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铿锵中医行|风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医者意也1378 2022-09-08 发布于河北

引言

2021年1月20日,铿锵中医行第74讲“风邪致病与中医临床”于腾讯会议线上举行,本文根据现场录音、视频材料整理修改而成,以飨读者。

图片

图片来自往期交流现场

刘宁主任医师

风的概念:《黄帝内经》之“风”,是多层概念的混合,不仅有广义、狭义之别,而且有气化、气候之分。

(1)风”为自然气候要素之一:“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

(2)“风”为邪气之总称:如《上古天真论篇》:“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3)“风”为六气之气化概念:《素问》的“运气七篇大论”将其分为六种状态,即六种“气化”,分别标定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风邪致病的特点

图片
图片

图片均来自刘宁主任医师提供的PPT材料

内风与外风:论述风邪为病,始自《黄帝内经》,《素问·风论篇》讨论了风邪的致病特点,《素问》七篇大论中进一步论述风之特点。后世医家将风之为病的范畴从外感延伸到内伤,并与肝产生联系,大多认为“肝风内动”为内风之病机。王履《医经溯徊集》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属于中风名下的不同疾病进行区别,“真中风”指风邪外中(“因于风者,真中风也”),“类中风”也称“非风”,指并非风邪侵袭,而是各种病因导致风由内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1)外风病机:

风伤于卫如《伤寒论》所述之“太阳中风”;

②风袭筋骨即《素问·痹论》所谓“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

③风邪入血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④风中经络:风中于络者,络脉不通,出现口眼歪斜,眼睑不闭,肌肤不仁等症;风中于经者,则气血痹络,肌肤筋脉失于濡养而半身不遂;

⑤风中脏腑:《素问·金匮真言论》:“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

⑥风邪致痉:多因产后或外伤,创口感受风毒之邪,侵入肌腠经脉,使营卫不得宣通,甚则内传脏腑,引起严重的病变,自北宋以来称之为破伤风。

(2)内风病机:病机复杂,可以相互转化,相兼为病。①肝阳化风;②热极生风;③血虚生风;④阴虚生风;⑤脾虚生风;⑥血热动风;⑦痰热动风;⑧血瘀生风。

(3)内外风的治疗

图片

《金匮要略》与风邪致病

《金匮》中风邪致病或兼有风邪的病证20余种。如痉、湿、疟、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咳嗽上气、寒疝、五脏中风、风水、产后痉、产后中风、热入血室及妇人腹中血气刺痛等。

(1)养血祛风:防己地黄汤(《中风历节病》)“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2)活血祛风:红蓝花酒(《妇人杂病》)“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3)温阳祛风:①黄芪桂枝五物汤(《血痹虚劳病》);②桂枝附子汤(《痉湿暍病》);③甘草附子汤(《痉湿暍病》);④竹叶汤(《产后病》)。

(4)滋液祛风:栝蒌桂枝汤(《痉湿暍病篇》)。

(5)益气祛风:防己黄芪汤(《痉湿暍病篇》)。

(6)扶正祛风:薯蓣丸(《血痹虚劳病》)。

(7)解表祛风:①麻杏苡甘汤(《痉湿暍病篇》);②越婢汤(《水气病篇》)。

(8)和解祛风:①小柴胡汤(《妇人杂病篇》);②阳旦汤(《产后病篇》)。

(9)清热熄风:风引汤(《中风历节病篇》)。

张晓阳主任医师:

风邪概述:风是一种四季常见的自然现象,正是由于它的这种普遍存在性,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医家才在建立中医病因学理论体系时,将其列为六淫之首,并提出“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的观点。关于风邪致病的特点,补充一点:风能胜湿,易伤人体津液。风为六淫之首,容易跟他邪相合为病,这就导致风邪好像没有自己的病,在辨证时只关注寒热而淡化了风邪。风伤五脏主要是以肺为主,肝脾肾都比较常见

