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所有的家庭问题都出在“关系”上

 lenbercong 2022-09-08 发布于浙江
3月初在树屋参加了第二次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实践课,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九月娃都已经开学,我在群里问“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复课了?”得到大家的响应,于是延迟了半年的第三节实践课终于开启。


前两节课练习的是与来访建立联结,用共情培养信任。这一次终于讲到如何面对来访想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让我们在实操中有相对简单的抓手,老师介绍了“问题画布”方法,它把家庭教育问题分为五种类型:

亲子关系,
情绪管理,
人际关系,
网络成瘾,
学习困扰。

据说大多数家庭教育问题都可以被定位为这五种情况。不过我觉得这种分类无法吻合“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因为它们彼此间有太多牵扯和交集。每个家庭遇到的问题都不可能只是其中一种,而是多种问题错综而成。

在这五种问题中,亲子关系其实是最底层的原因,其他四个则是问题的表象。

因为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情绪才会经常失控,对外的交往才会产生障碍,因为家庭气氛的紧张,找不到出口,才会沉迷网络,不爱学习。

由此可见,调整亲子关系,使之正常化,才是解决所有症结的前提。

只不过很多父母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家庭关系不正常。毕竟真正觉察和面对自己是件很难的事。


正常的亲子关系包括妈妈,爸爸,孩子三者,而妈妈和爸爸的角色需要具备不同的功能。

比如妈妈的作用是:关注,镜映和容器。她需要关注孩子,给予他/她情绪上的镜映和情感上的接纳,让他/她觉得被爱,被理解,被包容。

爸爸的作用是:护佑,归训和传道。他需要保护孩子,为其做出行为和价值观上的榜样,让他/她感受到安全感,建立是非对错的认知,协助其走向成功。

这个“妈妈”和“爸爸”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爸爸妈妈,而是心理上的父母。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由于爸爸的缺位,心理上的“妈妈”“爸爸”两个角色都由妈妈一个人来扮演。

虽然不能否认有些能量足够的妈妈可以做到身兼多职,但既能当好“爸爸”又能做好“妈妈”需要耗费很大的心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一旦某个角色的职能缺失,亲子关系必定受到影响。

讲到这儿时,我由衷地感叹“当爸爸真是轻松啊”,“护佑,归训和传道”可比“关注,镜映,容器”简单多了。


理论讲完,我们开始进行模拟练习。案例中的孩子几乎集中了所有问题:亲子关系差,与老师有矛盾,情绪经常崩溃,辍学在家整日打游戏。

我与两个学员扮演来访的一家三口,另外两个同伴作为咨询师进行反馈。

在这场模拟里,我再一次感受到处理“关系”对于解决家庭问题的重要。

相比个人咨询,家庭咨询有多个人物,并从不同视角给出自己的想法。咨询师需要从他们的互动中获取信息,感受彼此间流动的情绪,并敏锐地捕捉出关系的卡点。

它的优点是能够更全面客观地了解事实,缺点则是涉及的内容更加复杂。不但需要与所有人建立联结,还要尽力促进来访人员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并分辨出当事人因为当着其他人的面,隐藏和修饰的真相有哪些。真是一项消耗脑力的工作呀。

虽然家庭问题很复杂,但对于咨询师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让家庭成员通过自己的询问,了解彼此对对方的真实想法,把那些掩盖在冲突之下的关心与爱意传达出来,而这才是化解亲子矛盾的关键吧。

作为家长,这节课也让我感受到:一定要从小建立并维护好亲子关系,否则等到极易爆发问题的青春期再去修补,怕是要难上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