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4日,世界著名的实业家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 这是一个一手创立「京瓷集团」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力挽狂澜将已经申请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扭亏为盈,甚至重新上市的传奇人物。 很多国内的企业家和小老板们喜欢拿这位工商界巨子说事,我奉劝各位放过这位刚刚过世的老人。给人一些尊重,也给自己留些颜面,赶不上稻盛和夫对员工的“仁”,也比不过稻盛和夫对自己的“狠”。不仅令人作呕,还可能破坏别人靠一辈子打下来的名声。 这样一个人并不是天才,甚至在求学路上经常会不及格,堪堪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一家陶瓷厂工作。工厂效益亏损,濒临倒闭,同去的四名大学生全部离职,只剩他一个人留在那家工厂。没人知道这个年轻人当时怎么想的,吃住都在实验室里,这个缺乏经验,知识技能水平也略显逊色的“差生”,硬生生研发出了领先世界的发明。靠着研发出的新技术,强行把濒临倒闭的工厂抬了起来。 自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开始,几十年如一日地担任团队领导人,带头参与京瓷研发。常常会在产品已经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时,以这还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为由,将项目负责人“气疯”。 无数的人问过稻盛和夫的经营之道,做出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人到底有什么绝妙的高招。而在其公开演讲和出版的图书中总结,无法是两件事“专注”和“利他”。 稻盛和夫曾无数次在各种场合强调 “现场”的重要性,一切宝贵的事物都从现场中得来。他曾在自己的京瓷企业中设计部署上千个“变形虫”小组,目的就是让各层级员工尽可能地延展自己所能触及的范围,最大限度地打破官僚层级地舒服,与现场事务形成关联。为此他一直是身先士卒的前往一线,与自己的员工一起保持对技术和未来的专注。 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对自己和基层职员一视同仁的行事风格也令其在经营者中独树一帜。而看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小老头”每天陪自己埋头苦干的年轻人们从其中所体会到的感召力是无以言表的。 并不聪颖的稻盛和夫比任何人都清楚,无与伦比的专注可以激发一个人多大的潜力。他相信,当一个人无限地渴望一件事的成功,他将看到对未来的“预言”,在不断努力的专注下,梦境与现实的界限会愈发模糊,最终预言将在眼前实现。 而他所作的,就是引导和启发每一个成员通过专注的精神找到自己的预言书,再将之实现。 稻盛和夫在退休时为自己的员工捐献出了全部的股份,自己继续回家吃斋念佛。直到时任日本首相的鸠山由纪登门拜访,请他出山接手,收拾日航的局面。在这过程中分文未取,仅用一年就让日航成为了利润、准点率、服务质量三方面世界第一的明星企业。 回顾在日航的经历,他说:“我已经是个老人了,对很多日航的员工而言,我的年龄是他们的爷爷、叔叔、父亲。我这一生与日航没有关系,在这个时刻我不领取任何薪酬,为拯救日航贡献我最后的力量,也给全体员工树立一个好榜样。” 在接手日航后,稻盛和夫先是大刀阔斧地整顿了企业内部的“官僚体系”,再迅速推出了40个项目的服务标准,同时也调整了员工当前与未来的薪酬计划。始终将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是这位老人多次在公开场合演讲的主题之一。 他认为企业、股东、投资者的利益,都需要为员工利益让步。因为只有员工的幸福感有保障,他们才能真正和企业团结一心,拥有一样的价值观,共同的经营理念和工作目标,做到身心一致。 事实上稻盛和夫确实是这样去做的,而他的员工们也确实回应了他的心意。都知道京瓷集团是世界500强,上世纪70年代日本受经济危机冲击时,稻盛和夫冻结了所有员工的加薪计划,日本工会和社会人士群起而攻之。 你猜谁解的围?不是别人,正是京瓷自己的员工,全员表态,强烈支持稻盛和夫制定的策略。这是打工人集体“跪舔”老板吗?当然不是,就是因为京瓷的员工知道自己一直过得不错是拜谁所赐,所以他们相信这样的安排就是最好的,是为了让他们和公司都能活下去。 事实证明稻盛和夫当时的决定是对的,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颇有华为“活下去”的意思在里面。事后企业发展增速恢复后,京瓷也对当初冻结的薪酬计划做出了相应的一些补偿。 稻盛和夫总结了一个有关创造力的方程式: 创造力 = 能力 × 热情 × 思维方式 能力与热情永远是正数是互补的,而思维方式可以是负数,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能力或者热情再强,如果陷入“歧途”,也无法发挥出任何作用。他把这当作自己选拔干部与人才聘用的标准,不以学历和背景为守则,在他看来或许这些东西,有时反而会是限制思维的最大阻碍。而对员工的关怀与薪酬鼓励,则是激发热情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专注力的引导下,一个思维灵活富有热情的人,可以爆发出无限的潜力。 这位老人一再强调:“我希望人们铭记这个'神秘预言’,人生与心意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逝世,享年90岁,在其一生中为推动日本经济、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中日两国友好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8月31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赵立坚表示,中方对稻盛和夫先生去世表示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慰问。 其实稻盛和夫的经营方式与华为的经营方式确有很多相似之处,票子给够,人才招满。然后日夜不停地鞭策着你专注再专注,把技术与服务放在第一位。任正非就曾公开发表过对京瓷的看法,内容很简单: 1. 京瓷技术水准世界领先,你不掌握核心科技吹得天花乱坠也没人买你的东西。 2. 京瓷舍得给钱,没有金钱的奖励就没有员工昏天黑地的奉献与努力。 现在看来华为看的很清楚,做的也明白。我之前就说过,不要老是批评什么华为引领了996文化,鼓吹了狼性精神。 你恨得是996吗?明明是不给996的钱,月薪1000万,老板就是神!月薪1000块,天天上班如上坟。 华为是提出了狼性精神,整天干得996的活,但是华为也确实是拿实实在在的“肉”去喂饱自己的狼崽子的。有了吃肉长大的狼崽子们,华为才能抢先研发出5G,才能在几年的时间里从零基础发展成为全球前五大公有云技术服务商。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招聘从来不缺人,什么刚毕业就年薪百万的华为「天才少年」, 你都说是天才少年了,人家傻吗?会算不过来帐跑华为去996受罪吗? 稻盛和夫的行为,本质上是企业先当着所有人的面把“蛋糕”分配好,员工看到了实打实的希望,再帮企业也帮自己把蛋糕实打实的做大。而我们很多人,整天鼓吹京瓷的管理理念,却对人家给员工分蛋糕的事闭口不谈。根本就是选择性失明,贻笑大方。 |
|
来自: 新用户9390XC4l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