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迈极康 | 一文认识罕见病:肾上腺皮质癌(ACC)

 迈极康医疗中心 2022-09-07 发布于广东

导语: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来源于肾上腺皮质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的疾病。肿瘤早期确诊率不高,许多患者就诊时肿瘤已出现周围浸润或远处转移,且进展速度快,给临床治疗造成较大困难,患者预后通常不佳。随着影像学检查方法改进及普及,肾上腺皮质癌常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偶然发现,约占肾上腺偶发肿瘤的10%~20%。故近年的实际发病率有所提高。

1、什么是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ACC)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通常预后不良。

2、流行病学

肾上腺皮质癌(ACC) 是一种比较少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病变,发病率为 0.7-2.0 人/年/万人。

3、年龄和性别差异

主要年龄分布:学龄前儿童0-5岁以及40-50岁的成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3:2)。

双峰型分布,串联简明回顾,观察报告和SEER数据。事实上,所有肾上腺皮质癌儿童癌症中的1.3%是ACC的,在成年人中,约0.2%的发生率在生命早期。在成人以及儿童人群中,女性相对高发(女性对男性的范围从1.5-2.5:1的比例)。除了遗传易感性外,还没有确定危险因素。

4、发病机制:

ACC患者中最常见的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过度表达和Wnt/β-连环蛋白通路持续激活。IGF-2过表达与11p15上的表观遗传印迹发生修饰后的等位基因复制有关。β-连环蛋白的激活与ACC患者总体生存率下降有关。类固醇因子(SF1)能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增殖,与A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5、肾上腺皮质癌临床表现,一旦出现,需要格外注意

ACC患者累及肾上腺皮质的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肿瘤较大也会挤压肾上腺髓质受累,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肥胖(91.4%)、库欣综合征体貌(87.1%),疲乏(81.7%)、女性月经异常(84.3%)、下腹部及大腿根部皮肤紫纹(69.9%)、骨质疏松(57%)。部分ACC患者起病急骤,有腹部包块,伴有发热、性激素过量分泌、女性眉毛浓黑、月经不规律或消失、性器官改变等,有典型的皮质醇增多症表现,如满月脸、说牛背、向心性肥胖、毳毛增多、痤疮、宽大紫纹和皮肤易青肿等。

肾上腺皮质癌诊断

结合一般症状

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皮质癌诊断中不可或缺

实验室查血: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的检查,包括血浆皮质醇、17-OHCS、17-KS、CA、VMA以及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电解质、性激素(雄性激素、孕烯雌酮)及糖耐量试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

肾上腺皮质癌治疗

手术是治疗非转移性 ACC 的唯一方法。




药物治疗:米托坦、肿瘤局部放疗、细胞毒药物的应用,或者这些方案的联合应用、靶向治疗和补充治疗

结语:

肾上腺皮质癌是一种肿瘤,在临床上发病率约为10%左右,同时肿瘤有可能会导致副作用的综合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炎症的内分泌情况,很多患者都可能会出现体内激素分泌异常的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参考文章:

[1]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 (2021). 肾上腺皮质癌诊治专家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