我以前跟着赵绍琴老学习,看他治疗肾病,当时就在想什么是风病、风证,如何来辨别风邪?后来我们提出风病(证)是指外感风邪所致,或是具有风邪致病特点的一类病证。那它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我们从《内经》总结出,风邪的传变规律是由表及里:皮肤→腠理→络脉→经脉→六腑→五脏。易侵犯四大部位:皮肤、头部、关节、孔窍。具有九种症状特点:急、动、痉、瘫、痒、麻、痛、肿、热。即“四部九症”。

四部

(1)皮肤:皮肤为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居人身之表属阳;风为阳邪,易伤人体阳部。

(2)头部:头为人体之巅,位居最高,是诸阳所汇之处,属阳部;风乃阳邪,易伤人身之阳气阳部。李东垣曰:“高巅之上,唯风可到。”

(3)关节:关节为人体经脉腧穴汇聚之处,故为风邪所易伤。《左传》有“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之论,此处之“末疾”,既是四肢的疾病。四肢为人体关节最多之器官,所以四肢的疾病必然大多数会表现在关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腰脊四肢都是关节最多的地方。

(4)孔窍:为人体与外界沟通之道,常开少阖,当属虚处,而风为賊邪,逢虚则入,故风邪易犯人之孔窍。孔窍以九窍为主,九窍之中,眼、耳、鼻、口七窍在头,头为阳部,本为风邪易侵之处,所以孔窍更容易受侵害。唐代《千金方》治疗九窍诸病的方中,常用防风、细辛、白芷、川芎等风药。

①眼:中医说肝主目,风气通于肝,所以风邪容易伤眼。《诸病源候论·目封塞候》:“风邪毒气客于睑肤之间,结聚成肿,肿而睑合不开,故谓之封塞。然外为风毒结肿,内则蕴积生热,若肿不即消,熱势留滞,则变生肤翳、息肉、白障也”。一般认为眼科的病从肝肾论治比较多,明代眼科名著《审视瑶函》载内服方274首,用到风药的有227首,占82.85%,说明在古代治疗眼疾用到风药的几率是非常高的。

②耳:《诸病源候论·虚劳耳聋候》:“肾候于耳,劳伤则肾气虚,风邪入于肾经,则令人耳聋而鸣”。现在大多以为耳鸣就是肾虚,肾虚可能是本,但是一定有风邪入于肾经。老年人肾虚比较多见,但是他们耳鸣耳聋往往是突发的,突发是什么原因?就是风邪所致,所以也叫风聋,《内经》里也有相关的论述。

③鼻:《诸病源候论·鼻窒塞气息不通候》:“肺气通于鼻,其脏为风冷所伤,故鼻气不宣利,壅塞成齆。冷气结聚,搏于血气,则生息肉。冷气盛者,则息肉生长,气息窒塞不通也”。

④口:《诸病源候论》里口疮也是从风来论证。《尤氏喉科》曰:“喉症属痰、属风、属热,皆因郁火而兼热毒,致生乳蛾等症,要去风化痰解热开郁,其症自愈”。说明口腔里疾病从风论治也是常态。

⑤二阴:前后阴的红肿、疼痛等,往往与风热、湿热有关。

九症

(1)急:指急性起病、发作,“风邪之至,疾如风雨。”

(2)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觉旋转而动——摇。《素问·五常政大论》的:“木郁之发……大风乃至……耳鸣眩转”。《素问·气交变大论》的:“岁木太过,风气流行,……眩冒巅疾”。二是指肌肉、肢体抽搐、颤动。如《素问·调经论》的:“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3)痉:是指以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口噤为特点的一种病症。如《灵枢·热病》:“风痉身反折”说的就是痉的病症特点。

