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养生一定要记住“三字诀”,秋寒秋燥都不怕!!

 晚霞心语书屋 2022-09-07 发布于北京

今天是九月七日,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3个节气,也是气候由热转凉变化的开始。

9月之后,早晚气温偏低,正午气温高,是一天中温差较大的时候,可以明显地感到凉爽的秋天悄然来到。阴气渐重,露凝而白,夜间的湿气在地表凝结,形成明显的露珠。

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起居,健康度过秋天。那么该如何缓解秋季干燥带来的影响,并更好地在此时节养生调理?

Image

“白露”时期的养生关键,集中于“滋阴润燥”。以下白露养生攻略“三字诀”,推荐给大家!

1

三不露

俗话说:春捂秋冻。

白露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感觉到寒冷。如果太早就穿上了厚衣服,毛孔就会因为受热而张开,低气温所带来的寒气就会透过毛孔进入到体内。所以,适当的“秋冻”可以提高抵抗力,但脚部、脐部和关节,一旦受凉,疾病也会随之而来。

不露脚:

依据中医学,脚为人的根。人体的12条经脉中有1/2都始于足部,根据“脚部汇集全身经络”的理论,加上还有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说,一旦脚部受凉等于整个身体受凉。

穿上袜子,做好脚部的保暖工作。还可以在睡前泡泡脚,既可以促进血液流通也可以温和补肾气,不仅驱寒还有助于睡眠!

Image

不露脐:

秋季由于转寒,是胃肠道疾病易多发的季节,例如:孩童的腹泻、成年人的肠胃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都源于肚脐受凉产生。

夜间睡觉尽量少开空调。吹风扇、空调时都要注意,不要对着脐部吹风。外出骑车时,不宜车速过快,以防病从“脐”入。

除了外部的保暖外,内部的保暖也同样多加注意。像海鲜之类的寒性食物,不宜多吃,以免脾胃受凉。

Image

不露肩:

晚上睡觉时最好盖上稍厚的被褥,早晚外出时要带上一件外套。注意不要让膝关节受凉,已患有膝关节疼痛的人群在外需戴护膝,一旦出汗要及时擦干。

适当地锻炼身体,有助于预防、延缓和减慢骨性关节炎疾病的发生,例如:游泳、散步、骑脚踏车等。

还可以食用米酒,米酒有“百药之长”的称号,味道甜淡适宜,深受大众喜爱。它可以强身健体、祛风通络,对腰酸背痛、关节炎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Image

2

身不凉

白露过后,昼夜温差差距较大。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气温下降速度加快,若不及时添加衣被,容易感冒。

添衣防凉: 

从古至今就有“薄衣御寒”的说法,指出了“薄衣之法,当从秋习之”。也就是说秋天不要立即加厚衣。应当避免所出的热汗蒸发、阳气外泄,要遵循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之道。

因此,秋冻要冻得合理、冻得适时、冻得健康。因为昼夜温差过大,早晚应增添衣物,对于老人和慢性病患者,更应该及时注意保暖。

睡不贪凉: 

晚间作息要按照“秋三月……早卧早起”的原则,应当保持充足的睡眠,晚上尽量保证在10点前入睡。 

晚上睡觉时,注意别蹬被子了,空调温度调高或风扇吹风时间缩短,如要开窗,不要开得太大,避免寒风入侵身体。

3

勤活动

白露过后,肾开始收纳阳气,应补养肾气。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准备好,到冬天就会没有充足的气血来御寒,就会有患上关节炎、风湿病的隐患。

揉小腿:  

小腿的后方分别布有膀胱经和肾经,肾和膀胱相关联,想要补肾,首先就要揉小腿内侧。 

方法:坐在椅上,把小腿后方的肌肉往前翻,重复翻揉。每条腿揉捏5-10分钟,感到发热即可,左右腿交替。

Image

这个动作,达到了按摩肾经的功效。

抬脚跟:

