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特发性震颤遗传需要怎样检查?

 昵称80477870 2022-09-06 发布于北京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

   有遗传背景的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加强临床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临床主要表现为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部分可见头部或声音震颤,发病率约为5% ,老年人群可升至20%。特发性震颤进展缓慢、症状单一、多为良性运动障碍性疾病。但特发性震颤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包括运动症状如意向性震颤和共济失调,以及非运动症状如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和听力下降等,还可增加帕金森病风险。

特发性震颤在中医学中属于“颤证”范畴。颤震为脑髓与肝、脾、等脏器受损而发生的病变。多为肝肾为,髓海不足,风痰瘀毒阻络所致。

医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可改善症状,但存在药物副作用依赖性及手术风险等。

中医则采用药中药、针灸等疗法,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