(4)瘫:是指四肢不用的疾患。《内经》中的偏枯、痱、风痿诸疾皆属此类。

(5)痒:是发生于皮肤(粘膜)的一种感觉异常。皮肤居人身之表,是风邪侵袭人体的主要途径,风邪搏结于肌肤是痒的主要病因。

(6)麻:麻木,是指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的一类疾患。《内经》中本无“麻木”,只有“不仁” 之症。《杂病源流犀烛》:“气虚是本,风痰是标”。

(7)痛:《内经》中有关风邪致痛的病症很多,有头痛、颈项痛、腰背痛、骨痛、身痛、心痛、腹痛、胃脘痛等。

(8)肿:指水肿、痈肿及各种肿胀。《素问·平人气象论》的“面肿曰风”是肿从风论的理论依据,其中有如《内经》中“肾风”、 “风水”之类的水肿;也有“大头瘟(大头风)”、痈疮肿毒这类风热毒邪为患之疾。

(9)热:风为六淫之首,伤人多从外入里,故感邪之初必与正气交争,故多有发热。

证候学研究发现,咳嗽为风邪犯肺的标志;恶风为外感风邪的表现;口干是阳邪致病的共同特点。风为阳邪,易伤津液,容易出现口干。所以风热合邪导致的温病,核心是伤阴。吴鞠通在上焦篇提出来一定要护阴,中焦要救阴,下焦只能滋阴了。我们提出急、动、痉、瘫、痒、麻、痛、肿、热为风病(证)的特征,是符合临床实际所见的。其实我们提出来这些,并不是说只有风病独有这“四部九症”,而是这“四部九症”里出现组合时,辨证不要忽略风邪。

风药:概念最早见于李东垣的《脾胃论》,书中不仅多次提及“风药”一词,并以柴胡、升麻、葛根、防风、羌活、独活、藁本等药为代表,论述了风药在脾胃病治疗中具有升发阳气、行风胜湿、发散郁热、疏达木郁、行经活血、引药补脾等多种功效。风药主要归成两门:祛散外风门和平息内风门,共有16类,117味。可能在分类上有一些争议。

风病学:是一个古老的理论,但多散在于古代医家的著作之中,不成体系。风病理论在唐朝以前外因致病学说占主导地位时,外风致病论非常盛行,当时已有内风学说的萌芽。宋金元时代特别是清朝以后,内因致病学说(特别是内风学说)逐渐盛行后,外风理论逐渐淡化。风病的部位(四部)和症状特征(九症),并非风病专有。部位和特征性症状组合、或多个特征性症状组合、或单个特征性症状的出现,高度提示病因、病机中有风邪致病因素。当然,可能还兼有其他病因、病机,应全面考虑。临床实践中,如能识别风病,有意识在辨证和处方中融入风病理论和风药,可能为临床思维开拓新的领域,提高治疗效果。临证莫忘风!

变应性鼻炎从风论治我特意提出来祛风胜湿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且过敏性鼻炎最早是由风邪所致,这个病春秋加重,与外邪密切相关,很多花粉就是以风为媒,风邪在里面起的作用很大。而且表现为打喷嚏、鼻痒、鼻塞,接着流鼻涕、眼睛痒,都很符合风邪致病的特征。我们提出来“因风致湿”的理论,创祛风胜湿方:蝉蜕、辛夷、防风、白芷、金银花、连翘、紫草等,鼻塞重者加川芎、通草;湿气重者加石菖蒲、广藿香;热重者加黄芩;怕风冷者加生黄芪、炒白术、桂枝;流清涕较多者加干姜。

段行武教授:

