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施一公谈硅谷留学生不愿回国的理由您认可吗?吸引人才才是硬道理

 Loading69 2022-09-11 发布于四川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在硅谷工作的华人境遇:“他们宁可在这里平庸,也不愿回国高光。”。这样的现象目前还是比较普遍的;找一堆客观原因不能解决问题;如何优化国内的科创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回国才是硬道理。

文章图片1

施校长的谈话很值得深思,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实实在在的。我的理解是如下:硅谷华人的平庸工资水平,在国内是什么水平;国内的高光待遇,在美国处于什么水平。这笔账要算清楚;这里不能谈理想与情怀,所有的人都是趋利的;算清楚利益关系,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优秀人才不愿回来的根本原因了。

文章图片2

国内一直有“学阀”的说法,是否存在呢?答案是不要说的。科研创新主力军应该是青年才俊;可是很多行业都是一帮老学究在把持着资源;出了成果还是要他们署名与推荐;否则你的成果能否发表都是大问题。很多人表现不服气,自己的成果成为了别人的嫁衣;间接扼杀了年轻人的创新积极性。

文章图片3

老学究们的优势是老成持重,靠的是经验。科创这块是需要活跃的思维的人;年纪偏大的科研人员出成果难度相对较高,资源又在他们手里,这就是现实的矛盾。我不给你资源,你去哪里创新呢?最后功劳是我的,是我成就了你;年轻人的动力就消磨了;实际上在国内,所有高校的资源都是国家的,只是让“学阀”们把持了。

文章图片4

最后结语

科研创新需要非常好的学术机制;国内的学术体系对年纪偏大的人相对有利,青年学者必须学会谦虚,否则难以出头。高质量的科创资源基本掌握在老学究手里,创新能力所剩无几;中青年科技人员有能力,没有资源,最后只能依附“学阀”们,熬岁月过时光,最后自己成了“学阀”;对于部分性格耿直的人,基本没有起身的机会。

文章图片5

国家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改变国内现有的学术体系,激发中青年科研人员的科创热情;让他们的付出得到回报。对年纪偏大的老学究需要作出一点的限制,特别是学术成果的归属上,要作出严格的限制。

文章图片6

只要创新体系合理了,年轻人才会有创业的激情,并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只有这样,优秀的留学生才会回国。回国与不回国都是有原因的,不能只谈诗与远方,要有可以落地的人才激励机制才可以。这方面像华为等私企就做得很好,按照能力发工资;不是按照“资历”。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