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桂系军阀干将:谭浩明

 兰州家长 2022-09-10 发布于甘肃

谭浩明

谭浩明,字月波。广西龙州县水口村人。壮族。1871年7月3日(清同治十年五月十六日)生。他的父亲谭泰源,业农兼撑水口渡船。谭幼年失学,识字不多,从小就帮父亲耕种、撑船。1878年,陆荣廷流浪到水口,得谭泰源之助,帮谭家撑渡船,娶谭浩明的大姊为妻,谭与陆遂为郎舅亲。1886年中法战争后,陆荣廷聚集三点会众,结成小股武装,活动于中越边境一带,谭浩明也入了伙。至1893年,这支百余人的绿林武装,接受了广西提督苏元春招抚,陆被委为管带,谭浩明则为哨长。不久,开赴金龙、化岗、靖西、西林等地,招抚当地其他游勇、会党和绿林武装,队伍逐渐扩大。1896年,陆升任督带,谭升哨官。到1911年6月,陆升任广西提督,谭亦随之升为广西巡防营统领,驻在南宁。

武昌起义爆发后,11月上旬广西独立,陆荣廷被推为副都督,旋任都督兼民政长,他将全省军队改编为两个陆军师,谭浩明为第二师师长。1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江西、安徽、广东等省先后举义。陆荣廷支持袁世凯,谭曾奉陆令杀害了革命党人甘尚贤。1914年7月,谭以师长兼任龙州镇守使及广西边防对讯督办,驻龙州。

1915年冬,袁世凯加紧了复辟帝制的活动,陆、谭曾联名上劝进表,袁封陆为一等侯,封谭为二等男。1916年元旦,袁世凯改元“洪宪”。陆因不得袁信任,并见帝制丑剧遭到国人的激烈反对,加上岑春煊、梁启超等人的规劝,乃于3月15日宣布广西独立讨袁,进兵湖南和广东。4月6日,广东督军龙济光在各方面的压力下,也宣布独立。5月1日,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成立,谭浩明为护国军第五军军长。

6月6日,袁世凯死,大权落入国务总理段祺瑞之手。6月9日,广东龙济光取消独立,阻挠滇军李烈钧取道广东北伐。陆荣廷遂令谭浩明移师广东,协同在粤各军驱逐龙济光。驱龙后,陆于7月6日就任广东督军。次年4月,升任两广巡阅使,他以原广西督军陈炳焜为广东督军,调谭浩明为广西督军。

在陆荣廷授意下,6月20日,谭浩明和陈炳焜宣布两广自主。段祺瑞肆意推行武力统一政策,派北洋军入湘,准备进攻两广。谭浩明受陆荣廷派遣,就任“粤桂联军总司令”,于10月初统率桂军韦荣昌、林俊廷、陆裕光的第一、二、三军和粤军马济的第一军,林虎第二军的第三团,以及马晓军的模范营(后改称总部卫队第一营)“援湘”。这时湖南护法军将领程潜、刘建藩、林修梅等已在衡阳设立湘南护法军总司令部,推举程潜为总司令。谭率部进入湖南,改称湘粤桂联军总司令;10月12日,联军与北洋军王汝贤、范国璋等部在衡山萱州一带开战,激战十二天,占领衡山县城。11月12日占领双峰。17日、18日又占领湘潭、醴陵,前锋进占长沙,王汝贤、范国璋不战而退。24日,湘南护法军总司令程潜在长沙就湖南省长职,谭浩明抵长沙后颇为不满,通电宣布暂以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兼领湖南军民两政事宜,逼得程潜只好辞去湖南省长职。

1918年1月27日,湘粤桂联军占领岳阳,次日占领羊楼司,前哨到达湘鄂两省交界线上。但湖北是直系地盘,陆荣廷企图“联直倒皖”,指示联军不得进入湖北境界,谭浩明遂按兵不动。这时,北洋军阀直、皖两系在南北和战问题上分歧很大。直系主和,皖系主战。由于皖系得到奉系支持,直系只好迁就,派曹锟、张怀芝分任第一、第二路军总司令,分途进兵湖南。

1918年2月6日,曹锟到汉口成立第一路总部,第二路总司令张怀芝于3月6日也到达南昌,前线战云密布,谭浩明仍然未做任何应战准备。3月初,直系吴佩孚军绕过羊楼司直取云溪,湘军首先被击溃,桂军第三军冯浦澄团也被击败。联军不战而放弃岳阳,向长沙溃退。18日,吴佩孚部占领岳阳,张敬尧部占领平江。岳阳失守时,谭浩明加紧在长沙搜刮钱财,并且张贴四言布告:“岳阳小挫,兵家之常,本帅坐镇,自有主张。谕尔人民,毋得惊慌,造谣惑众,明正典章。”[1]24日,谭还身着戎装,骑上高头大马巡视长沙大街,以示镇定。可是当天午夜,他却乘小火轮经湘潭向南逃走了。25日,联军撤离长沙,桂军向湘桂边境退却,湘粤军退守耒阳、郴州一带。联军溃退时,既无行军序列,更没有退却的作战部署,沿途强抢粮食,掠夺财物,湖南人民惨遭浩劫。吴佩孚于4月24日占领衡阳后,即不再前进,湖南战场暂时沉寂下来。6月,联军总司令部迁回南宁,此后就无形取消了。谭浩明仍做他的广西督军。