皮肤病确实和风邪关系密切,很多病名都带有风字,如油风、风疹、白屑风、白驳风、鹅掌风等。从病因病机角度,风邪也是皮肤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皮科一般也分外风和内风,具有善行数变、走窜不定的特性,如荨麻疹,骤然发病,时起时消,部位不定,甚至遍身瘙痒或风团;“风胜则痒”,风气往来于腠理之间致痒;风胜则燥,风邪可以耗伤津液,可见皮肤干燥、脱屑。从病名来看,有许多疾病都属于风邪侵袭的范畴。如瘾疹,即荨麻疹,其发病快、部位不定、瘙痒,体现了风邪善行数变、风胜则痒的特点;如鹅掌风、肾囊风、白屑风等,具有瘙痒、脱屑的表现,符合“风胜则燥”的特点;油风,即斑秃,病情进展快、头发成片迅速脱落,也与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相符。

皮肤病从风论治:皮肤科疾病如果临床表现符合“风”的特点,就可从风论治,多用疏风、息风、祛风湿的药物。疾病初期常用解表散风的药,如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衣、豆豉等以透散表浅的风邪;对于比较顽固的皮肤病,常用祛风湿药,如威灵仙、海风藤、羌活、独活、秦艽、海桐皮等以祛除肌腠、经络之间较为深在的风邪;很多皮肤病兼有热证,常加用具有清热功效的风药,如秦艽、海桐皮等。对于一些顽固性难消的皮肤病,还可用昆明山海棠、雷公藤等,它们也属于风药的范畴,除了可以祛风湿外还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但临床上因其生品副作用多,存在生殖毒性和肝毒性,故临床常用其提取物成药来替代,如雷公藤多苷片等,以减小其副作用。内风外风往往互相引动,临床治疗顽固性皮肤病,在使用祛风湿药的同时,还常用养血滋阴药平息内风的药物,植物药如地骨皮、黄精、沙参、麦冬等,动物药如龟板、鳖甲等。此外,风为百病之长,往往兼有寒、热、湿等邪气,所以还需配合清热解毒、祛风散寒、化湿等治法,有些过敏性皮肤病,配合清热凉血药往往有很好效果。

赵进喜教授

风邪概述:六气是大自然的正常气候表现,过则为淫,风是六气之一,过则为风邪,是外邪六淫之一。《灵枢·五变》:“百病皆生于风也”,这里的“风”就不仅仅是风邪的意思,而是各种邪气的总称。外风与内风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外风经常能引动内风,内风也经常招惹外风,在许多疑难疾病中,常存在内外风相引的病机。实际上,并不是必须有汗出、恶风、发热才叫有外风,教材上讲外感头疼、内伤头疼的分类,强调外感头疼都有表证,多是脉浮,给学生的感觉好像是有恶寒发热、脉浮才能叫外感头痛。外感头疼不一定都有典型的表证的表现,平常可能也没啥症状,或者症状轻微,遇到外感,如受凉,或者经期就头痛得严重,治疗时并不是仅仅活血化瘀,几乎都需要用风药来治疗,这怎么理解呢?实际上可能是外风引动内风,也可能有风邪内伏

伏风理论:即风邪内伏。一般理解,风邪尤其是外风,既可以直接感而为病,作为一些外感病的病因,也可以内伏,发为他病,如头风病,表现为头痛反复发作,疼痛剧烈,往往存在风邪内伏的情况;再如肠易激综合征,也经常因为禁食生冷、情志刺激等诱因,突然加重,腹痛里急,肠鸣泄泻急作;还有一些皮肤病,本身也有伏风的机制,外风引动而骤发;像一些免疫方面的疾病,如肾炎、狼疮、过敏性紫癜等,也经常有风邪内伏的机制。因此,治疗风邪,对于许多疑难病的治疗,甚至危急重症的抢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缔组织病、肾病从风论治:结缔组织病,如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类风湿等,从风论治都是重要的方法,肾炎与结缔组织病有类似的发病机制,都是免疫反应导致的损害,所以许多自身免疫病常合并肾脏损害,包括内分泌疾病里的亚甲炎等也经常伴有类风湿或者狼疮。雷公藤最早用于肾病领域的时,主要用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紫癜肾与过敏有关,狼疮肾是典型的结缔组织病,都存在免疫损伤机制,雷公藤既然可以治疗结缔组织病,就有人探索能否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用了以后发现有疗效,进而肾病专家又研究它治疗其他肾炎、肾病综合症的疗效,结果发现也有比较好的疗效。中医在肾病治疗领域里最有效的药肯定是雷公藤多苷。雷公藤多苷与生药相比,副作用小得多,而且副作用可控,配合益气养血或者补肾养肝,就能减轻雷公藤多苷导致的肝脏损伤、造血系统损伤或者生殖毒性。祛风除湿治法是肾病治疗里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经常讲“三维护肾”:上下同治、内外同治、前后同治,其中内外同治就是肾脏与肢体皮肤同治,培元健脾不忘固表,活血利水、化痰解毒不忘疏表,往往祛风散邪疏表药与化痰、活血、解毒、健脾等药同用。

