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人必读!椎动脉超声检查

 新用户12963386 2022-09-06 发布于山东

来源:即时超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超人

椎动脉( vertebral artery)

起自锁骨下动脉,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行于延髓腹。椎动脉侧,在脑桥下缘,左右椎动脉汇合在一起,形成一条粗大的基底动脉。 

椎动脉分段

椎动脉可分为五段,前四段为颅外段,第五段为颅内段。 

  • V1段(横突孔段):椎动脉在第6-2颈椎横突孔内上升段。

  • V2段(横段):椎动脉穿出枢椎横突孔后,横行向外段。

  • V3段(寰椎段):从枢椎外端弯曲向上,再垂直上行至寰椎横突孔为止的一段。

  • V4段(枕骨大孔段):自椎动脉V3段上端水平向内行一小段后,再弯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的一段。

  • V5段(颅内段):指椎动脉入枕骨大孔后,斜向中线上行与对侧同名动脉汇合成基底动脉前的一段椎动脉。

椎动脉的检查

首先显示颈总动脉纵切面图像。然后探头稍向外侧动,即可显示穿行于横突孔的椎动脉,在一排颈椎横突及其后方的声影间寻找血管结构。然后,向近心端扫查至颈根部,显示椎前及其发自锁骨下动脉的起始部转而再向头端追踪至颅底第二横突孔,自下而上分别测量椎前段及横突段椎间动脉内径。

图片

图片

图片

应用2.0~5.0 MHz的凸型探头显示一肥胖者C2-C6段(V2部分)椎动脉均可在同一切面中显示

图片

椎动脉的超声表现

椎动脉的正常超声表现

1. 低阻血流频谱:类似颈内动脉

2. 血流速度PSV:差异很大,20-60cm/s

3. 1/3患者为一侧椎动脉优势型,多数为左侧

    a. 血管直径大

    b. 血流量大

椎动脉中段是评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可靠管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临床意义

影响血流速度的因素:心输出量、心搏力、血管形状、血管壁弹性、管径粗细等。

MAX: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心脏射血力及颅内外脑动脉的阻力

MIN:因主动脉壁弹力贮存器的作用,加之脑组织丰富的血床处于低阻状态,保证了血管在舒张期仍有低流速的血流向脑部流动。因而,MIN主要受主动脉弹性及颅内压的影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病因及病理

一、血管位置与形态的变异

1. 椎动脉发源处的解剖变异,有时仅有残迹,或者一侧完全缺如,但极为少见。

2. 椎动脉进入横突孔位置的变异,使血管弯曲,血液流入受影响。

二、椎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迂曲延长,加之粥样斑块的形成,致使管壁增厚,斑块突向管腔,造成狭窄,导致脑循环血量减少,严重的可致血栓形成,或管腔完全阻塞。

三、颈椎病

由于颈椎肥大性增生,骨赘突入椎动脉管,压迫椎动脉使其管腔变窄。

由于颈椎间盘脱出,缩短了颈椎的长度,致使椎动脉发生了扭曲。

颈椎的肥大性改变可压迫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的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痉挛,供血减少,特别是当颈部急骤转动或过伸时,一侧椎动脉供血流量降低,而另一侧不能起到代偿作用时,较易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四、血流动力学危象

椎动脉管径虽无狭窄或受压,但当急骤血压下降或心排血量减少,可产生暂时性脑供血不足,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产生的椎基底动脉TIA,在老年患者中常见。

五、两侧椎动脉管径的极度不对称

病变使椎动脉管径极度不对称(二侧管径差超过一倍),当转颈压迫较宽的一侧椎动脉,而另一侧纤细的椎动脉起不到血流量代偿作用,可导致脑供血不足。

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症

由于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或阻塞(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但同侧的椎动脉畅通,发生椎动脉内血液倒流。使脑部血液经过通畅的椎动脉流入锁骨下动脉阻塞处远端,供应该侧上肢血液,致使脑干及小脑缺血,发生临床症状。

七、其它

颈肋所致的锁骨下动脉被抬高,主要见于青年患者,颈部肌肉劳损收缩或痉挛亦可刺激椎动脉,使其产生收缩引起供血不足。

临床表现

  • 眩晕:多数,表现为旋转性,但多不伴耳鸣、耳聋等周围性病变症状。

  • 视力障碍:突然视力模糊或复视,同侧视野缺损,或短暂失明(数分种)。

  • 头痛:为常见症状,较其他症状持久,也可单独出现,以后枕部跳痛为特点,弯腰用力时头痛加剧。

  • 意识障碍:短暂性遗忘症,语言障碍或意识朦胧状态等。

超声诊断要点

一、椎动脉管径狭窄,管径小于2.0 cm

      左右管径差超过一倍。

二、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或血流量减少

      表现为收缩期及(或)舒张期血流速度减低

1. 双侧椎动脉均为低速度血流(较少见)。

2. 一侧椎动脉流速减低,而另一侧椎动脉   流速正常(比较常见)。

3. 一侧椎动脉流速减低,而另一侧流速为代偿性增高。

4. 有时可出现椎动脉流速增高(可一侧增高,对侧正常;或双侧均增高),提示椎动脉痉挛。

5. 部分可伴有PI、RI增高。

三、血流频谱形态改变

1. 椎动脉出现低流速血流频谱,表现为收缩期峰值及舒张期波幅均明显降低,舒张期可出现部分断流,甚至完全断流。严重者仅见随心动周期有规律出现的低小单峰,标志椎动脉已无有效供血。

2. 椎动脉硬化,频谱收缩期S1〈S2峰,或双峰融合,波峰圆钝呈拱形。

3. 频谱宽度增加,流速增高的湍流频谱。

4. 探测不到血流频谱则说明完全阻塞。

5. 探测到逆向血流频谱则提示锁骨下动脉盗血。

颈椎病九大危险信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