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报复”妈妈,她沦为小三:这个“中国式女人”的故事,点醒了所有人!

 张德芬空间 2022-09-07 发布于北京

本期主播丨山茗

豆瓣有个话题,叫:“长大后你和你母亲的关系怎么样了?”

有一个热门回答是这样的:

“妈妈日常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不敲门进入我的房间,再批评我的每一项人生选择,并列出每一件我本该做而迟迟未做的事,让我的压力变大十倍,最后走出房间时还不关门。”

听完后,让很多网友觉得无比窒息。

在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里,也有同款妈妈。女主角季佩珍为了女儿,甘愿付出一切。尴尬的是,她越对女儿好,女儿就越讨厌她,越想远离她,甚至生出了怨恨。

这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为什么有些妈妈的爱,反倒会成为孩子的囚笼?让两人的关系渐行渐远呢? 

过度付出的背后,可能藏着控制欲

每个妈妈在成为妈妈前,都曾有过雄心壮志。

佩珍也不例外。

佩珍年轻时是气象员,有着大好前程,却因为结婚生女,不得不放弃梦想,转行成为一名老师。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佩珍不仅成为模范老师,还成了贤妻良母。

直到知天命的年纪,她每天仍忙得团团转——先伺候丈夫吃早餐,再给北漂的女儿打电话,最后还要给患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喂饭。

遗憾的是,佩珍付出这么多,却没能换来幸福。

丈夫老李是外科医生,因为一次医疗事故,再也没有勇气拿起手术刀。见丈夫职场失意,佩珍干脆揽下家里所有家务活。

渐渐地,丈夫习惯于被佩珍照顾,越加沉溺于负面情绪中,无法振作。

对待女儿小美,哪怕她已经成年,佩珍也从未注意过相处的界限。

在过街时,她会强拉小美的手。进小美房间时,她从不敲门。晚上睡觉时,她也要强迫女儿跟自己睡一张床。更让小美无法忍受的是,她还偷窥小美的手机。

小美从小到大,都是乖乖女加学霸。她从名校毕业后,去了北京工作。

在亲朋好友面前,佩珍一直以小美为荣,觉得女儿是自己的骄傲。殊不知,小美心里烦透了佩珍的唠叨和管束,巴不得离她远远的。

身为北漂打工人,小美经常被领导欺负,已婚男同事郑毅给了小美从未有过的温暖。

小美被温暖的蜜糖包裹着,竟不由自主地成了第三者。

但远在老家的佩珍,却完全不知女儿的感情状况,还瞒着女儿给她安排相亲。 

佩珍的种种行为,不但没能收获小美的感激,反而让小美感到窒息,母女二人的关系也渐行渐远。

从佩珍身上,似乎能看到许多母亲的缩影。

她们事必躬亲,恨不得自己能帮孩子搞定所有事情。

这看上去很伟大,然而,这种“事必躬亲”,背后却是过度付出,它破坏了人际边界,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感到压抑。

人,天性热爱自由,没有谁喜欢被控制,而控制欲则是破坏关系的杀手锏。

控制欲的背后,是超级自恋在作祟。超级自恋的人,潜意识会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别人离开自己就活不下去。

于是ta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最终对关系造成严重伤害。

佩珍一直在付出,可惜,她的这种付出是盲目的,过度的。因为她从来不知道,对方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真爱是允许对方有自由成长空间

多年来,佩珍为家庭操碎了心。最终,她也把自己累倒了。

一天晚上,佩珍不慎摔倒,不省人事。

她被送去医院后,诊断为癌症晚期,生命只剩四至六个月。

老李赶忙为佩珍联系到北京的名医,并和佩珍一起来到北京治病。

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佩珍最惦念的,还是小美。

手术前,她向小美隐瞒了病情。

帮小美打扫房间时,她无意间发现了避孕套。当她把避孕套放在桌子上时,小美内心的火山终于爆发了。

她崩溃大哭地说:“我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就是你管我,我都逃到北京了,还摆脱不了你的控制。”

听完小美的话,佩珍受不了刺激,顿时晕了过去。

直到这一刻,小美才发现妈妈隐瞒了病情。此后,小美主动做出让步,母女俩的关系有所缓和。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天,佩珍意外发现郑毅竟是有妇之夫。她气坏了,她不敢相信,自己辛苦多