亚甲炎从风论治:亚甲炎应该叫什么?重点学科建设时提出应该叫“瘿痛”,因为在急性期的主症是疼痛、发热,我认为“风瘿”更合适,因为发病上有免疫损伤的机制,也有类似外感诱发的情况,既然肾炎叫肾风,那亚甲炎叫“风瘿”也许更合适。确立了风邪在该病的重要地位,治疗上祛风除湿药才能派上用场,客观上讲这些药确实能够提高疗效。我临床上常用穿山龙治疗亚甲炎,也是考虑到它有调解免疫,对免疫损伤有保护的作用。

曹克刚主任医师:

风邪概述:《黄帝内经》里有很多篇章论及风,体现出对风特别重视。《灵枢·九宫八风》里说“风从所居之乡来者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者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我认为不引起疾病的叫风气(实风),引起疾病的叫风邪(虚风)。这一篇对“八风”有比较清楚的论述,这与《淮南子》所载“八风”类似,但是时间有些差别,有的是四十五日,有的是四十六日或者是四十日,这个影响不大。“八风”除了所来方位不同还与五脏及胃大小肠相关,与《素问·风论》中所论脏腑也有联系。严连卿有一篇《试谈“贼风虚邪”》,他认为《内经》中风邪伤人有三个特点:(1)乘虚而袭;(2)由表及里;(3)致病广泛。文章里还谈到了台风,台风骤发于夏秋,台风过后经常会出现流感和红眼病,也属于虚邪贼风;寒流南下,常伴感冒或者流感,也属于虚邪贼风;三废所致空气污染而为病,亦可属于。这些思考可以补充我们对风邪的认识。

对《素问·风论》的理解:

一、风侵袭腠理、玄府。《素问·风论》指出:“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风邪致病的时候,可以出现寒热、汗出异常、瘙痒、食欲不佳、肌肉无力等症状,而太阳中风证鼻鸣干呕,就有“衰食饮”的意思。我曾治疗一个重症肌无力的病人。患者吃完溴吡斯的明以后,不出汗,全身瘙痒,且不出汗时瘙痒症状加重。《素问·风论》指出“其热也则消肌肉”,《伤寒论》指出“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说明其病机当与风邪有关。应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后,患者无汗、瘙痒症状消失,重症肌无力也得到明显改善。此外,很多头痛的病人也会出现无汗的情况,经发汗解表治疗后头痛也会得到改善。

二、风邪侵袭阳明,致病特点与患者的胖瘦有关,如果患者体型肥胖,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肿、目黄;如果体型偏瘦,则外泄而寒,出现寒中。

三、风邪侵袭太阳。客于脉外,与卫气相干,可出现肌肤不仁,即血痹,《素问·五脏生成》里说“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皮肤者为痹”,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客于脉内,“凝于脉者为泣”,可出现肢体疼痛,常用熊继柏验方黄芪虫藤饮加减;“凝于足者为厥”,可见下肢发凉、腿抽筋等症状,常用当归四逆汤加减。

