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品类战略,奇瑞会是第二个长城还是第二个海马?

 许战海增长战略 2022-09-07 发布于北京

一、 没有里斯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里斯

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说过:”我们唯一确定的是:我们在20世纪所学的东西,有一大部分都是错误的。现在到了颠覆过去、重新开始的时候了。”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在信息单一的工业时代,指鹿为马不是梦境,而是现实。

传统时代快速打造品牌的三板斧:请明星代言+砸电视广告+终端铺货。

这一切都是基于工业时代”被动接受信息”的打法。过去,我们打开手机、电脑是搜索导向,自己想了解哪个品类的信息,再进行筛选。今天,抖音、今日头条、QQ、微信等头部互联网品牌,不再以栏、类、分类信息被动接受搜索,而是基于个人大数据,场景化推送用户喜欢的信息。

过去市场营销学的起点是消费者洞察。背后的逻辑就是,产品越来越多且绝大部分同质,只有让消费者感觉到差异,就能赢得竞争。定位理论认为不需要改变产品,而是通过对消费者认知的管理,让他以为”这件产品优于竞争对手。”

本质上,老定位认为,消费者是孤立的傻子,可以运用心理战术和大规模媒体投放,去影响他的认知,实现最有利于竞争的市场地位。过去的用户是孤立的、弱势的、基本没有影响力的;今天的用户是社群的、强势的,彼此相互影响的。

定位理论的精髓是”品牌=品类”,其根本前提是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认知从有限走向了无限。并不是老定位所说的”心智一成不变”,反而化整为零,出现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变化。

今天的竞争对手也变了。工业年代的竞争对手是明确的、稳定的、组织化的,因此营销方法是同质的;今天的竞争对手是不明确的,是颠覆式的、跨界的,你可能完全不知道对手在哪里,所以营销方法也是高度差异化的

工业时代的消费习惯趋向于计划性消费,心智驱动。新消费时代,是非计划性消费,场景、人群和文化驱动。

老定位理论认为”品牌核心任务是与众不同,实现认知差异化,并在顾客心智阶梯中占据有利位置”。

新定位理论认为”差异化只是一座桥,当差异化无法转化为品牌势能时,这个差异化就将会被竞争边缘化,企业须从全局构建竞争优势和品牌势能”。

新时代的品牌是一个不断击穿产品、渠道、人群、场景的过程。品牌本质是解决竞争,只从心智资源出发寻求竞争方案,有时根本找不到答案。

全球领先的手机品牌,苹果、三星、小米、华为没有只做手机,聚焦手机的企业大多没有好下场。

康柏是笔记本电脑鼻祖,但只聚焦笔记本电脑,于是在手机品牌时代消失了,苹果、小米和华为都是有手机产品的品牌,且它们的笔记本产品同样受年轻人青睐。

很多人误以为”正宗可乐”救了可口可乐,这一点误导中国企业很多年,为了避免品类和品牌老化,可口可乐多年来一直强化场景、人群和文化,与时俱进抵抗品类和品牌老化。

许战海咨询认为品牌需要根据不同竞争环境、竞争资源和竞争技能,做出最利于自身长期发展的竞争分析和竞争判断,在品类聚焦战略、跨品类战略、多元化战略、产业链战略四种基本品牌战略中选择其一,帮助品牌明确竞争方向。

品牌早期选择品类聚焦战略能获取哪些竞争优势?

1、有利于形成清晰的品牌认知优势,在顾客心智中迅速创建一个标签或者打下一个烙印

2、可以在大众市场形成规模化成本优势

3、可以在细分市场形成专业化专家优势

当产品早期制造出差异时,会产生鹤立鸡群效应,以此产生的光环必将引发一系列跟随者。有了第一个跟随者之后,差异化就不再与众不同,自此差异化开始走向”一般化”成为行业共性。随着市场的发展,差异化品牌将面临两种选择:或者成为销量有限、价格高昂、成本高的专家品牌,或成为大批量、低成本的标准化产品生产商。

本田、雅马哈才是摩托车世界的巨人,逼迫哈雷、凯旋等品类聚焦型摩托车品牌放弃主流摩托车市场,成为销量有限、成本高的专家品牌。

品牌是否实施品类聚焦战略要看能否达成以下竞争成果:

1、通过品类聚焦战略能否实现顾客或潜在顾客不转向其它竞争者?

2、通过品类聚焦战略能否实现顾客或潜在顾客多次购买产品?

3、通过品类聚焦能否实现企业在产品品质、技术功能、性能指标、制造工艺、行业标准上的领先优势?

茅台通过品类聚焦战略,巩固一个市场:

① 实现顾客不转向其它竞争者,成功做到竞争统治和战略防御;

② 实现顾客多次购买产品。

并非所有品牌都可以通过品类聚焦战略创造竞争成果,朵唯女性手机很聚焦,纳爱斯聚焦男女牙膏,但是都无法实现真正行业标准的领先,也无法实现顾客选择优势。

如果通过品类聚焦战略,品牌如果不能实现以上三项竞争成果,那么就要考虑其它品牌战略模型。

二、长城的成功根源

在竞争方向,而非品类聚焦

战略本质无非两点:

1、入局竞争,通过优势展开竞争:当年聚焦SUV,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哈弗做到了。如同当年当当网聚焦图书、京东聚焦3c,都取得了竞争优势。对中小品牌而言,一入场就要通过优势展开竞争,此时聚焦某一个特性是办法之一。

