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108》宋金战争(上)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2-09-06 发布于上海

宋金战争(上)

1.金灭北宋

在金兴起时,南边的宋政权也走向衰落。待到宋徽宗赵佶在位时,统治集团骄奢淫逸,政治极其腐败,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为挽救自己垂亡的统治,欺骗人民,转移人民的视线,宋徽宗企图凭借金军的力量收复燕云诸州。1120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决定联合攻辽,并约定由金攻辽中京(今内蒙宁城大明城),宋攻辽南京(幽州)。但由于宋军衰弱不堪,屡次进攻都被辽军打败。因此,在辽朝灭亡后,金根本不愿意依照事先约定将燕云诸州归还宋朝,几经交涉,在宋答应每年向金交纳大批财物后,才将幽州空城交给宋朝。

金在灭辽战争以及同宋的交往过程中,看出宋朝软弱无能,因而在灭辽以后,不断派兵南下攻宋,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

112510月金军兵分两路南下攻宋。西路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率领,自西京(今山西大同)攻太原;东路由南京路都统完颜宗望率领,自南京(今河北卢龙)攻燕山府(今北京)。战争伊始,金西路军相继攻克朔(今山西朔县)、武(今山西神池)、代(今山西代县)等州,继而围攻太原,但遭到宋军顽强抵抗,金军久攻不下,遂改为长期围困。金东路军进抵燕山府时,宋守将郭药师投降。宗望以郭药师为向导,直扑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

宋徽宗见形势危急,忙令各地宋军入援,同时遣使向金求和,并传位于太子赵桓(即钦宗)。11261月初,金东路军迫近黄河北岸,进攻浚州(今河南浚县),宋军梁方平部奔溃,南岸守桥的何灌部也焚毁桥梁,不战而溃。金军进占浚州后,用几条小船从容渡过黄河。宋徽宗闻讯南逃,钦宗也欲弃城逃走。由于李纲等人力谏,才决定留在东京,并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开封城防。李纲积极营造战具,整饬军备,抚励民心。1月初,金东路军6万人兵临东京城下。李纲率军民日夜坚守,重创金军。不久,宋各地援兵20万人齐集城下,金孤军深入,形势对金不利。宋钦宗急于求战,派军夜袭金营,由于事先消息泄露,结果失利。

金乘机迫使宋钦宗接受屈辱的和议条件,然后撤军北归。西路宗翰除留兵一部继续围攻太原外,也退回西京。

金军撤退后,宋徽宗返回东京。宋廷轻信和议,不修战备,朝廷被主和派所控制,而李纲等主战大臣相继被贬官。

8月,金军再次大举南下。宗翰率西路军自西京攻占太原,宗望率东路军自保州(今河北保定)攻占真定(今河北正定)。宋廷急忙遣使求和,金一面佯许和议,一面遣军直趋东京。11月,金西路军进占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宋廷令折彦质统兵12万、李回率骑兵万余在黄河南岸拒守,阻止金军渡河南下;令范讷统兵5万驻守滑州(今河南滑县)、浚州,以阻击金东路军。金东路军见宋有备,转兵恩州(今河北清河),趋大名(今属河北),在李固渡(今河北魏县西)过河。西路军则虚张声势,吓退守河宋军,从孟津、河阳等地,相继渡河。宗翰、宗望会师于东京城下。钦宗惊恐万状,急忙遣使求和。金不予理会,继续攻城。闰1125日,金军攻破东京。

122日,钦宗投降。11274月,金军掳徽、钦二帝北还,历经168年的北宋王朝至此灭亡。

2.金对南宋的进攻

112751日,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高宗,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宋高宗即位后,对金的态度仍然是力求议和,意在以黄河为界,维持残局。由于大臣和将领的激烈反对,高宗不得不起用主战派李纲为宰相,并根据李纲的推荐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张所为河北招抚使,傅亮为河东经略副使,以联络当地义军抗金。

宗泽在开封安置流亡人民,整顿军队,部署战事,并联合河东、河北抗金义兵,众至百余万人。但高宗既怕人民,又怕将领掌握重兵,更怕抗金胜利后徽、钦两帝回来,自己当不成皇帝,因此不愿依靠军民力量抗金。112710月,以金军南逼为由,从南京逃往扬州。

金太宗闻高宗南逃,遂令金军分3路南下,向南宋发动大举进攻。中路军由宗翰(粘罕)率领,自河阳南渡黄河,攻河南;东路军由宗辅及其弟兀术(宗弼)率领,自沧州渡河攻山东;西路军由娄室率领,渡河由同州(今陕西大荔)方向攻陕西。金军3路南下,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迅速占领西自秦州(今甘肃天水),东至青州(今山东益都)一线的许多要点。只是由于宗泽在汴京的坚强抗击,才使金军东西联成一气、3路并进的计划未能全部实现。在金军南下过程中,一些坚持抗金的将领,收集亡散,坚持战斗。特别是河东、河北、河南地区的民众,纷纷武装起来,保家自卫,英勇抗击金军,有力地牵制了金军的南下。

金军慑于南宋军民的威力,害怕宗泽和各地义军联合起来南北夹击,遂先后退兵。

宗泽曾先后20余次上奏要求北上收复失地,但都遭到投降派的阻挠。112871日,宗泽忧愤成疾,抱恨而终。金太宗闻宗泽已死,决定再次南下攻宋,8月作出如下部署:命娄室率兵攻陕西,为西路,掩护主力东下;粘罕率主力与原宗辅的东路军在黎阳津(今河南滑县北)会合南下,为东路。其作战意图是东西并进,以扬州为主要进攻目标,穷追宋高宗,一举摧毁南宋政权。11月,金开始大举进攻。

