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有人知的神秘医药体系,竟然是……

 栖凤轩2013 2022-09-06 发布于辽宁

小编导读

随着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愈发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愈发茁壮,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认可。但其实在我国还有一大类独有的、疗效神奇的医药体系,很多人却并不了解,那就是神秘的少数民族医药。今天,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其中代表性的特色医药体系——


据初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80%都有自己的药物,其中三分之一甚至有独立的医疗体系。少数民族医药的形成都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医学和文化的双姝奇葩。虽然由于其复杂性,很多还未纳入官方诊疗体系,但国家出台政策指出,要改变“少数民族医药工作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一现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医药。

01

藏医药——体系完备,分类细致

藏医药是少数民族医药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类。藏医学的起源和藏民族起源的历史一样久远。独一无二的高原地理,孕化了神奇而多样的藏药资源;对宗教的普遍敬仰,赋予了藏医对生命独特的认知与价值理念;而身处华夏、印度、阿拉伯三大文明区域包围之中的特殊地域,又使藏医有可能在中世纪完成对周边地区古代医学经验的继承与融合,从而创造出多源合流、博大精深、历久而弥新的医学体系。

藏医的早期民间疗法大约产生于2000多年前,西藏最早流行的医学叫“苯医”,据《宇妥·云丹贡布传》记载,当时还没有系统的藏医理论,主要有三种疗法:即放血疗法、火炙疗法、涂摩疗法。并且逐步认识了一些动植物的药用性能,民间已有不吃死牲畜肉,餐具个人专用,饭后喝酸奶帮助消化的保健常识。

吐蕃时期是藏医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其标志是颁行了“尊医法规”,涌现出了以宇妥·云丹贡布为代表的一批藏族名医,和出现了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大量藏医学著作。公元8世纪初,藏医第一部综合性医术《月王药诊》问世;公元8世纪末,著名藏医始祖宇妥·云丹贡布编撰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的问世,标志着藏医学从此走上了成熟发展的轨道。《四部医典》对我国乃至世界医学都是一大贡献。

此后的几个世纪中,众多医药学家不断努力,至19世纪初期,《晶珠本草》这一集藏药学大成的经典著作传世,标志着藏医学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藏医学认为,世间的一切物质是由土(地)、水、火、风、空等五源(即五大因素)组成的;人体由隆、赤巴、培根等三因维持生理的功能;三因失去和合平衡即发生病变。三因也是由五源转化而成的,所谓“隆”即气或风,所谓“赤巴”为火、人体的热力,所谓“培根”为水或土、人体的体液和营养物质等,风推动火、火推动土水运行,即隆推动赤巴、赤巴推动培根运行,则维持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行。这样,雪或高原的藏医学,就形成了三因五源的哲理体系。

藏医在治疗时,善用药引子,还有独特灸法、催吐法、敷法、药浴法,更别提独特的藏药了。其中治疗中风、瘫痪、半身不遂等疾病的“七十味珍珠丸”广为人知。神秘而古老的藏医药文化,就在这一本——

文章图片1

02

蒙医药——善治外伤、药效强劲

蒙医药是蒙古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一门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医学科学。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医疗实践,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经验。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初步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古代蒙医药。后来又吸收了藏医、汉族传统医学和古代印度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经验,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

蒙医以“三根”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同时还包括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七素及六基症学说。蒙医治疗强调“治未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三根”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治疗原则。

蒙药的特点,一是常与普通中药同名不同效,比如肉豆蔻,中医用来治疗久泻不止、气滞腹胀,用于脾胃虚寒之证,而蒙医用来治疗心脏病。二是外伤的药物特别多,制剂方法品种繁多,包括灰剂、搅和剂、金石剂、油剂等,效果好,用量少。

在蒙医的治疗方法中,放血疗法和正骨术很有特色。放血疗法是应用专用放血器具-哈努尔,在特定的部位放血,借以引出病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适用于由血、希拉(类似于大热)引起的热性疾病,如:伤热扩散、骚热、疫热、疖肿、丹毒、黄水病、麻风等热症,疗效显著。

蒙医正骨术是历代正骨医学家们所积累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治疗各类骨折与关节脱位、软组织损伤等一系列病症的疗法。其方法简练、疗效明显。蒙医正骨术分整复、固定、按摩、药浴治疗、护理和功能锻炼等六个步骤进行。由固定的矫形器械和支架如:凸面青铜镜或银杯、圆形银镘、蛇蛋花宝石、夹板、压垫、缚带、沙袋、绷带等。当用器械固定时,是先用烈性白酒充分喷洒在伤肢骨折处和关节等部位,再进行揉捋按摩。有解毒、舒筋和活血的作用。正骨术实际上包括了骨折整复手法、骨折按摩法,以及蒙医震脑术等各种正骨疗法。

03

壮医药——辨病为主,擅用鲜药

壮医学起源很早。由于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我国岭南一带,气温长年偏高,降雨量充沛,因此湿热、瘴毒、痧毒、蛊毒等致病毒气较多,从而形成壮族地区特有的“瘴”“毒”“蛊”“痧”“风”“湿热”等疾病以及气道、谷道、水道、龙路、火路相关疾病。在长期与这些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壮族先民逐步形成了以天地人三气同步整体观为主导思想,人体内脏骨肉官窍与精气血水液等物质为生理基础,以三道、两路为传导布散调节系统的重要理论特点。总体来说,壮医重阴阳轻五行,以痧、瘴、蛊、毒、风、湿等为主要病因,重视目诊、甲诊等特色诊法,以辨病论治为主,辅以辨证论治,以调气解毒补虚为治疗总则,有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和手段,擅长运用外治法,也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药物资源,如有条件喜欢使用鲜药。

壮族聚居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四季常青,动植物繁多,山地广阔,岩溶密布,矿藏十分丰富,是座中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的天然宝库,具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因此,自古以来壮族地区就出产了大量的药物,如我国最早有药物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记载有壮族地区的许多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逸周书·王会解》中有壮族地区用名贵中药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的记载,有些壮药因疗效好而被传入中原,为汉民族所用。在著名的《神农本草经》里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就有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薏苡仁、丹砂、钟乳石等,尤其是125种“下药”中,壮族地区大多有出产。唐代的《新修本草》也收载了不少壮药。其后的《本草拾遗》更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另外,壮医药在解蛇毒方面,是所有民族医药中的翘楚。

文章图片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