2、动态竞争,及时将局部、短期优势转化为全局、长期优势:差异化只是一座桥,品牌势能才是竞争方向,如果一个差异化无法帮助品牌取得势能,这个差异化就将会被边缘化。当当网没有及时将局部优势转化为全局优势,无法成为中国亚马逊,京东在竞争过程中及时将阶段性优势转化为全局性优势,成为中国电商巨头。

10年前,SUV是中国汽车业最大增量市场,哈弗聚焦SUV是正确竞争方向。我们要洞悉事物本质:10年前的成功,不是因为里斯品类定位理论选择”SUV”品类的成功,而是竞争方向选择在”增量市场”的成功,聚焦SUV注定是时代的阶段性战略,而不是时空的长期性战略。

三、  成功不可复制,海马就是前车之鉴

海马汽车2016年12月实现汽车销量2.62万辆。2017年海马汽车选择与老定位理论合作,开始启动品类聚焦战略,聚焦SUV和强动力。从此销量连年巨幅下滑,今年 7月仅销售202辆,MPV销量142辆,海马8S SUV销量仅60辆。

公开数据显示,海马汽车两年里巨亏26.31亿元,基本抵消2003年以来累积16年的净利润23.23亿元,十几年赚的钱还不够2年亏损的钱,而且亏损势头还没有明显的止住,今年上半年仍继续亏损9778.06万元。

现象的背后是本质,海马汽车”强动力SUV”的战略定位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海马集团背后的战略定位顾问对中国汽车业的理解到底到不到位?

海马定位“强动力SUV”,面对的是哈弗SUV,背后都是老定位理论的引导。5年前的SUV方向已经过十多年的国内市场发展,行业日趋成熟,要面对强大和领先的竞争品牌。

海马汽车的很多用户认为海马既没有明显的缺点,也没有明显的优点。当海马汽车突然强调“强动力SUV”时,就必须考虑到海马汽车老用户的固有看法,这些老用户眼里,强动力真的可以成为海马汽车的优势和标签吗?

如果海马汽车没有明确“强动力”,用户不会用挑剔的眼光评价它,然而海马一旦用“强动力”作为标签,用户就会给出他们更为挑剔的评价和审判。

老定位理论改造老品牌,失败案例大多因为教条信仰和执行“一词抢占心智”,忽略了对重症病人,不能用猛药。

看似正确的战略,例如聚焦品类、舍弃多余动作等战略观念,如果没有结合实际,就一定会犯错。从海马汽车身上,我们至少应该总结三个适合中国本土的经验:

(1)定位是战略问题、是关键问题,定的好能帮助企业,定的不好反而可能要了企业的命;

(2)向强者进攻,前提是:有能力攻击到对手七寸,有能力建立起认知壁垒进行防御;

(3)不要革命性地改变一个品牌原有的认知,这必然会造成市场灾难,即使这个品牌在顾客心智中没有明显的特征。

海马汽车失败的关键,就是和长城汽车共用一家战略定位咨询公司

两军对垒,管理和训练队伍也许可以共用一种方法,但绝不可能共用一个作战参谋,除非是模拟游戏。海马汽车和长城汽车,背后竟然共用一家老定位理论体系的战略定位咨询公司,这种情况很少见,要么弱势一方太想借鉴强势一方成功经验,要么就不了解战略定位咨询的行业潜规则。

正巧的是,这家老定位理论体系的咨询公司曾辅导奥克斯空调pk格力,导致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公开控告奥克斯。奥克斯搞互联网直卖空调,他们就辅导海马汽车也搞互联网直卖汽车;奥克斯PK领头羊格力,他们就辅导海马同样PK领头羊哈弗H6。

蒙牛PK伊利、奥克斯PK格力,这两个案例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双方都拥有清晰的消费者认知,双方都能在PK中获取流量和认知势能。

消费者很清楚蒙牛和伊利是牛奶,奥克斯和格力是空调,然而海马是什么?很多消费者仍然不清楚海马汽车是国产品牌,还是合资品牌;要知道,海马品牌生产SUV、轿车、MPV等多个车型,本身品牌认知也很模糊;哈弗则是一个专注SUV的汽车品牌,这种比较式营销只会给强者输送流量和认知势能,对哈弗SUV好处甚多,对海马汽车好处甚少。这有点像海尔电脑当年销量大幅下滑时,无论多么用力PK联想电脑都无益于事。

除非海马有能力攻击到哈弗SUV的七寸,也有能力针对哈弗SUV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壁垒进行战略防御,否则,对一个明确的竞争品牌最好不要进行比较式攻击,开这种先例反而会引起行业内的负面认知。

衡量“强动力SUV”这一定位正不正确,两年时间肯定可以得到反馈,然而海马汽车在定位的两年后销量一直下滑,铁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强动力SUV”这个定位存在的巨大问题。

“中国斯巴鲁”这张大饼,可能会害了海马汽车

凡能甘受艰难险阻的人,往往是有更大企图心的人,他们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意志力;凡能忍受长时间变革艰辛的企业家,往往也是有更大野心的梦想家。海马汽车景柱先生应该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企业家,他所图谋的一定是一个更大的未来,我们知道老定位理论为他画了“中国斯巴鲁”这张大饼,这张大饼也许就是海马汽车甘受企业变革艰辛万苦的原动力。

英雄都值得敬佩,无论他会成功还会失败!然而,我们必须指出:中国斯巴鲁的梦想,极有可能像斯巴鲁今天在中国市场的严峻现实一样灰暗。另外,时空关系不一样,斯巴鲁当年的发展环境与今天的中国市场相差甚远。

真正高明的将军,懂得先求不败,再求取胜。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关于战略定位,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到汽车品牌生死存亡的战略问题。

关于作者 | 许战海咨询汽车战略研究小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