谭鉴于援湘溃败的教训,决心实行军事改革。他成立广西陆军混成旅,以李祥禄为旅长,尽量任用陆军学校学生为各级军官。又将卫队第一营加以补充,仍以马晓军为营长,黄旭初为营附,白崇禧任第一连连长,黄绍竑、张守义(张淦)、廖光为第二、三、四连连长。1919年元月,又开办广西陆军讲武堂,以金永炎为堂长。各军科长、队长、教官都聘用日本士官生和保定军校学生。每期学员一千四百余人,步、骑、炮、工、辎各科俱全,中下级军官和军官子弟均能入学。如陆荣廷之子陆裕藩、谭浩明的兄弟谭浩澄、谭浩清和儿子谭文茂等都来此受训。

在广西建设方面,谭浩明提倡植棉(广西缺少棉花,每年因此耗资甚大),是年在南宁成立“广西棉业促进会”,自兼会长,出版“广西棉业促进会刊”。除开辟示范棉场外,还在南宁郊外设立棉业讲习所,每县选送一人来所学习,毕业后,回县指导农民种植美棉。但他推广植棉的活动,由于具体机构工作不力和选种等方面没有因地制宜而失败了。

1920年8月,孙中山命援闽粤军回粤,驱逐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是年冬,所有在粤的桂军都被逐回广西。1921年元月,陆荣廷进行反扑,计划分兵三路攻粤,以陈炳焜指挥韦荣昌部从梧州取肇庆,以林虎部(林辞职去沪,由黄业兴代)取广东南路高州等地,以沈鸿英部取广东四会等地,其余部队由谭浩明指挥。6月,孙中山令陈炯明、许崇智等率领粤军入桂,讨伐陆荣廷。桂军刘震寰部在梧州前线倒戈,梧州不守,陈炳焜、韦荣昌、黄业兴等相继溃败,沈鸿英见势不妙,退回贺县,通电宣布“自治”,迫陆下野。各路粤军乘胜前进。谭浩明在玉林督战,部众不多,士气低落,茂林桥一战,全线溃败。他逃回南宁,粤军又从大河和宾阳分路向南宁进攻。陆、谭率领残部万人匆匆向左江撤退,打算在崇善、龙州间作背城一战。但因大势已去,军心涣散,终于无法挽回败局,7月16日,陆荣廷、谭浩明宣布下野,从龙州入越南逃往上海。

陆、谭出亡后,仍与北洋政府相勾结,企图东山再起。1922年6月,粤军全部退出广西。北洋政府任陆荣廷为广西边防督办,谭浩明也随陆回到龙州。1924年初,陆出巡被沈鸿英围困于桂林,谭浩明率领谭浩澄、邓大模、马逵等部前往解围,中途被沈军击溃。陆荣廷得吴佩孚、赵恒惕武装调停,从桂林脱身,宣布下野。谭将所部交谭浩澄率领返靖西一带活动,自带随从数人随陆入湖南,后又随陆去上海作寓公。

谭浩明文化不高,对读书人和所属军官较为重视。他为人圆滑,很少与同僚争执,故手下的文武官员愿为他效劳。他胆小心细,遇事向陆荣廷请示,按照陆的意旨办理,因此能统治广西多年。

1925年4月17日,谭在上海私宅被副官黄永福暗杀身亡。黄永福被抓后说,谭浩明原将一婢阿英许他为妻,该女不知何因在广西投河自尽。他十分痛苦,疑心阿英是受了主人的侮辱,因而心怀不满。后来主人又答应将另一侍女许配给他,但迟迟没有兑现,所以积怨更深。前些天他看到主人桌上一封苏州来信,信上说要将他带至苏州谋害。他忍无可忍,便来了个先下手为强。

原来,黄永福与谭浩明是同乡,是年30岁。自民国七年即在谭手下当兵,后升任排长。谭由广西退居上海时,曾征询黄的意见,是愿留广西还是来上海。黄答愿随主人。平时谭外出,黄不离左右。谭视为贴身卫士,甚为信任。家人反映,黄平日在家时多,很少外出,人甚规矩,且性情沉静,并无异常举动,所以此次行刺,家人均意想不到,当然也出乎谭浩明意料之外。

谭浩明在上海的七个子女,最长者11岁,最幼者仅2岁,均不能主事。家人急电陆荣廷来沪主丧。

陆荣廷接电后如遭雷击,于次日由苏州匆匆赶到上海。

1925年4月8日下午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旧桂系要人莫荣新、岑春煊到场,因谭在上海亲友不多,故场面较为冷清。

谭浩明遇刺身亡,社会反响并不很大。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谭本人才能平庸、性情阴柔有较大关系。谭虽曾出任过广西督军等要职,但其人既无文才,亦乏武略,只是靠与陆荣廷的裙带关系及动荡社会造成的机遇才爬上去的。他凡事只听陆荣廷一人,并无什么政治主见。在他统辖的地盘,狂征暴敛、纵兵抢掠时有发生,处处带有流氓无产者的习气,没做出过什么能提得起的政绩。退居上海时的谭浩明已54岁,这两年深居简出,没有什么举动。随着陆荣廷的倒台,谭也就很快销声匿迹了。当时广西已是新桂系的天下,旧桂系人马分崩离析,对国民党及新桂系均已构不成威胁,所以人们不认为谭浩明的死有什么政治背景。

法租界通过调查,亦认为此案纯属人命案,遂将凶手黄永福移交内陆官厅审理。因当时政局动荡,后来此案竟不了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