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一生心事,尽在《大宗师》,千古文章,“真人”必读!

 winriman 2023-08-24 发布于中国香港

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庄子著名文章《大宗师》。

庄子亲著的内七篇,到这里达到一个高潮,庄子将自己所了悟的生命实相表达得淋漓尽致,真读懂的话,完全可以重塑三观,开启智慧。

《大宗师》里,庄子首次提出“真人”这一概念,对后世影响极大。

一说到“真人”,我们都将其跟腾云驾雾的神仙划等号了,然而庄子告诉我们,真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图片

这篇文章很长,但结构并不复杂,大致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主要讲真人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部分从死生,命也,到南伯子葵问道女偊这个故事的结束,主要讲真人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是第三部分,庄子用了七个小故事,带我们层层深入真人的世界。

对一个真心求道者来说,这篇文章可说是干货满满,有很多地方值得细细品味,但作为导读,我们只能挑最核心的几个话题来讨论。

标题里的“大宗师”到底是谁?大宗师跟真人什么关系?跟我们芸芸众生又是什么关系?

答案,一定会让你倍感震撼!

为加深理解,在欣赏《大宗师》原文之前,我从文章三个部分各摘出一段话,每一段都跟我们将要揭晓的答案息息相关,大家不妨提前思考一下它们的真实涵义。

第一部分讲真人是什么样子的,有这样一句话:

“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德,像上期《德充符》解读的,是直心而行,不定义,不分别。

这段话大意是,当真人带着你循着“德”走,就好像是跟“有足者”,即腿脚利落的人一起走上小土坡,轻而易举,而不了解的人,还以为你很努力地在赶路呢!

这是在讲什么呢?

第二部分讲真人是怎样炼成的,庄子用了个很奇特的比喻: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大意是,把船藏在深谷里,把山藏在大河里,你认为万无一失,但夜半时分,一位大力士扛着船、背着山就走了,东西丢了你都不知道。但如果你把天下藏在天下呢?谁也拿不走你的了,这就是世界的真相。

“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藏天下于天下”都是什么意思?可以负山而走的“有力者”又是谁?这段是不是相当烧脑呀?

第三部分,关于真人的世界,庄子借孔子之口讲了这样一段话: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这里把人和道的关系,跟鱼和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透露了真人世界的什么秘密呢?

这三段话,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很容易记得住。揭开“大宗师”的真相,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好,接下来我们来看原文。

一、真人是什么样子的?

图片

开篇第一句话,“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真人既要知天,又要知人,先给出这个总的评价,接下来分三个层次讲。

第一层: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不逆寡的“寡”就是少,真人不在乎自己的“少”,把贫富、贵贱当成一回事。不雄成,就是成了事不骄傲,不觉得自己多了不起。不谟士,就是不造作,凡事不得已而行之。

这是真人最外一层的品质,即完全脱离了名利的牵绊。

第二层: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没有多余的思虑,睡觉自然不会做梦,醒来也没有忧愁,饮食方面十分随意,不贪图口舌之欲。

真人的气息比普通人深长得多,所谓“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真人气脉通达,气息可以直达脚底的涌泉,而普通人呼吸是在喉部,气息越浅,人就越容易心浮气躁,所谓“心气不二”。所以作为入门功夫,调节呼吸是很重要的。

这层讲的是真人在饮食起居方面的特征,他们把修行完全融入了生活,随时随地都在清静无为的境界中。

第三层: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这是说真人对于生死的超脱,前面讲过不少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真人的超脱,不是像普通人那样,对于死亡的问题“无知者无畏”,也不是“无可奈何随它去”,更不是像《德充符》里的勇士那样,为胜利、为名誉而置生死于不顾。

真人的超脱,是建立在对于实相的了知上,即知道生死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得道者才具备的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第一部分最后,庄子总结了什么叫真人,他说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一”就是无分别,按天道的规则走。“不一”是有分别,按人道的规则走。但从究竟义上说,“一”与“不一”都是“一”,即所谓“天人合一”,天与人并不抵触。

这段话也呼应了开头的那一句,“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既知天,也知人,既不冷冷地远离红尘,也不热烈地拥抱红尘,始终循“德”而行,达到这种境界的,就是真人。

关于真人,蝉大侠以前用一篇文章详细解读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

《庄子》一书神秘主角:“古之真人”到底是些什么人?深度解析

第一部分简单说到这里,我们来看第二部分:真人是怎样炼成的?