四、内风和外风会相互影响,出现内外合邪五脏风首先与季节相关,春天感受到风的是肝风,夏天是心风,季夏是脾风,秋是肺风,冬是肾风。不同的风临床表现不同,如肝风表现为嗌干善怒,肺风表现为时咳短气等。“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我认为足太阳膀胱经上有背腧穴,外风侵袭于表,通过这些腧穴影响五脏的功能,导致外风和内风互相引动。结合后世对中风病的认识,最初以外风立论,后来以内风立论,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内风,但在临床上确实可以看到,很多病人在受到外风后出现中风,确实存在外风引动内风的情况。

五、风邪侵袭不同部位。如“风气循府而上”的脑风,与头痛关系密切;“风入系头”的目风,四川有个教授善用柴葛解肌汤治疗眼病,包括视网膜病变,效果也很好。“入房汗出中风”是内风,“新沐中风”为首风,“久风入中”为肠风和飧泻。有些人洗头后出现头痛,疼的特点是从风府穴开始往前,疼得很厉害,触碰他的头发都会觉得疼,这就是“首风”,一般也会用些祛风药。漏风是“饮酒中风”,“食则汗出”,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汤。《素问·生气通天论》和《素问·评热病论》里提到“劳风”和“劳汗当风”,与风邪也是密切相关,肺和皮毛是相合,风邪郁于皮毛则发为痤疮,风邪入里郁热伤肺则为肺痈,故医案报道有用苇茎汤治疗劳风。

头风:王肯堂认为“浅而近者为头痛,深而远者为头风”,一般把头风归为内伤头痛。我认为其实也有外感因素,很多偏头痛现在也归属为头风。在头风的发作期,治疗重视通窍法,如《金匮要略》曰“纳药鼻中则愈”,就属于通窍的治法。我们经常使用思通散塞鼻治疗头痛,基本半个小时就可起效,并且24小时之内复发率较低。缓解期还是要分外感与内伤,治疗外感头痛强调祛外风,常用李东垣选奇汤,如果夹寒,可加防风、麻黄、桂枝、细辛;如果夹热,可加石膏,或加大黄芩用量;如果夹湿,可加大羌活用量,或加荷叶、藿香、佩兰等。内伤头痛要分虚实,重点强调治肝,治宜调肝气、养肝血,调肝气以四逆散为主,养肝血以加味四物汤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加用风药。头痛的引经药,大部分都是风药。

韩芳博士:

举一个风泄的病案。我曾治疗一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主诉“餐后即泄,受风后加重 10 余年”。患者餐后必泄,大便不成形,夹有未消化食物,气味酸腐,偶有黏液,每日1-3次,受凉后加重。中医诊断为“风泄”,辨证为风客肠胃、脾虚湿阻,处方用痛泻要方为基础化裁,加用荆芥、炙黄芪、乌梅、焦三仙、鸡内金等。服药4剂后,患者诉大便次数较前明显减少,质不稀,继予原方加减善后。风为阳邪,其性急速,作用于肠胃之内使五谷不及从容传化而趋下,故其泄必完谷不化。正如《医门法律》云: “风邪伤人,必入空窍,而空窍惟肠胃为最。风既居于肠胃,其导引之机,如顺风扬帆,不俟脾之运化,食入即出,故飧已即泄。”治疗上,一个是祛风除湿,一个是泻肝补脾,何廉臣在《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提出痛泻要方为治疗风泄的专方,临床实践中可随症加减。

张保春教授:

风邪致病理论所涉内容极为广泛,中医药学对“风邪致病”的认识是广泛而深刻的。由《黄帝内经》始,经历代医家充实发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体现着中医思维,解释着临床现象,指导着临证治疗。简言“风邪致病”理论,应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要明其含义。《内经》讲“六淫”,并不称为“六邪”,强调“两虚相感”。《灵枢·百病始生》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风为六气之一,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现象,一般不会致病,若变化异常,并逢“虚”,侵犯人体,即引起疾病的发生,成为致病因素。《内经》释作常则为“气”,病则为“淫”。