位于脚底处的一个重要穴位是”涌泉穴“,它也是肾经的开头穴。

方法:把身体摆正,在椅子上坐直,把手随意的放在膝盖处,按照:抬教跟→放脚跟→抬教跟→放脚跟的步骤,重复进行,这个动作,可以拉伸到脚底的肾经,进而涌泉穴受到刺激。

Image

做这个动作时,可以选择两只腿一起运动,也可以选择先动一条腿再另一条腿,重复进行。

敲脚踝:

它是补肾最大的穴位,肾阴虚、肾阳虚都可调节。”太溪穴“位于脚踝的内侧,处于内踝后面和跟、筋腱的凹处,揉按时有轻微的胀痛感。 这个穴位能调节肾阴虚、肾阳虚,也是补肾穴位中最大的穴位。

Image

方法:做完上一个动作后,用脚跟去碰敲太溪,两只脚反复交替进行,起到按摩太溪的效果。

Image

泡脚温肾:

准备好温热水,将水没过脚踝即可。泡15-20分钟,身体感到微微发热,即到最佳状态。

还可以进行两个动作:两搓(搓腰+措耳)

手搓后腰:两只手掌在腰后部上下搓50下,可以达到补肾壮腰、加固元气的作用。还可以防治缓解久坐导致的腰酸疼痛。当鼻子不通气时,做此动作可气血通畅。

Image

搓搓耳朵:「肾开窍于耳」,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耳朵外廓,进行揉搓,将其搓热、搓红,起到补养肾气的功能。

Image

4

食宜润

由于白露过后,天气变得干燥,皮肤也会干燥起皮,这个时候就需及时补水。此时的饮食讲究以”润“为主,要”养阴液,润肺燥“,除了多喝水,还要多吃一些应时的果蔬。

多吃一些”清润“的食物,对肺部和呼吸道都大有益处。例如:

蔬谷类:莲藕、菠菜、银耳、糯米、薏米、核桃、莲子;

瓜果类: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枇杷;

肉食类:猪肉、鸭肉、乌鸡。

以上这些食物都可以起到”润燥、养肺“的功效,对身体都大有益处,秋季多食。

民间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所以推荐此时的应季食物:龙眼。

此时的龙眼个个颗大饱满,味甜汁多。在中医看来,龙眼性温,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养颜的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疾病。在秋燥时节是最适宜的温补之品。

最后,给大家分享科学的白露时节的养生药膳,调理身体和补气血。

一、沙参枸杞粥

可以滋阴润燥、养血明目。对于阴亏血虚所导致的干咳少痰,食欲不振起到治疗的效果。

1、将沙参加水煎熬,去掉渣滓;

2、将药汁作汤,枸杞、大米为料,放入锅内;

3、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煮。

煮熟后可依口味加适量的冰糖、玫瑰花,即可食用。

Image

二、莲子百合煲

可以清心安神、润肺健脾、滋补养生,最宜秋季饮食。

1、将莲子、百合洗净,用水泡开;将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用开水焯一下,捞出。

2、将莲子、百合入锅,加水蒸煮,待水开后加入瘦肉,煲熟后,加入适量盐即可食用。

Image

三、润肺美颜汤

可以强精润肠、养颜嫩肤,对于改善皮肤干燥、面无光泽、便秘等症状有帮助。

1、将银耳用凉水泡发,去掉蒂部,撕成小块;无花果捣碎。

2、把银耳、百合入锅,加入清水煮沸,带烧开后,放入无花果碎,大火煮五分钟后转至小火煮二十分钟。

3、出锅前放入适量冰糖,焖一下,待冰糖融化,即可盛出食用。

Image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暑热渐消夜渐凉,秋意渐浓。

白露到,送你三问候

问候你的身体,添衣保暖温暖自己

问候你的心里,谨记早晚外出温差

问候你的情绪,身心和谐保持开心

白露“三字诀窍”记住了吗?照顾好自己,健康养生送给你,一时白露迎过往,一份心意莫相忘。

也将这份关心和祝福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吧!任山高水长,看白露成霜,祝安康吉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