二、真人是怎样炼成的?

庄子首先提出个大问题:“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庄子认为,死与生,跟黑夜和白天的循环一样,都是自然的事情,不是人能掌控的,所以要“安时而处顺”

接着庄子讲了一个著名寓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图片

相濡以沫,生死与共,在人道的价值观里是被歌颂的,但是庄子的核心思想,是要超越人道而升华天道的,所以在他看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庄子看来,人道就是那条干涸的小泉,而天道则是广阔的江湖,心量不同,境界自然不同。

在庄子的江湖里,没有是非、善恶等等分别相,故而是“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如果视野只局限于人道,就很难搞定人道的事情,这是人类历史留给我们最大的教训之一。

就中国古代史来说,尧与桀,治与乱,不是交替出现的吗?

而当我们站在天道的高度,回过头来再看人道,就会获得一个全新的视角,很多棘手的事情往往迎刃而解。

就像《逍遥游》里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它的视野之广阔,自然非地面上的小虫、小鸟可比。小虫、小鸟理解不了大鹏,只能发出灵魂一问:“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所以,人间的知识、文化固然重要,但若不追溯到最初的那个本源,就成了无源的泉水,是很容易干涸的。

这个本源被称为“道”,庄子说它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道”,不是用人类的聪明才智可以学习和运用的。

所以这一部分的最后,是南伯子葵向女偊问道的内容。庄子借女偊之口,讲到了得道的七层境界和学道的九个步骤。

得道的七层境界,即从“外天下”开始,接着是“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最后达到“不死不生”,即所谓的“撄宁”境界,烦恼断尽,回归清静本心。

学道的九个步骤,我称之为“入道九法”,分别是副墨、洛诵、瞻明、聂许、需役、於讴、玄冥、参寥、疑始

这一段堪称《大宗师》的精华,我之前也用一篇文章详细解读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这里也不多说了。

庄子“修真术”:7层境界、9个步骤、1个入门法,深度解析(文字版)

我们继续看原文的最后一部分。

三、真人的世界我们不懂

最后一部分,庄子写了七个小故事,主角都是真人或者准真人,等于是要用事例来说话。

这些真人或者准真人,都不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当然也不是《德充符》里那些“奇形怪状的宝贝”,而是跟我们一样的人,处于生老病死中的普通人。

这告诉我们:真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神奇,他们不过是真正看到了实相,然后活在了实相里的人。

对于活在幻相中的我们来说,真人超凡脱俗,非常伟大。

但真人看自己是平常的,如果还觉得自己很了不得,那他就不是真人。

图片

庄子写的这七个故事是有层次的,一开始是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聚在一起,说了句很经典的话,叫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这句话讲的就是实相,不是真人,是无法真正理解的。

说完,四个人相视而笑,说明他们都理解了,都是真人了,于是乎“莫逆于心”,成为了好朋友。

这也告诉我们,只有真人才能理解真人,如果彼此不在一个维度,像我们处在三维世界,就无法理解更高维的境界。

当然我们读了《庄子》,可以去想象那种境界,但要做到真正的理解,需要功夫,需要修炼。

什么叫“以无为首”,什么叫“死生存亡一体”呢,把这句话理解透了,后面所有的故事都好理解了。

四个人交了朋友,接着干啥呢?一起遨游四海吗?不是!接着就是“病”,先是子舆病了,子祀去看他。然后子来病得快死了,子犁又去看他。

这两个故事,均围绕一个“化”字来讲,即“物化”的化。

正如病恹恹的子舆所说,假如造化把我的左臂变成鸡,我就去打鸣报时;造化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就去打鸟,打下来烤着吃,造化把我的屁股变成轮子,把我的神识变成马,那我就驾车而行,连司机都不用请了。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大宗师》

而子犁对奄奄一息的子来说的是:伟大的造化啊,要把你变成什么?把你带到哪里去呢?把你变成鼠肝吗,还是要把你变成虫臂呢?