二、要识其病证。“风邪致病”之“风”,是中医理论认识的“风”,风证之有无,当以临证求之,即有“风”的病象者,方能言之为风病。风病的典型征象,是由风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如“开泄”而致汗出、“袭阳位”而致头面症状、“善行”而致病位不定、“数变”而致变幻无方、“主动”而致动摇不定等。《素问》专篇论“风”,言“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言“风者百病之长也”,《临证指南医案》卷五按语言“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则强调了风邪致病之兼邪错杂。

三、要掌握风病之治。中医理论的终极目标,是指导临床,学习和掌握“风邪致病”理论,是要更好地诊病、治病,提高临床疗效。近段时间来,“风药”的研究是一个热点,我们团队基于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发表了数篇论文,详细探讨了易水四家治疗头痛用药经验,探讨了“风药”的含义、药性及临床应用。

王世东教授

风邪在甲状腺疾病中有特异性的表现。如急性和亚急性的甲状腺炎,以外风侵袭为主,往往在外感风寒或风热之后,可出现烦躁、多汗、情绪波动等临床表现; 桥本氏甲状腺炎以内风为主,不感受外邪也可出现病情波动。如果风与痰相夹,则可导致甲状腺结节。

肖永华教授:

风药可治疗脑窍和各种的口、耳、目相关的疾病。通窍活血汤中老葱、黄酒、麝香等具有祛风散寒、开脑窍的功效。最近治疗一个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男性,42岁,戴呼吸机睡眠十年以上。使用通窍活血汤,麝香仅用了0.1g,加上500mL黄酒,3根葱,其他完全按照原方的组成和剂量。用药三天后,患者虽然睡眠呼吸暂停没有明显改善,但是头发容易出油、脱发的问题竟然好了。说明风药对于男性脂溢性脱发可能有改善作用

赵勇主任医师

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衰等,具有发作性的特点,与风邪致病特点相符。针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机,王显教授提出了“络风内动”理论,其证候因素,包括风、火、寒、燥、湿、虚、郁、瘀、滞、毒、痰湿等,络脉虚、络脉瘀是形成络风内动的基本因素。络脉虚主要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络脉瘀指的是瘀血、瘀毒两方面。“络风内动”病机可分为热毒生风、络虚风动和外风引动内风三类。络风内动的临床表现,具体到理化检查指标,可表现为如心电图ST段的动态演变,心电图新出现的束支阻滞,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动态变化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等。对于合并有风邪的患者,冠脉造影多表现为不稳定性的改变,狭窄局部表现为模糊不清的溃疡、痉挛、血栓、慢血流和无复流,易损斑块的脂质核心淡,纤维帽薄等,是一种软斑块,而血瘀证的患者往往是硬斑块。《素问·痹论篇》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有一部分心衰患者,也就是“心痹”,它的成因与风寒湿三气杂至密切相关,也常用薤白剂,或用桂枝、荆芥、防风等药治疗。

急性左心衰也与风邪相关,常突然发作,病人喘憋、不能平卧,咳白色泡沫痰,这种泡沫痰与风水密切相关。所以对于心衰患者常从风论治,常用小青龙汤等方剂。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往往突发突止,反复发作,也是风邪合并痰瘀所作,络风宁的临床研究很有疗效。高血压,病人天气变化的时候,常可出现血压的波动。对于这种因为受风、受寒引起血压波动的患者,我们常用五积散,其方中有麻黄、桂枝等风药,疗效较好。

贾海忠教授:

我们先从《黄帝内经》开始,“风”字在整本书里出现了五百多次,我围绕着这些内容写了三十篇文章,最少的几百字,最多的九千字。我着重讲几个容易引起困惑的问题。  

一、《黄帝内经》里讲的风,到底是什么?首先是自然界的风,然后是风灾,一定的情况下会导致疾病的“邪风”,而“正风”实际上是正气。还有“实风”和“虚风”,“虚风”就是“虚邪”,“实风”就是当季的风。“八风”指来自八个方位的风,从立春开始,是凶风、婴儿风、弱风、大弱风、谋风、刚风、折风、大刚风。实风无论有多强大,一般不伤人,太过才会伤人,主万物生长。虚风是主杀、伤害人的,作用是“贼伤人也”,“虚邪”和“贼风”基本上是一个概念。“风气”就是邪气的意思,外感之后发病的,或潜伏在体内的伏邪。

二、风邪怎么致病?首先有正气虚,如果自身不虚,风邪不能侵入。感受风邪生病的前提条件是腠理开,腠理疏松了,外邪才能侵入,《黄帝内经》称为“当风”。风为百病之长,很多邪气不借助风邪,很难侵入到人体内。如果单纯伤的风邪到底是什么临床特征?在讲“五脏风”的时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汗出、恶风。张仲景给了一张明确的处方——桂枝汤。所以,风为百病之长,桂枝汤为群方之祖。《内经》里还讲风气从呼吸而入,既可以从呼吸侵入,还可以从体表侵入,由表及里。

三、内风和外风。《黄帝内经》中没有论述内风是怎么产生的。后世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把风邪致病的特点当作是判断风邪的标准,认为凡是善行数变的都是风邪,后面又多出来一个“内风”。现在内科学讲的中风用真正的祛风药吗?为什么有时候用祛外风的药?所有的中风、心梗,在发病之前,都有一个过度劳累的基础上,或者是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消化道感染,大多数是这样的,当然有极个别不是,这里面就有风气藏在脏腑组织之间,这就是伏邪。又由于各种因素引动伏邪发病,我们以为那就是内风。真正风邪引起的病,临床特点就是汗出恶风,不是这样的就不是单纯的中风。

四、怎么防治风?我根据《内经》总结有四点,一、勿犯天忌,精神内守。二、祝由不能移。祝由不能治疗风病。三、扶正气。四、祛邪气。风药可以胜湿,对于感受风邪后表现为汗出、恶风、呕吐、腹泻等具有湿邪特点的疾病,可以应用祛风药治疗。风药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祛除邪气。此外,羌活、防风可以补益大肠,既可以治疗泄泻,还具有通便作用。我曾治疗一个便秘的患者,服用泻下药和润肠通便药效果均不佳,在方中加用羌活、防风各30g后,患者大便通畅。除风药外,临床常应用针灸治疗风邪所致疾病,常取风府穴、风池穴,效果较佳。

注:文中所列方剂、药物、具体剂量及治疗方法等,仅供临床医生参考。个案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本文最终解释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铿锵中医行学术沙龙”简介: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东直门医院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由赵进喜教授、贾海忠教授共同发起的纯公益中医学术沙龙“铿锵中医行”。所谓“铿锵”,意指为中医发声响亮而激越,更有学术争鸣之意,还寓意着中医药事业迅猛发展之势。“铿锵中医行”活动每月举办一期,每次讨论的问题都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热点的、存在误解的学术话题,通过专家们的交流讨论,让中医学中一些流行但是不正确的观点得到澄清,并对于中医学的教学、科研、临床等诸多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为使沙龙与临床疗效紧密结合,邀请参与的专家,大多是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医医师。“铿锵中医行”的初衷是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每次讨论自然紧紧围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这一中心议题。每次“铿锵中医行”活动结束后,赵进喜会安排研究生把录音整理成文稿。《环球中医药》杂志特别开设专栏,刊载讨论文稿。2017年底,《环球中医药》杂志的“铿锵中医行”专栏入选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出版单位优秀宣传作品。

编    辑|唐莹

排    版|林元媛 潘星如

审    对|铿锵幕后小分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