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卡片丨脱落〔tū lu〕

 山人也 2022-09-09 发布于河南

东北话里,方音为“tū lu”的词语,起码有三个:脱落,脱撸,拖掳。在语法层面,它们近乎连绵词;在语音层面,它们可以互训互鉴。

脱落皮,脱撸扣,拖掳地,堪称三者的典型用例。

在《康熙字典》中,落,又音路;路,又音落。二者堪称韵母uo/u”相互转换的标本。

脱,落,韵母相同。借鉴“落”“路”等的异读,读脱为“tū”,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称其为符合韵母“uo/u”相互转换的非普遍规律。

“脱落”说成“tū lu”,于东北人来说,声入心通;将“tū lu”还原为“脱落”,于非东北人来说,形入心通。

脱落,音随义转,语音有变,形义依旧。例如:

(一)“昨天,话题#朱雪莹的东京奥运会金牌掉一层皮#获得广泛关注。目前,东京奥组委暂未对此事进行回应。”——中国网(20210825)《朱雪莹回应金牌秃噜皮 重要的是能为祖国争得荣誉》

(二)“314日零时许,和平区嘉兴街100号附近一处居民房里,棚顶墙皮突然大面积脱落。”——新浪(20040315 转自沈阳晚报)《“轰隆”棚顶秃噜一块皮》

例(一)正文之“掉”,诠释标题之“秃噜”;例(二)正文之“脱落”,诠释标题之“秃噜”。可见:

秃噜≡脱落≈掉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原形。所谓“秃噜”,当属“脱落”之方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