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超声科小时大夫。 上一期的文章学习了肝脏的分段,那具体在超声检查中,是如何运用的呢?今天的内容咱们一同学习超声图像下的肝分段。 在认识肝分段之前,扫查时候很重要,就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中的武林秘籍一样,在学习武功之前,要先记住招式,等到招式学会了以后,慢慢实战多了,武功心法就能深刻认识了。 一般肝脏的扫查,有横切面扫查,纵切面扫查,肋缘下扫查,还有肋间隙扫查。扫查的顺序从右向左,或者从左向右都可以,随个人习惯。 我个人的习惯是,先从左外叶纵切面扫查开始,扫查到左外叶看不到位置,在横切面扫查一遍,从前到后,从后到前,直到图像消失位置(这样是为了防止漏掉肝脏边缘的病变)。然后探头转为右肋缘下斜切面扫查,从第二肝门到胆囊消失为止,上述扫查过程中尽量让患者鼓肚子,这样图像的质量会好很多。基本上这就把肝脏看完了,如果觉得有些切面看的效果不好,肺气遮挡了,或者腹腔气体遮挡了,可以再右肋间隙,一个一个肋间隙扫查,作为补充切面,上述一套下来,基本都看的差不多了。要点就是:1.从图像有到无,在从无到有。2.要让患者鼓肚子,图像质量好。 当你扫查肝脏多了以后,会发现个规律,记住几个主要的切面和结构,快速识别肝脏分段就会特别容易。 第一个切面主动脉纵切面,可以显示左外叶上段(S2)与下段(S3)。 第二个切面右肋缘下斜切面,显示门脉的“工”字形结构,左边对应左外叶下段(S3)与左外叶上段(S2),后面对应尾状叶(S1){有时S2与S3容易记迷,那你记住探头的远场是膈肌,离膈肌近的是S2(左外叶上段)},这样就记住了,是不是很简单。右边是左内叶(S4)。 第三个切面就是在第二个切面上在右斜点,显示出胆囊,胆囊左边的是左内叶(S4),胆囊右边的是(S5)。这个是不是更简单暴力。 最后一个切面右肋间隙扫查,扫查出肝肾对比图像,右肾旁的就是右后叶下段(S6),后面对应的就是右后叶上段(S7)。 上述切面的基础要求是,你的凸阵探头标识是以你的左手为标准!其实在实际运用中还要动态观察,以上只是为了快速记忆肝分段,而做出的简化,更重的是你自己不断的练习扫查,还有思考。遇到肝脏占位病变的时候,看看想想它在哪个分段。 下面几个图像是我今早体检遇到留存的,可以分析分析,这些囊肿,钙化,占位是在肝脏里的哪个分段。
2.左外叶上段(S2)囊肿 3.左外叶上段(S2)囊肿 4.左外叶下段(S3)囊肿 5.左内叶(S4)钙化灶 6.右前叶下段(S5)囊肿 7.右后叶下段(S6)占位病变-FNH 8.右后叶上段(S7)囊肿 9.右前叶上段(S8)今早的体检没有遇到... 因为早上体检,怕体检的人堆积,没有留存特别好的视频,但大概的思路和手法就是这样的,如下面这个视频。 明天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