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如相忘于江湖

 白桦树2008 2022-09-07 发布于内蒙古

大宗师

✦ 

不如相忘于江湖

《大宗师》是《庄子》内篇的第六篇,大宗师就是“道”,悟道者为真人,与庄子笔下的神人、至人一样,都是得道而逍遥游的理想形象。本篇对“道”的特性的论述(“自本自根”),与《道德经》一脉相承,同时讲述了悟道的过程和顺序,以及悟道的关键和结果(“安时而处顺”)。悟道者实现“撄宁”,达到“坐忘”,然后相忘于道,“莫逆于心”。

Image

 ✦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首段写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通过描写“真人”的特性,阐释天人的关系。他认为天与人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能了解“天人一体”的观念的人,就是“真人”了。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道哪些是属于天然的,哪些是属于认为的,这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但是怎么知道我所谓属于天然的不也是属于人为的?所谓属于人为的不也是属于天然的呢?只有真人知道答案。

天 人 合 一

Image

////

真人是怎样的呢?其一是不被追求智巧所残害。“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真人不拒绝微少,不自恃成功,不谋虑事情;若是这样,错过了实际而不后悔,顺利得时而不自得。其二是不被自身的欲望所干扰。其三是不悦生恶死。“受而喜之,忘而复之。”事情来了欣然接受,忘掉死生任其反复自然。由此便能做到“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一喜一怒如四时运行一样自然,对于任何事物都适宜而无法测知他的底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把天和人看作不是互相对立的,就叫做真人。

 ✦ 

“死生一如”的人生观

这一段写“死生一如”的人生观。庄子认为,生死如昼夜般,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所以人不应该局限于自身形骸,当与大化同流,在自然万化中求生命的安顿。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人的死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日夜更迭,这是自然的规律。许多事情是人力无法干预的,这也是物的规律。

Image
Image

不如相忘于江湖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干在陆地上的鱼与其用唾沫相互湿润,还不如在江湖中彼此湿润。人也如此,不如忘却是是非非而融化于大道。

把小的东西藏于大的东西里面,虽牢靠但仍有丢失的时候。“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万物一体,融万物于万物,把天下藏于天下,就不会丢失,这是万物常在的真实情形。所以圣人要游于不得亡失的境地而和大道共存。

 ✦ 

道的特性

这一段主要写道的特性——无形、永存、无限。道,无为无形,可以心传不可口授,可得不可见,本自为根,没有天地以前就已经存在。道生出了鬼神,也生出了天地。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往今来,多少优秀的人和物都是因为得道而达到稳固或逍遥的境地。

 ✦ 

悟道的过程

此段借女偊之口写悟道的过程。外天下(遗忘世故)—外物(不被物役)—外生(无虑于生死)—朝彻(心境清明洞彻)—见独(体悟绝对的道)—无古今(不受时间限制)—入于不死不生(达到无生无死的永恒状态)。“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大道能使万物生息死灭,而它自身是不死不生的。而后庄子提出“撄宁”的概念,“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撄宁”的意思就是在万物生死成毁的纷纭烦乱中保持宁静的心境。

习道的顺序,即副墨(文字)—洛诵(诵读)—瞻明(见解明彻)—聂许(心得)—需役(实行)—于讴(咏叹歌吟)—玄冥(静默)—参寥(高邈寥旷)—疑始(似始非始)。

 ✦ 

“安时而处顺”

此段以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位得道之人身上发生的故事,阐明万物皆由“道”而来,“道”生万物的方式无法测度,所以要“安时而处顺”。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人的得失生死乃是顺时而生,能够安于时运顺应变化的人,哀乐的情绪不会侵入心中,这就是古语说的解除束缚。那些不能自求解脱的人,是被外物束缚住的。

顺 应 自 然

Image

////

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勤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因而为我的生高兴的,也应该为我的死欣慰。

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人的形体千变万化,无法揣测赋予人形体的道的规律,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将天地当作大熔炉,把造化看作大铁匠,那么一切安排有什么不可的呢?

 ✦ 

生之无系  死之无惧

本段借助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位互为友人的“游方之外者”之间的故事(子桑户死,两位友人“临尸而歌”、泰然自若,拘于礼教的儒家弟子大为惊异),描述生之无系、死之无惧,进而借孔子之口阐释对生死的观念。

孔子对他们三人的描述:“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他们与造物者为伴,遨游于天地之间。把生命看作是气的凝结,像身上的赘瘤一样,把死看作像脓疮溃破,并不在意死生先后的分别。“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他们借着不同的元素,聚合成一个形体,遗忘内在的肝胆和外在的耳目,让生命随着自然而循环变化,不管它们的分别,悠然无待地神游尘世之外,逍遥自在于自然的境地。

Image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水之于鱼就像道之于人,对于鱼,挖个池子供养,对于人,泰然无事而性分自足。所以说,鱼在江湖中悠游自在,人在大道中逍遥自在。“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这一句着重说得道与没有得道的人的区别。

 ✦ 

生死的真相 变化的道理

此段继续探讨生死,由生死引申扩大至变化。孟孙才以善于处理丧失而闻名,他不受繁琐礼节所束缚,是因为他了解了生死的真相、变化的道理。在此段中,庄子更加深入地阐述了《齐物论》结尾时“庄周梦蝶”的疑问和思考。

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才顺任自然的变化,以应对不可知的变化。而且现在如果要变化,怎么知道不变化是什么样子的。就像如果我和你现在正在做梦,怎么知道醒过来以后是什么样子。孟孙才认为,人的死只存在形体的变化而没有心神的损伤,有躯体的转化而没有精神的死亡。

Image
Image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世人互相称说这是我,然而哪知道我所谓我是不是真的我?像你梦作鸟在天空飞翔,梦作鱼在水底遨游。不知道现在谈话的我们是醒着呢?还是做梦呢?听任自然的安排而顺应变化,就可以进入廖远纯一的境界了。

 ✦ 

吾师乎!

本段借意而子与许由的对话,通过职责尧以仁义是非使人受刑,批判了儒家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对人的束缚。

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大宗师啊!大宗师啊!调和万物却不以为义,泽及万世却不以为仁,长于上古却不算老,覆天载地、雕刻各种物体的形象却不以为灵巧,这是游心的境地啊!

 ✦ 

“坐忘”

本段借颜回和孔子的对话写“坐忘”的境界。“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不着意自己的肢体,不炫耀自己的聪明,超脱形体的局限(消除生理产生的贪欲)、去掉智巧束缚(去除心智产生的伪诈),和大道融通为一,这就是坐忘。“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和万物同一就没有偏私,参与万物的变化就不偏执于固定之理,这样心灵才能无所羁绊,在广大的外境自由翱翔。

 ✦ 

安命

由子桑面对自身贫困的处境,归因于“命”而突出安命的思想。“命”即自然变化,“安命”即安于自然的变化。

Image

愿知己常在   共纵情山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