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用柠檬的微酸,生津收阳,让宝宝远离燥热!

 常常喜乐lllll 2022-09-07 发布于河南

原创 中医育儿经 中医育儿经 2022-08-27 12:15 发表于福建

初秋,一个宜微酸的季节,五味对五脏,每一种味道进入身体,都带着使命,且各执其职,无可替代。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甘淡之味,它的使命是养护脾胃,所以宝宝从小要养成能好好享受大米、小米、面食五谷原本食材的自然甘味的能力,这是我们给予宝宝最重要的人生礼物——爱上甘味。

秋天,宜微酸,因为酸能化阴,能生津止渴,且酸主收,可以帮助人体踏上大自然的节奏,缓缓的把阳气收藏起来。

初秋,阳光正热烈,孩子们晒太阳、运动,每日流汗量依旧很大,再遇到秋天偷偷降临的燥气,体内就容易津液不足,引发燥热咳嗽、大便干、流鼻血等问题,所以用食物来适度养阴生津,来预防身体的阴阳失衡,是最平和不过。

对于忙碌的妈妈而言,我们随处可见的柠檬,是极佳的选择,柠檬性凉,偏平性,不是大寒大热的食材。

柠檬,入胃、肺经,可生津止渴、润燥,又可和胃、消食化痰,这两大功效,这其中有芳香理气的柠檬皮功劳,不只是柠檬汁,所以不能用挤出的柠檬汁来代替柠檬。

柠檬的这两个优点,正是多数小朋友初秋想要的,我们可以切两片柠檬来泡水喝,记得切之前,要把柠檬的皮清理干净,多冲洗几遍。

孩子时常中焦有一点积滞,我们可以在柠檬茶里,加入炒大麦,增强健脾消食的效果,帮助孩子微微疏通中焦。

柠檬大麦茶

食材:

柠檬1~2片、炒大麦6~9克、冰糖(蜂蜜)适量

做法:

将柠檬和炒大麦用开水冲泡,适度加点糖调味即可,阴虚火旺大便干燥的小朋友,可以用滋阴润燥的蜂蜜调味,其它小朋友用冰糖调味即可。

禁忌:

感冒生病时不宜,适合两岁以上的孩子,酸度根据孩子喜好来调整。炒大麦可以在中药店里买到,比较常见。

对于脾虚经常有湿气的孩子,比如舌苔腻、大便粘,容易长湿疹、汗疱疹、痱子的孩子,那么初秋,依旧要注意祛湿问题,因为湿气困住脾胃,不仅仅阻碍气血正常运作,拖住脾胃,秋伤于湿,冬天就容易咳嗽。

这个时候,我们给孩子泡柠檬水,加入陈皮是最为适宜,陈皮可以化湿理气、化痰,配上柠檬,这样化湿而不生燥热,简单两味食材的茶饮,也可以达到阴阳平衡。

柠檬陈皮茶

食材:

柠檬1片、陈皮6~9克、冰糖(蜂蜜)适量

做法:

将柠檬、陈皮冲入开水里,然后加一些糖调味就可以。

禁忌:感冒生病时不宜,适合两岁以上的孩子,酸度根据孩子喜好来调整。

热则伤阴,很多孩子内热重,流汗多,到了秋天燥气下来,容易阴不足,出现燥热干咳、大便干燥、流鼻血等问题。

秋天除了偶尔喝些柠檬茶(不要天天喝),还可以用藕粉做各种美食,养阴又补脾,增强体质,减少秋天生病咳嗽。

养阴补脾的藕粉美食做法,看这篇文章《养胃早餐怎么吃?3个藕粉神仙吃法,脾虚宝宝入秋必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