年培养出来的学霸女儿,竟然变成了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

佩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赶紧把小美叫到跟前,苦口婆心地劝她回头是岸。

然而,小美不但不买账,反而将矛头直指佩珍。

她哭着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活得很压抑,她努力学习就是为了逃脱佩珍的控制,她只是个平凡的女孩,并不像佩珍想得那么优秀。

一直以来,佩珍都以小美为荣,而现在,小美不仅自暴自弃,还甘当第三者,这让佩珍深受打击。

同时,佩珍第一次意识到,女儿之所以变成这样,其实她也有责任。

苏珊·福沃德在《母爱的羁绊》里说:健康的亲密关系以双方相互依赖为基础,但在大部分时间里,两人是各自独立的个体。

佩珍很爱小美,但她却忽略了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

小美不再是小孩了,她已经长大了。作为成年人,她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更需要被尊重。

这场激烈争吵,让佩珍突然意识到,小美原来是独立的个体,她也有自尊心。

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后来,当小美被导演当众羞辱时,坐在观众席上的佩珍终于理解了小美。

关键时刻,佩珍挺身而出,为女儿仗义执言,不仅鼓励了女儿,还博得了满堂喝彩。

最为难得的时,佩珍临走时,并没有亮明自己的身份。她这样做,既保全了女儿的面子,还守护了女儿。此时,小美也终于明白了母亲对自己深沉的爱。

佩珍的手术成功了,但她体内的癌细胞还是扩散了。

在病友刘玫的鼓励下,佩珍渐渐学会放下控制欲,把目光聚焦于生命本身。

荣格说:“向外看的人是梦中人,向内看的人是清醒者。”

当佩珍学会向内看时,她才恍然大悟,原来,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活出各自的精彩。

当她和刘玫大半夜偷偷跑出医院,去外面疯玩时候,她第一次活出了自我。

随着佩珍的改变,小美也变了。她主动与郑毅分手后,还承担起照顾佩珍的责任。老李也对佩珍无微不至,有求必应。

后来,小美带佩珍重回气象站时,佩珍回想起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恋爱……

那些生命中的感动时刻,那些珍贵的回忆,带给佩珍温暖和力量,也教会她笑对死神。

临去世前,佩珍终于醒悟了,自己以前那种大包大揽的方式,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并给予对方自由空间。

电影结尾,佩珍去世后,小美带着佩珍的夙愿,开启了崭新的人生。老李也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拿起手术刀。

这个家,没有因为佩珍的离去而散架。父亲和女儿带着佩珍留下的爱,在人生之路上继续前行,并活出了各自的精彩。

学会平衡爱与自由的关系

海灵格说:“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想放下控制欲,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自我审视。

控制欲的背后,往往是恐惧。

一个人自身缺乏安全感,才会试图通过控制他人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恐惧。而控制他人的手段,不是硬碰硬,而是无条件地付出。

这种行为,属于情感勒索。

它的内在逻辑是,只要我对你足够好,你就会产生内疚感,由此不得不听我的。

学会向内看,通过自我审视找到自身不安全感的根源,就会减弱控制欲,活得身心自在。

2.学会倾听。

佩珍母女屡屡爆发冲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佩珍看似事事为小美考虑,但其实她从未倾听过小美的心声。

倾听是指,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需要,最终明白对方的真实感受。倾听是产生共情的前提,没有倾听,就没有共情。

只有真正重视一个人,真正重视ta的感受,才能真正和ta建立连接,ta才会向你吐露心声。

3.家庭成员间要建立边界。

任何一段关系中,都应该建立边界。成年人在家庭关系中建立边界时,不妨先从小事做起。

比如,当有人想进你的房间时,你可以要求对方先敲门。不经过你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翻看你的手机,等等。

从小事做起建立边界,不会伤害亲情,又能保护自己,非常切实可行。

电影里的佩珍,是典型的中国式母亲。

她为家庭放弃了事业,像超人一样,不知疲倦地照顾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然而,这种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如果佩珍平时能多关爱一点自己,或许,她的结局会完全不同。

亲爱的妈妈们,请记住:真正的爱,不是无底线的付出,而是先爱己,再爱人。

因为,爱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地付出。

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慈悲,更是共同努力的双向奔赴。

策划 | 六记

编辑 | Kiwi

主播 | 山茗

参考资料 | 本文影视《关于我妈的一切》出品方: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喜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天和万象影业有限公司。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