金西路军相继攻破延安府、晋宁军(今陕西佳县)、鄜州(今陕西富县)等地。东路军由黎阳渡河,连下澶渊郡、濮州(今河南范县南)、相州(今河南安阳)、德州(今山东陵县)、东平、济南(今山东历城)、大名、袭庆府(今山东兖州东北)、徐州,在宿迁(今江苏宿迁)击溃南宋韩世忠部,乘胜占领楚州(今江苏淮安)、天长(今安徽天长)等地。11292月,宋高宗仓猝南渡长江,逃往杭州。金军攻陷扬州,追至瓜洲渡(今江苏江都南),因无舟师,停止追击。粘罕军在南下途中受到淮西军民的袭击,人疲马困,遂在大肆掳掠后向北撤军。

宋高宗逃至杭州后,升杭州为临安府。在主和派的影响下,决定放弃淮河一线,退守长江。112910月,金军乘南宋江防尚未巩固的时候,在兀术的统帅下,分东西两路渡江南下。西路由黄州(今湖北黄冈)附近渡江入江西;东路由和州(今安徽和县)渡江攻江、浙。西路军在10月攻占黄州后,开始渡江。江州(今江西九江)宋将刘光世不战引兵逃往南康(今江西南康)。于是金军从大冶直趋洪州(今江西南昌),11月金军攻占洪州,继续南下进攻抚州(今江西临川)、吉州(今江西吉安)、太和(今江西泰和),然后西攻潭州(今湖南长沙)。兀术统率主力东路军于10月攻陷寿春(今安徽寿县),111日攻占庐州(今安徽合肥),4月占和州。然后从马家渡(今和县南长江西岸)渡江,击溃南宋杜充部数万守军,顺利占领建康(今南京),镇守镇江的韩世忠急忙率部退保江阴。宋高宗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闻讯之后,决定"航海避敌"12月,金军由溧水南下,进陷临安。宋高宗逃到定海(今浙江定海),金军跟踪追及,迫使宋高宗逃往海上,飘泊于温州(今浙江温州)、台州(今浙江临海)濒陆海区三四个月之久。

金军深入长江以南地区后,大江南北的人民到处集结山寨、水寨,打击金军;中原和北方的义军乘金军后方空虚,也纷纷出击,使金军处处受到严重威胁。金军累遭打击,感到孤军深入的危险,因此大肆烧杀掳掠之后,于11302月被迫北撤。韩世忠预见金军不能久踞江南,便大量制造战舰,准备在金军北撤时在长江中进行截击。当得知金军从镇江北撤时,韩世忠急率水军8000人先期赶到镇江,在江心焦山、金山间截击兀术10万大军,给金军以重创,逼使金兀术退入死水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中,达40多天之久,直到425日才得以渡江北撤。在金军撤退途中,岳飞所部在建康附近不断打击金军,并乘势收复建康。进攻陕西、企图进入四川的娄室军,也在南宋军民的抗击下未能得逞。

金统治者在多次全面进攻失败以后,看到南宋抗战力量不断增长,短期内难以灭亡南宋,于是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11309月,封刘豫为"大齐"傀儡皇帝,统治今山东、河南和陕西地区,一方面作为金宋缓冲地带,另一方面借以巩固在北方的统治。

为了从内部破坏南宋抗战力量,又于同年10月把降金的秦桧遣回南宋作内奸。在军事上则将全面进攻改为东守西攻,命宗辅往洛阳治兵,将兀术率领的10余万主力西调,企图集中力量,进攻四川,控制长江上游,为从江南迂回灭亡南宋创造条件。11309月到11344月,金军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在陕西方向先后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进攻。

陕西是南宋战略要地,守可屏障四川,攻可取河南、河东。112910月,张浚治兵兴元(今汉中),调整部署,加强防务,使川、陕的防御渐趋稳定。宋高宗为了减轻金军对江淮的威胁,命令张浚出师关中,以牵制金军,张浚也急于转守为攻,遂于11309月调集熙河路刘锡、秦凤路孙渥、泾原路刘錡、永兴路吴玠、环庆路赵哲等5路兵,拟分道由同州(今陕西大荔)、鄜延(今陕西延安)出击,以捣其虚。金也调集重兵集结于富平附近迎战。24日金军先行发起攻击,双方自上午激战至下午,胜负未分。正在这时,环庆路赵哲临战擅离,将士惊逃,影响全军,宋全线溃退,惨遭失败。金军乘胜追击,宋军撤退到兴州(今陕西略阳)、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及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等地,重行设防,以阻金军。113110月,兀术率领10万余人,从宝鸡渡渭水进攻和尚原。宋将吴玠坚守秦岭要隘,以精兵强弩阻击金军,并和义军配合,出奇兵袭击金军侧背,断其粮道,激战3天,大败金军。兀术中箭负伤,狼狈逃走。兀术军遭此打击,"自此不振"。以后,金军在进攻饶风关(今陕西洋县东)、仙人关(今陕西凤县西南)等地的作战中,由于吴玠、吴璘兄弟所率部队的顽强抵抗,加上当地人民的积极支援,金军又连遭失败,被迫放弃了进入四川的企图。吴玠乘胜于11344月收复了凤州(今陕西凤县)、秦州、陇州等地。南宋川陕的防务趋于巩固,金军的重点进攻又遭到失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