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手术风险中度增加、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70岁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否不次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外科)?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一种创伤较小的替代方法,是手术风险高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TAVI在较低危患者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这项随机临床试验于2014年4月至2018年4月在英国34个中心进行,共纳入913例年龄≥70岁的有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这些患者因年龄或合并症而中度增加手术风险,并随访至2019年4月。主要结局是1年时的全因死亡率。主要假设是TAVI不次于外科手术,死亡率组间绝对差异的单侧97.5% CI上限的非劣效性界值为5%。次要结局共36项(本文报道30项),包括住院时间、大出血事件、血管并发症、需要植入起搏器的传导障碍和主动脉瓣反流。913例患者中位年龄81岁(IQR, 78-84岁);424例(46%)为女性;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死亡风险评分的中位值,2.6% [IQR, 2.0%-3.4%]),912例(99.9%)完成了随访,并被纳入非劣效性分析。1年时,TAVI组21例死亡(4.6%),外科手术组30例死亡(6.6%)。在本文报告的30项预设次要结局中,24项在1年时无显著差异。TAVI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较短。1年时,TAVI组的大出血事件显著少于外科手术组(分别为7.2% vs 20.2%),但血管并发症显著较多(10.3% vs2.4%;)、需要植入起搏器的传导障碍(14.2%vs7.3%),以及轻度(38.3%vs11.7%)或中度(2.3%vs0.6%)主动脉瓣反流(合并轻度、中度或重度[无严重病例报告]主动脉瓣反流的调整后比值比为4.89 [95% CI, 3.08- 7.75])。 在年龄≥70岁、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且手术风险中度增加的患者中,在1年全因死亡率方面,TAVI不次于外科手术。 参考文献:JAMA.2022;327;(19):1875-1887. 译文:宋鹏阳
校准:张少雷 审核:毛峥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