“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大宗师》

这里讲的生命的流转变化,有点儿“轮回”的意味。

在真人看来,一切的相,包括人的形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死亡,只是换了一种存在的形式罢了。

这一段生命结束之后,下一站去哪儿,造化自有安排,人就不用瞎操心了,子舆的说法,叫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悬)解也。

所谓“悬解”,意思是说,人类原本活在颠倒当中,就像头朝下绑着吊起来一样,而看清生命的实相,就解开了,正过来了。

接下来第三、第四个故事,都跟孔子和他的弟子有关。

第三个故事里,一个叫子桑户的人死了,孔子让子贡去帮忙料理丧事。

子贡去了,看到子桑户的两个朋友孟子反、子琴张,在那里弹琴唱歌。子贡就问,“你们对着尸体唱歌,这符合礼的要求吗?”那两人相视而笑,说:“这小子,懂得什么礼呢!”

子贡气呼呼地回去了,跟孔子说,一点修养没有,这些都什么人呀?

孔子说,这些都是方外之人,他们对生死的看法,跟我们这些方内之人是不同的。

他们是与造物者同在,与天地之一气同游,他们把生看成无用的赘瘤,把死看成脓疮的溃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遵守世间礼节,做给别人看呢?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𤴯溃痈。”——《大宗师》

图片

第四个故事,是颜回问孔子,说孟孙才母亲死了,孟孙才办丧事,但是他并不像其他死了父母的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内心似乎并不悲伤,但这个人在鲁国,却以善于办丧事而出名,这是否名不符实呢?

孔子说,孟孙才这个人,“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也是个洞悉了生命实相的人,知道死亡就是换种形式而存在,并没有真正的死亡,他现在只是顺应风俗,人哭他也哭,仅仅简化了形式而已。

接下来第五个,意而子见许由的故事,庄子借许由之口,再次批判了仁义、是非这种二元对立的人类知见,因为这是成道的最大障碍,最后一句话尤其重要,等于是点题了,许由说:

“吾师乎!吾师乎!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描写“大宗师”的这四句,借老子的话来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不要忽略“吾师乎”,以及最后的“此所游已”这几个字,这意味着“大宗师”并非造物主一般的存在,而是人可以达到的一种境界。

然而,这么高的境界,怎么达到呢?

于是在第六个故事里,颜回和孔子说起了自己的“坐忘”: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坐忘,就是我们常说的“入定”,忘了身体觉受和人类知见,功夫到了,本心自然显露出来。

结合前面的文章来看,颜回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人间世》一文里,颜回自以为是地要去卫国辅佐卫君,孔子就给他传授了“心斋”,让他先修道,得道之后再去入世。

而这一篇里,孔子又借孟孙才居丧一事施以教化,让颜回对生死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先外天下,再破生死,然后才有“坐忘”,至此颜回已经入道,孔子反过来要跟他学习了。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两个朋友子舆和子桑的。有一次连日暴雨,子桑家本来就穷,顿时陷入饿饭的困境。子舆带饭去看他,子桑感叹自己的困境,说“至此极者,命也夫?”

子桑是不是真人呢?不好说

但是,前面刚讲了“大宗师”这么高远的境界,讲了“坐忘”这么殊胜的法门,为什么庄子还要归结于一个“”字呢?

命,可以理解为一种无形的控制力,极大地影响着我们在人道的生活。

我想,庄子应该是要我们立足现实,不管身处什么境遇,都能“安之若命”,以此为基础,入于大道。

以上就是《大宗师》的全部内容,回到前面提出的那几个问题:

“大宗师”到底是谁?大宗师跟真人什么关系?跟我们芸芸众生又是什么关系?

四、到底谁是“大宗师”?

到底谁是“大宗师”呢?

前面说过,答案是非常震撼的:

你,就是大宗师!

