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软骨瘤(osteochondroma)是临床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之一,占良性骨肿瘤的35%。肿瘤组织由纤维性软骨膜、透明软骨帽及成熟的骨松质性肿块(肿瘤主体)所构成。肿瘤好发于干骺端,以宽基底或细长柄自骨表面向骨外生长,无蒂柄肿瘤的皮质与受累骨皮质相连续。有单发及多发性两种,前者多见,后者两侧对称常引起骨骼发育异常。此病多发于青少年。主要发生在四肢长管状骨,其中以股骨远端和胫近端最多;其他依次为肱骨近端、桡骨和胫骨远端,扁骨主要见于肩胛骨和髂骨。生长缓慢,病期较长,常无症状或仅有无痛性肿块。当肿瘤较大压迫邻近血管、神经,或瘤骨继发骨折时,可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 声像图表现:骨软骨瘤显示为边界明显的骨性隆起,从骨的干骺区突出于骨表面向外生长,肿瘤的基底部为正常骨组织,肿瘤主体为海绵状骨松质,回声强度及内部结构与其相连的正常骨相同。广基型的皮质光滑与正常骨皮质相移行。有蒂柄及体积较大的骨软骨瘤,肿瘤基底部与正常骨皮质连续部常因出现侧后声影,而显示不清。瘤表面的透明软骨帽呈低或与肌肉相等的回声,其形态不一,边缘清楚,覆盖于肿瘤表面,其厚度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越厚越光滑,一般成人<2mm儿童<3mm(超过时应考虑恶变)。肿瘤主体的形态,可呈宽底半圆形、三角形、长柄蕈形。体积较大肿瘤,其表面常凹凸不平。有时肿瘤软骨帽与软组织之间,偶发滑液囊并扩张显示为无回声,并使软骨帽回声更加明显。有时肿瘤压迫邻近血管,可见血管移位,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或产生假性动脉瘤,而出现相应的声像图和CDFI改变。肿瘤本身无血流显示。骨软骨瘤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超声有助于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及判定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引自超声医学第六版) 病例分享: 14岁,男,自觉右上臂下段内侧肿块,伴深压痛半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