被发出两三丈以外。因而太极拳被称为以静制动的内家拳。目前社会上达到这种功夫层次的人比较少。因此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面貌不大为社会人士们了解。武当正宗的杨家嫡传太极拳,就能做到这一步,不显露出任何外力,也就是所谓的“内家拳”。同时也体现出了《拳经》中的“以静制动”。

4)需要指出的是,太极拳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与一般人所理解的暗劲也截然不同。

暗劲,就是指身体的一部分,在没有任何动作的情况下发力,被称之为暗劲。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在使用暗劲的时候,和太极拳的无圈内劲有两点明显的区别。

一是,就像普通人施展暗劲,其他部位都不能动弹。而太极拳中,在发这种无圈内劲时,身体是可以移动的,只要对手发力,就可以实现“以静制动”。

其次,一般人施展暗劲,都是在暗中较劲,身体都不能动,更别说将对手轰出一丈开外了。但太极拳到了无圈高级境界使用这种无圈内劲外面接触处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敌人就会被弹到数米开外,甚至是数丈开外。

5)这种无圈内劲的运用,在推手中就可以表现出。

按照拳经上的说法一羽不能加”,只要对方一动,哪怕是一片羽毛,都会被他用内劲化解。从外面看,并没有太大的动静,对方已被发走或者化解掉。这个时候,他全身都可以使用力量,身体任何部位不怎么动作都可以发劲。这就是所谓的“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甚至连发力的动作都看不清。因此,太极拳被称作“内家拳”。

综上所述,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就能展现出内家拳的精髓,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独特风貌:

1、内家拳修炼到一定程度,从“寸劲”变成“分劲”,当“一羽不能加”而发劲的时候,外面几乎看不见什么动作,对方已经被发走或者化解掉;

2、能做到“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不动则已,一触即退;

3、可以将全身的力量都灌注在身体各处,达到“周身无处不太极,挨着何处何处击”

正如之前所说,中国功夫博大精深,外家拳和内家拳各有千秋,而外家拳则是中华武学中的优秀拳种,外现刚强是其独有的特色,没什么不好。同时,也不是说内家拳就比外家拳优越,更不能认为功夫到了无圈分劲就是无敌。

这篇文章只是想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把太极拳叫做“内家拳”,而真正的“内家拳”能展现出来的风貌是什么样的。我们这些后人,在学会太极拳的时候,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激我们的先辈,他们将如此优秀的拳法传承下来,成为祖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上只是我个人根据张三丰、王宗岳的太极拳学说所总结出的看法,数百年来被世人奉为圭臬的太极拳经典,经过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先贤的经验和理论。仅供爱好太极拳的朋友们参考,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为了解释清楚而喋喋不休,虚心接受各位拳友的批评与指教。

图片

监制:柯超

编辑制作:李嘉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