图片

当然,这里说的是那个真正的“你”,那个回归了生命本源的你,那个不生不灭、清静自在的你,即《齐物论》里的“真君”“真宰”,《养生主》里的“生主”,亦即回到了《逍遥游》所谓“无何有之乡”的那个你。

当芸芸众生借肉身修行,内在达到了“大宗师”的境界,就是“真人”。

也只有真人,才谈得上“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死生存亡之一体”。

当真人阳寿尽了,就离开肉身,回归“大宗师”的本位,这就是孔子对子贡讲的,真人为什么“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𤴯溃痈”了?

大宗师、真人和你我芸芸众生的关系,大体就是这样。

有朋友说,“我,大宗师”,咋看都不像啊!

因为你还没有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无”。

但这里有个很难理解的点,这个“无”是有的,否则就堕入“人死如灯灭”的断灭空了。

既然人死灯灭,那修道还修个什么劲呢?

“无”的境界本来不可说,一说就着相,离开“无”了。但庄子还是巧设方便,创造了“无何有之乡”、“真君”“真宰”“生主”“大宗师”等等形象,指给我们看:这个“无”是真实不虚的,这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所以庄子的最高知见,就像高悬在苍穹的北极星,生生世世,始终给众生指引着方向。

我们本来就是遍一切处的“大宗师”,现在只需要回归本位。

接下来,再看前面给大家的三条线索,就不难理解了:

第一段: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你只要循“德”而行,即《德充符》里说的直心离一切相,那么成为真人这件事,就像有脚的人走上一个小土坡,再轻松不过了。

为什么这么轻松?因为你本来就是!

在别人看过来,以为你很努力地在行动。但对成道来讲,你的种种努力,心斋、坐忘等等,都是在做减法,把多余的东西去掉,恢复你的本来面目。

第二段: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图片

什么是“藏舟于壑“藏山于泽”?什么是“藏天下于天下”?“有力者”又是谁呢?

舟、山是指你的这个肉身,也包括思维、情感,如果你执着这个“假我”,那么不管你怎么保护,都逃不过造化这个“有力者”的魔爪。不知不觉中,它就偷走了你的青春、你的健康、你的情感,乃至你的一切。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你的“假我”迟早会消失不见。

而当我们忘了这个“假我”,达到“无我”境界的时候,我就是一切,一切都是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这就叫“藏天下于天下”,这样的真我就是“大宗师”,我们回归了自己的本位,谁能夺走我们任何东西呢?

可问题是,我们一直认“是我,认“山”是我,也就是说,我们太执着于“假我”,被六根带给我们的错觉欺骗了,所以不能达到那种“藏天下于天下”的境界。

只要认准了自己是谁,我们就能舍小求大,一步步回归本源,从此不再有任何恐惧,所谓“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德充符》)嘛!

最后,我们看第三段,出自孔子之口的那段话: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鱼生活于水中而不知水,人生活于道中而不知道。鱼有水性,造个池子放上水就能养。人有道性,又怎么个养法呢?

关键就在“无事而生定”这五个字,不管手头多少事情,你只要心无挂碍,自然进入定境,功夫日深,就能回归道性,此时内在的你就是“大宗师”,而外在则以真人的形象示人。

只有真人才有真知,也只有真人才能成为命运的主宰,否则再强悍的人,也不过是被命运摆布的奴隶罢了。

所以我们常说,人生的痛苦,在于追求了错误的东西。

所谓修行,就是停止追求错误的东西。

这就是前边说的“悬解”,以前颠倒了,现在正过来。但是,颠倒的时候,和正过来的时候,主体始终是同一个,你的本心一直在那,并没有任何变化。

如果不了解这一点,让我们从一个卑微的、渺小的凡夫,怎么成为真人,成为“大宗师”呢?

所以在知见上,我们要先把自己放在真人这个本位上,然后按照老子、庄子教导的方法去修行,“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事而生定”,最终回归本位。

一旦回归了本位,站在天道去看人道,一切明明白白,这个时候,入世就变得简单了,正如《逍遥游》里庄子说到的“藐姑射神人”,“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图片

接下来的《应帝王》,就是讲“大宗师”是如何应世的,这两篇合起来,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多读《庄子》的原文,用心体悟,认清生命的真相,获得自在、解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