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流

 瀚海低吟 2022-09-10 发布于山东

今天读书,我再次看到“心流”一词,想起前段时间写的《匠人》一文。

匠人精神最宝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进入心流状态,能专注地、投入忘我地做好一件事。处在这种状态中,会浑身充满能量,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即使这个过程很艰辛,也毫无感觉。

“心流”一词并不陌生,但我从未真正探源过。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在微信读书上找来《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一书,了解到这一概念是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 契克林米哈赖在30年前提出的。米哈里在这本书中有三个核心词:一是幸福,二是最优体验,即心流;三是精神熵。

关于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米哈里概括为:第一,注意力。他认为,心流时那份深沉的快乐,是用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第二,有一个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这几个特征,端午假中的我显然都具备了。家里的两位,因为我总是处于心流状态中,一个愤怒地封我为“一尊菩萨”,一个笑嘻嘻地说:妈妈就像一台永动机,什么时候看,都是端坐在那里,静悄悄地运转着。

哦,是的,这几天又沉迷于做文字长工不能自拔。用书中的话来说,我应该是在体验着思维之乐,工作之乐,挫折之中仍在自得其乐。与这样的乐趣相比,那些琐碎的烦恼事就没时间去想,自然就不会提。

今天,收到梓琪发来的讲解三十六计的修改稿后,我很欣慰,也在想像孩子如何在心流状态下完成了这一作品。毕竟,要看懂为师给她的导图,也是需要花点时间的。再自己画出来讲出来,这都是需要专注才能完成的。由此,我又了个新的设想:假如堂中的师生,都能于心流状态中,这一定是最完美的课堂了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尽力创设产生心流的条件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