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二战截击机名叫钟馗,曾获德国飞行员的高度评价

 svdk 2022-09-07 发布于辽宁

1940年8月,一架具有圆钝机头的新型战斗机在中岛公司的试飞场腾空而起,这架飞机是日本陆军在1938年发布的四款战斗机中的重型单座战斗机计划的产物——后来被定名为Ki-44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

文章图片1

这种飞机是作为专门拦截敌军战斗机而设计的截击机,当时由于空中情报机能的落后,很多来袭的敌机都是在接近机场的途中才被发现。为了能有效的阻止轰炸机投弹,各国都要求截击机必须具备极高的爬升率,这样才有可能在接到警报的几分钟内就到达拦截轰炸机的合适高度。

文章图片2

高爬升率对于功重比的要求很高,而高功重比就得有大功率发动机坐镇。在二式战斗机钟馗开始研发时,日本有两种大功率发动机——中岛的Ha-45和三菱的金星,由于日本海军把住了金星的几乎全部供应,可供日本陆军截击机使用的唯一大功率发动机只剩下直径1260毫米,最大输出功率1440马力的Ha-45了。Ki-44的气动主设计师糸(mì)川英夫面对这一直径超大排量也超大的发动机,果断决定采用小型机翼和逐渐收窄的尖锐机身,以达到尽可能快的平飞速度和最大的爬升率。

文章图片3

在最终的试飞中,Ki-44飞出了4分17秒达到5000米高度的记录和无武装下626千米/小时的速度记录,其爬升率相当于20米/秒,高于日本国内和当时他们已知的任何国外战斗机型号。翻过后来的历史记录方可知道,当时唯一在爬上率上可以胜过Ki-44的战斗机是同样正在试飞的钱斯·沃特公司的F4U海盗,其爬升率达到22.1米/秒。

文章图片4

由于机翼面积小翼面载荷较大,Ki-44的着陆速度偏高(按照日本飞行员的标准),同时,即便在安装了蝶形自动空战襟翼后,Ki-44的空战机动性也比不上陆军自己的Ki-43一式战斗机和日本海军的A6M零式战斗机(这是废话,大家不要奇怪,正常的日本飞行员都是狗斗派,不灵敏不幸福的那种),因此并不受到飞行员的喜欢。

文章图片5

不过Ki-44如果给到西方飞行员手中有可能成为一件截击任务中的利器。在Ki-44试飞期间,来日本驾驶Bf-109与日本新型战斗机进行模拟格斗的德国飞行员就曾评论说,日本陆军应该大量装备这种作风硬朗垂直机动性好的战斗机,另外德国人也认为2挺12.7毫米机枪加上2门20毫米机炮才是一架合格战斗机所应具备的火力,按照这个标准日本绝大部分战斗机都不合格,只有Ki-44钟馗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扫爆敌机。(在战雷中有不少同好吐槽瞄着对手的飞机猛射也只冒烟,而不是爆炸或者很快报重伤,这恐怕是游戏设定的问题了)

文章图片6

在中国战场上作为主力的P-40战斗机,之前在面对日军97式战斗机和一式战斗机的时候,一旦局面不利直接进入俯冲一般都能摆脱对手,但对上Ki-44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美军飞行员评论说,这种在中国和南太平洋战场都非常少见的战斗机在老手手中是一件危险的利器,对上Ki-44时要小心从事,而且这种飞机在日本战斗机中很少见的在座椅后方安装了60公斤重的防弹钢板,在防护方面也接近了美军的水准,与之交手十分头疼。因此这种战斗机被盟军情报部门厌恶的称为“东条”式战斗机。

文章图片7

相反,Ki-44由于较高的着陆速度、长达800多米的着陆滑行距离还有相对僵硬的空中机动性,十分不受日本飞行员的待见。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除了1941年12月试验飞行47中队部署在越南的西贡之外,没有捞到太多的作战机会。在1942年,这种很有潜力的截击机也只生产了131架,加上1940-1941年的产量一共140架,跟没有基本没区别。到了美军开始空袭当时处于所谓“满洲国”境内的鞍山钢铁厂时,Ki-44才得到一点表现机会,这时候日本陆军才发现这飞机很好啊,怎么我之前没发现。

文章图片8

到了1944年下半年,B-29为首的美军重型轰炸机开始越来越多的光顾东北、台湾的日本军事目标,进一步向日本本土目标推进,日本人才急火火的开始大量生产Ki-44作为救命稻草。为了能对皮糙肉厚的B-29构成致命伤害,还给Ki-44-IIb配备了Ho-103型40毫米机关炮。这种大口径机关炮采用的弹丸实际上是一种无壳弹,靠其自身喷出的火焰推进,弹道极其弯曲,通常把弹药打光能命中一两发就算是赚到了。在拦截B-29的战斗中Ki-44才最终发挥出其非常优异的快速爬升性能,但这时候什么飞机都救不了日本人了。

文章图片9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