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续做,不要停!

 昵称zWojhGnh 2020-10-04


我此刻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交响乐团或剥桔子。 


——托斯凯宁尼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你拿着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或躺在沙发上追剧,一追就是一晚上。
 
原以为会很放松。
但实际效果却相反。
 
你会感到空虚。
会后悔一整天什么也没干,会自责浑浑噩噩又浪费了一天。
 
你一定觉得奇怪,没动脑、也没工作。但感觉比上班还累。
 
这是为什么呢?
 
人的本能是求好。
 
但玩手机不会让你变聪明,追剧不会让你生活变好。
 
你自己知道这一点。
 
所以一旦浑浑噩噩,你就会自我攻击。
 
这是一种内在的消耗。
会瓦解你的意志,消耗你的能量。
 
所以越闲越累。


就像我,以前工作非常忙,每天从早到晚加班,但精神状态很好,身体健康。
 
后来换工作,有两周的空闲时间。
 
第一天,感觉很爽。
在床上躺了一天,把平时没空看的综艺节目刷完了。
除了上厕所,一步都没离开过床,连外卖都是在床上吃的。
 
第二天,感觉有点累。
手机也没那么好玩了。
 
第三天,味同嚼蜡。
明明什么都没干,但累得要死。连下楼扔垃圾都觉得累。
......
 
而且以前不管怎么忙,每天都要抽时间敷个面膜,按时吃饭。
 
现在时间很多,反而吃饭不规律,也懒得敷面膜。
 
身体也出现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头疼、睡眠不好、消化不好......
 
我开始天天盼着上班。
 
新工作很有挑战性。
 
每天忙忙碌碌,身体会累,但不会心累。
 


对,我的新工作就是写稿。
 
每天要学习爆文、开选题会。
 
确定选题后,开始坐在电脑前码字。
 
一坐就是一天。
 
感觉时间过得好快。每天都很充实、满足。
 
这种幸福体验,被心理学家米哈里称为“心流”。
 
心流,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时,那种全神贯注、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
 
比如,埋头钻研一个数学题,甚至忘了吃饭。
比如,读一本小说,一读就忘了时间。
比如,外科医生完成一台手术,心情非常畅快。
 
米哈里说,当处于“心流”状态时,人是最幸福的。
 
可能你会说,幸福哪有那么复杂。
 
吃吃喝喝是幸福。
啪啪啪也是幸福。
刷剧、打游戏是幸福。
金钱、名望、权利都是幸福。
 
事实上,感官的享乐,说白了,只是为了物种延续设立的奖励。
 
比如,美食的快感,是为了补充能量,维持生存。
比如,啪啪啪的快感,是鼓励人们繁衍后代。
 
这些快乐,都是转瞬即逝的。无法维持,更无法提升幸福感。
 
真正的幸福,与外界无关。
 
它来自于对自我的掌控,来自于内心的安宁和稳定。
 


 
米哈里在《心流》中讲了一个故事。
 
胡里欧是一个年轻技工。
 
平时工作很认真。
 
有一天,却情绪低落,效率低下。
 
不仅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还影响到了和同事的关系。
 
原来,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现车胎爆了。
 
但正好是月底,钱花光了。
他性格孤僻,又不好意思开口借钱。
 
他只能打满气,再小心翼翼开车上下班。希望可以撑到一周后发工资。
 
他的注意力,一整天都被这件事占据。


一件小事都能带来巨大压力。
 
更何况社会有各种约束、各种规则,告诉你应该这样、不该那样。
 
这些声音都会抢占你的注意力。
 
让你很难全神贯注。
 
当你试图投入,它们就会在潜意识之中,干扰你,打断你,令你无法进入“心流”模式。

 
心流虽然难以达到,但并非无迹可寻。
 
米哈里通过大量研究,得出了自主创造心流的方法。
 
一、重新设计你的工作。
 
让你的工作更符合心流的特征,具体方法如下:
 
1、设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比如,外科医生的目标,是切除肿瘤。
 
手术前,就会制定好每一个步骤:麻醉怎么打、在哪切、切口多宽、缝合几针......
 
比如,你要健身。
 
目标就不要定“每次都尽力做”。
 
应该具体清晰:每个动作做3组,每组12次,组与组之间休息60秒。实在做不到再放弃。
 
2、要有及时反馈
 
有调查显示:外科医生比内科医生更容易获得心流体验。
 
因为外科医生手术过程中,每一步有没有做对,是有及时反馈的。
 
比如伤口是否流血、骨头有没有接好、肿瘤有没有切干净等。
 
而内科医生,很难通过一个症状确诊,通常需要花很多时间观察。
 
所以工作中,要及时反馈调整,避免反复碰壁消耗精力。
 
3、挑战难度和你的技能要匹配
 
挑战太大,你会焦虑。
挑战太小,你会无聊。
 
也就是说,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那到底怎么把握这个难度呢?
 
15.87%。
 
这是一个难度的精确值,由一项研究得出。
         
亚利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去年发表了一个研究论文,叫《最优学习的85%规则》。
 
这个法则说,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给它的内容中应该有大约85%是它熟悉的,有15%是它感到意外的。
 
比如一款游戏,15%左右的犯错率是最好玩的。
 
如果小于15%,那么关卡太简单,玩家会感到无聊。
 
反之则太难,玩家也玩不下去。
 
这种难度,也是最容易投入的。
 
二、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
 
简而言之,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回报。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
 
比如读书的目标,应该是享受读书的乐趣。
知识,只是水到渠成的回报。
 
工作也一样。
报酬只是附带的回报。
工作本身就有乐趣。
 
柯拉玛是一个焊接工人。
 
在外人看来,他的工作辛苦单调,毫无吸引力。
 
同事都在抱怨。
他却乐呵呵地干了30年。‘
 
他能力出众,可以替代任何人。
 
也有很多次升职机会,但他都放弃了。
 
因为他从小就喜欢修理东西,并沉浸其中。
 
对他来说,工作条件和报酬,都比不上做喜欢的事幸福。
 
也就是说,他在工作时就是处于心流状态。
 
当然,不是每个人热爱工作。
 
但你也可以选择一项事业、爱好、特长,去全身心投入。
 
就像托斯凯宁尼所说:“我此刻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交响乐团或剥桔子。 ”
 
身心合一,就是幸福。
 
共勉!


也许你还想看:

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

美团被曝垄断市场,80多名商家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