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洛呈图

 笑谈人生iavo6h 2022-09-10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卦沟中的河称图河,早在2000年前人们就把卦沟称温谷,把图河称温谷涧,把图河入黄河处称温川,还把洛阳称温洛。这是为什么呢?

洛阳是龙马的故乡,早在7000年前的伏羲氏时期,龙马负图于孟津,嗣后孟津诞生了献图马庄、龙马古堆、马岭村、马头嘴村、神马树村、马步村、前圈、后圈和龙马负图寺等村地名。

1700年前伏羲庙初建成后不久,西域僧人佛图澄来到洛阳,驻锡伏羲庙,改伏羲庙为龙马寺。

孟津真的是河图之源吗?是的原因来自孟津卦沟中河。

图河发源于卦沟,图河发源处称奇坑,奇坑,又名歧坑,是洛阳市孟津境内的一个地名,该地在卦沟中图河发源地伯乐村、瓦店村、负图村附近。

奇坑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奇坑的范围洛阳市孟津城关镇和朝阳镇结合部以东,主要区域包括今洛阳市孟津清河新村、卦沟、负图、瓦店、张阳、北陈、小良、伯乐、游王、石沟、张凹、大安寨、十里、阎凹、营庄等村。

实地考察可以看到,以上诸村都处在邙山坡地上,诸村的地表水分别从西、南、北三面的坡地入图河(奇坑)。

奇坑有一个奇点,这个奇点就是图河源头黑龙潭(奇坑),黑龙潭周边以上诸村就像一把打开的折扇,黑龙潭就处在折扇的把柄处。

实测今洛阳市孟津城关镇马步村东南岭海拔高程约320米,而奇坑海拔高程仅不足200米,高低落差竟高达120米。

奇坑,是一个古老的地名,名字得之于近半个多世纪新出土墓志,这些墓志是北魏和唐代贵族墓中的藏品,近代才发掘面世。

举例如《魏故使持节抚军将军瀛州刺史王简公墓志铭》:“公讳温,字平仁,燕国乐浪乐都人……太昌元年((510年)十一月辛卯朔二十五日乙卯窆于歧坑之西原。”1989年11月,该志在今洛阳市孟津朝阳镇北陈庄村东的岭脊上出土,村民称出土地点为“九亩地”

《唐银青光禄大夫定州刺史上柱国尔朱义琛墓志》:“即于其年(676年)十月乙未朔十五日己酉,葬于洛阳奇坑北原礼也”。该志出土地点在今洛阳市孟津朝阳镇张凹村北,送庄镇十里村东南。

《大周秋官尚书尔朱杲墓志》:“以大周长安三年(703年)十月三日,合葬于洛阳县平阴乡奇坑之北原”。该志出土地点在今朝阳镇张凹村北十里村东南。

《尔朱旻墓志》1928年出土,现存千唐志斋博物馆。尔朱旻是尔朱杲之弟。咸亨四年(673年)卒于宋州录事参军任上。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迁葬于洛阳北邙山原之旧茔(奇坑)。”

由以上墓志文可知,最晚从公元510年的北魏到公元703年的武则天大周时期,其间约200年间奇坑是洛阳尽人皆知的地方。

奇坑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在邙山诸岭纵横交错的地方会形成这么大一个巨形深坑,使周边大范围地表水汇聚到这么一个独特地方?

奇坑生成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奇坑周边土质松软,长期在地表水水力作用下容易形成坡地。二是奇坑这个地方在唐代之前就有著名的瓦店温泉和伯乐温泉,温泉水从地下涌出,寒冬不竭,日夜流淌,温泉热水更容易将土质泡软,加速了奇坑和周边冲积面的形成。

卦沟这条沟称温谷、温谷涧。文字记载古代某一天,有一块巨大外星陨石由东北向西南飞驰而下,坠落在卦沟黑龙潭(奇坑)处,巨大的冲击力炸开地表,冲击波由东向西将地表土翻起,形成了一个东边低,西、南、北三面高的巨大冲击面。

温谷的水源于温泉。当时坠落陨石冲击面区域黄土覆盖,后经上万年地表水冲刷,黄土被温泉水侵蚀冲刷,因此诞生了奇坑及其外围的扇形冲击面。外星陨石落地时崩解冲击,瓦店和伯乐温泉因此形成。

《周易》中说:“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上天降下了灾难,黄河和图河中出现了龙马负图”。

温泉源于瓦店、伯乐一带。清乾隆版《重修洛阳县志卷之三》:“(洛阳县)温泉有三。一在县北温谷涧;一在伊水东建春保;一在龙门。”“温谷涧,在县北二十里,下有温泉,源出瓦店,北流历孟津,入于河。”

以上引文中所谓“谷”即指卦沟。古籍中所谓“温洛”,即指孟津图河。

《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六十二》:“……是以温洛祯图,绿字符其丕业;苑山灵篆,金简成其帝载。”文中“温洛祯图”即指龙马负图,龙马负图赤文绿字,出于图河。所谓“赤文绿字”,就是图河水呈现出赤色和绿色组成的图案。

洛阳市孟津送庄镇图河岸边有唐建惠林寺,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在图河钓鱼,夜宿惠林寺并在惠林寺留有题名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九》载有韩愈撰写的《洛北惠林寺题名》碑碑文中说:“韩愈、李景兴、侯喜、尉迟汾,贞元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鱼于温洛,宿此而归。昌黎韩愈书。”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之三》:“……父母俱善琴,适听郎君琴声奇音翕响,心感怀叹,不觉来此。寻至洛北河清县温谷,访内弟樊元则……”

清代嘉庆版《孟津县志》中记载,宋代开宝年间,孟津县署由河清村迁至今白鹤村,“以温川驿附之”。孟津县这个驿站为什么称“温川驿”呢?原因是图河温泉的水注入黄河,使黄河水温度升高,蒸烟笼罩,这是“温川”得名的原因。

《隋书卷十九·志第十四·天文上》:“昔者荥河献箓,温洛呈图。”《南村辍耕录卷十八》:“庖牺氏发于荣河中,典籍图画萌矣;轩辕氏得于温洛中,史皇苍颉状焉”。

中国典籍记载所说龙马吼声如雷,蹈水不没,呵气成云,一条冒着热气、鼓着气泡、水色变幻、光怪陆离图河河图诞生了。图河因此被人们称作“温洛”。

黄河因此被人们称作“荣光出河”“龙图所在”。东汉诗人李尤作《孟津铭》:“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经自中州,龙图所在”。“龙图”,即孟津图河中“龙马负图”。元佚名《群书通要》:“孟津,神龟负图出洛之所”。

图河源头的奇坑因此被古人称作“星源”,如龙马负图寺碑刻清代易学家邓锡礼诗《无题》:“图马出河处,犹有胜迹存。先天开道蕴,此地是星源。古殿精灵在,高台象数繁。”星源,与陨石撞击地球事件有关。于是,图河和黃河交汇处诞生了龙马负图神话。

五千年来,中原人们对外星陨石冲击形成奇坑的现象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就把这个惊天大事件称之为“怪”。这就是古代神话中说的天降龙马。

今孟津伯乐村在唐代墓志文中经常写作“伯乐堰”、“伯乐郾”、“伯乐埏”、“伯乐蔫”,而堰、郾、埏蔫均同“堰”。今人称伯乐村为“伯乐洼”。

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伯乐郾见(1463页);伯乐蔫见(2381页))。今人称石沟村附近的自然村为“张凹”;而瓦店村之所以称“瓦店”,是因为该村的地形像瓦一样佝偻倾斜。

唐代时,东都(洛阳)贵族在伯乐村附近修建温泉汤池,用作沐浴度假,度假村称“伯乐坞”、“伯乐坞”也常见于唐代墓志(周绍良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伯乐坞见(1281页、1283页)。

《周易.象意思即象征意义,象辞中所谓的“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是瓦店和伯乐地热泉挟带大量五颜六色的泥沙,冲突翻滚,使整条图河呈现出“龙马负图”的奇观。因此,神话故事传说中的龙马负图,就是外星陨石撞击亊件引发的地热泉现象。

荥河献箓,温洛呈图,六爻摛范,三光宛备,”这段文字见唐魏征纂《隋书卷十九.志第十四天文上》,也足以说明孟津图河就是河图的诞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